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01-02 09:22王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5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王凤

摘要:初中生年龄尚小,语文思维和发散思维有待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在优化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强化教学效果。基于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本文将介绍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多种应用途径,细致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意在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极具实用性的图形工具,可以辅助各类教学活动,能够协助初中生理清冗杂知识之间的联系[1]。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为课堂注入活力,可以图文并茂地展示不同信息,从而指引学生规范自我思考方向,明确学习目标,对各类重难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由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来充实课堂,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重难点知识,促进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利用思维导图深化初中语文课文知识教学

好的思维导图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详细了解和梳理语文知识,有效掌握语文学习的脉络。如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笔者运用思维导图将俄罗斯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生平简历、重要经历、创作的诗歌和作品、本首诗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征等知识进行了详细的模块安排,构建了不同的思维导图板块,并在上课时进行梳理,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2]。另外,在借助思维导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梳理侧重点,尽量以课文分析和理解为主,请学生在原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口吻诉说了人生中的欺骗,以及假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于是,在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探究诗词的内涵、书写特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感悟和总结,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思维导图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会构建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灌输一种理念,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业整理、知识复习、错题归纳等。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思维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3]。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笔者请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预习。许多学生根据作者、文章、关联作品、内容网络化信息等设计思维导图,并在网上检索了老舍的生平履历、主要作品、济南冬天的图片和视频……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有发散性和延伸性。

三、利用思维导图整理语文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较多体现在对知识体系的总结上。思维导图是通过有逻辑有规律的思考方式与总结方式将初中语文知识进行整合,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上便运用了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如笔者在教授《桃花源记》这类文言文时,先将整体的学习概况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告知大家,如文言文学习中要对其句式、字词的翻译进行记忆理解,其次要明白文章描写了什么,接着要了解文言文想要表达的感情,最后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此文章的价值。这是这篇课文要学习的大概框架,同样适用于其他文言文的学习[4]。接着笔者会对其中的每一个小点再进行细致的划分,如其中的字词、句式的掌握。笔者会将字词与句式整理成常见通用类与不常见其他类两个大的方面,其中这两个大的方面在认识与记忆时也会根据一定规律进行分类,如常见通用类就会根据字词在句式中的作用分为:代词、助词、连词、介词等。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有规律的一层一层的划分,学生记忆起来相当方便,教师教学起来十分清晰。据此可知,思维导图在实践教学中起着整理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的基础作用。

四、延伸拓展,开拓文化学习眼界

利用思维导图能够在呈现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部分课文知识,具有强化知识储备、开阔眼界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但在中考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师生的观念“高度一致”,都将日常教学活动的终点指向提高学习成绩,甚至会盲目地采取“车轮战”“题海战术”等低效教学方法,学习成绩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但是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初中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继而开阔文化学习眼界,升华学习境界。教师要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课外知识,融入当前阶段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使之产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在不竭动力的支持下,充分吸收知识,不断开阔眼界。

五、正确立意,加深作文创作深度

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创作,可以保证作文立意的正确性,使之在明确写作结构的基础上,加深作文创作深度,在不同的训练活动中找准目标,不断提升创作能力,提升学习自信心。而部分初中生在课余时间会阅读大量的名著,其会将名著中的写作模式直接套用与作文中,此举非但无益于提升创作水平,而且容易滋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

由此可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加强引导,发挥思维导图优势,帮助学生正确立意,不断加深其作文创作深度,切实提升其语言应用能力水平。可以在给定作文题目后,引导学生制定写作提纲,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作文结构,合理控制篇幅内容,以免出现字数不够或者字数过多的问题。教师可以板书提纲范例,引导学生准确立意,站在全局角度思考作文结构,在完善思维导图的同时,列出作文中体现的不同素材,学会运用佳词名句来充实作文,提升作文的文采,不断加深作文创作深度,有效拓展自我思维,从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崔世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4):90-91.

[2]朱艳平.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0(25):116-117.

[3]周龙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初探[J].家长,2020(20):131+133.

[4]尚丽.刍议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J].家长,2020(19):175-176.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