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琼
摘要:2011年2月10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2011年工作要点,提出落实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的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深切推动学生综合素养评判。在这样的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对小学作业布置情况进行调整。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中年级的语文作业布置为例,探究如何在减负背景下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关键词:减负背景;小学中年级;语文家庭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引言:
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师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层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效果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凸显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有效地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小学语文的作业分层设计中,将进一步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专业知识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部分教师而言,往往按照学生的平均水平设计教学作业,忽视了尖子生或者后进生的作业需求。水平较高的学生会觉得教师所安排的语文作业过于简单,失去积极性;而水平较差的学生却会觉得语文作业过于复杂,失去信心。结合班级现状,科学地设计分层次的语文作业,能够让水平较高的学生产生挑战欲,水平较低的学生提升信心。对于班级所有的学生而言,他们能够在分层设计的语文作业中更为高效地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与差异化教学目标相吻合。
2.培养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时常常显得信心不足,与教师的作业互动也较少,造成教师难以通过作业精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层设计语文作业,为后进生设计与之水平相吻合的作业,对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有重要作用。如在《观潮》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分层语文作业。对于优等生,增加背诵课文和课文仿写的作业;对于中等生,在把握字词上,增加他们能够接受的句子仿写;而对于后进生,更加关注其能否掌握新的汉字以及好词好句,产生良好的语感,从而逐步提升后进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这样的作业,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因而,有针对性的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在增强学生的语文作业完成信心上能起到重要作用。
3.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素质教育更注重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推动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需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如让学生按照作业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预计的完成量自主设计语文作业,满足学生的作业完成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迎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减负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分层布置家庭作业的策略
1.提高作業内容的针对性
学生是完成语文作业的主体,而且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作业的布置是针对每个人的,而在一个班集体中,大约有几十个人,他们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一样的,这样的作业只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但是每个班级中总有少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欠缺或比一般人强,所以老师作业千万不能“一刀切”,给学生布置一样的作业。教师应该在对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科学地进行一个分层,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给其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促进不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注重作业量的灵活性
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该设置不同的作业量,对于优等生来说,基础较好,教师可以适当减少基础作业的量,比如抄写类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自己,对于后进生来说,作业量应该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增加,尤其是抄写类等基础作业,从而使后进生打好基础,以便进一步发展,而对于中等学生来说,作业的量应该处于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量不能比优等生少,也不能比后进生多,总之,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注重作业量的灵活性。
3.提高作业难度的针对性
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对于优等生来说,由于优等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激发其不断挑战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对于后进生来说,应该布置一些他们能力水平范围内可以完成的作业,这样才可以使后进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们的成绩就会得到提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也要结合其能力水平布置适宜难度的作业。总之,教师在作业难度上应该要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出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跳一跳,摘桃子”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兴趣,不断进步。
4.提高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巩固基础固然没错,但是班级还有少部分人他们的能力可能远远不止如此,也有人的能力达不到和大多数人一样,教师应该多关注,多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例如,对于优等生,应该多给其提供一些探究类、开放类的作业,使其不断挑战自己,激发潜能。对于后进生,多布置基础巩固类作业,不断夯实后进生的基础,打好地基,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准备,对于中等生来说,因为中等生基础相对扎实,应该多布置提高类作业,进一步促进其发展,所以,教师要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丰富作业形式,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三、结束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语文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要积极贯彻语文新课标理念,以及教育部提出的为小学生减负的要求,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水平而精心设计的作业,以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最优发展。
参考文献:
[1]慕超.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
[2]刘玉霞.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5(02).
[3]戴兔红.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1).DEBFBC08-921F-4769-886D-05373C3116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