吴蓉慧,邢云龙,杨列浩,张连波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整形外科,吉林 长春130033)
患者女,64岁,发现面部肿物30余年,25年前曾于某医院行激光治疗,后复发,复发后未予诊治,期间肿物缓慢增多、增大,为求明确诊治于2018年10月21日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患者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余年,其两名兄长和两名侄女及一名侄子均见相似面部肿物。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整形外科专科检查情况:面中部鼻翼两侧及额部可见多发散在的肤色丘疹或结节,鼻翼两侧结节相互融合形成大的团块,右侧鼻翼处肿物大小约2.5 cm×2.0 cm×1.0 cm,左侧鼻翼处肿物大小约2.0 cm×2.0 cm×1.0 cm;肿物与周围皮肤边界清,质韧,无明显压痛,活动差。
患者完善辅助检查后,全麻下行鼻翼两侧融合性肿物切除术,其余面部结节行激光烧灼术。术后肿物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多发性毛母细胞瘤。免疫组化结果示:Bcl-2(-);CD34(血管+);Ki-67(5%+);CK5/6(+);P(40+);P63(90%+);CK20(-);CD15(-);CEA(-);S-100(-);CK7(-)。
毛母细胞瘤来源于毛囊生发细胞,是向毛囊基质和毛乳头分化的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良性毛源性肿瘤[1],临床上毛母细胞瘤可单发,也可表现为面中部的多发性丘疹或结节,有恶变的几率,家族性多发性毛母细胞瘤呈不规则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CYLD基因和染色体9p21突变有关[2-3],此病多发生于青少年时期,随时间逐渐增多增大,临床表现为2 mm-30 mm不等的半球形质韧皮色丘疹,多对称分布于双侧鼻唇沟,同时可伴有额部或下颌或四肢的单发,女性多于男性。病理学特点为真皮内多个嗜碱性基底样细胞组成瘤团,瘤团可呈实体性、束状或筛孔状,瘤团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可见少量角质囊肿。 2004年Zhang 等通过基因连锁分析将家族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MFT)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6q12-q13[4],并确定 MFT 的致病基因位于圆柱瘤(CYLD)基因上。目前,MFT、家族性圆柱瘤病(FC)和Brooke-Spiegler综合征(BSS)被认为是单一疾病的表型谱,他们都由CYLD的突变引起的,具有重叠的临床特征,2009年Rajan等人对于携带CYLD基因突变的个体,提出了术语“CYLD皮肤综合征”(CCS)[5]。迄今为止,已报道了100多种的CYLD突变,一般而言,不同的突变可导致不同等位基因变体的发生,并表现出表型多样性,CYLD基因错义突变中MFT占(73%)[6],而MFT家族中病理结果为毛母细胞瘤的患者较少见,其中是否存在新的基因突变有待进一步检查。
临床上治疗单发性毛母细胞瘤多以化学剥脱,电凝,冷冻或CO2点阵激光为主[7-8],疗效确切。而家族性多发性毛母细胞瘤因其病损面积较大,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有研究表明,应用颌面部软组织扩张术将扩张的皮肤覆盖于病损切除后的部位[9],疗效满意。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医生J.Y.Hong等应用射频消融技术[10]治疗面部多发性毛母细胞瘤,患者术后1年可见患者鼻部、鼻唇沟、鼻基底的毛发上皮瘤得以明显缩小、变淡,但无法根治。为尽量保留患者正常的皮肤并控制复发率,本病例选用面中部手术切除与激光灼烧联合应用,该患者术后随访2年,双侧鼻唇沟肿物无复发,且切口处未见瘢痕明显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