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丽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不仅向学生们介绍基本的社会生活规则和道德,也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渐学习一些潜在的社会法治意识。但是,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相对来讲比较枯燥,不符合现代教育目标的要求。尤其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较多的学科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们的疲惫感,大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互动式教学以一种新颖的课堂模式将课堂理论知识传播给学生,增强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兴趣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
本篇文章基于初中教学阶段,对道德与法治课堂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首先,文章从现如今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课堂中现存的问题。其次,对采用互动教学的课堂模式进行阐述,探究其重要性的价值。最后,结合现阶段的学情提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新的教学环境背景下发展,跟上新时代教育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潜在问题的分析
(一)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如今很多教学课堂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单方向的知识理论输出为主。但是随着国际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教育部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同时需要教学部门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学课堂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学生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中,面对较多的理论知识,教学老师大多数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进行学习。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将知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
(二)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
大多数教学老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于是在课堂中的时间大多数都投入在课本理论知识中。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考察不仅仅局限于现存的课本理论中,需要考察学生很多课外的知识和内容。
所以,在现代教育的现状下,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综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从容应对一些综合能力的考察,同时,让学生们跟随时代发展的速度,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采用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互动教学从理论上来讲是通过增加学生们与老师在课堂中的交流来学习基本的知识,通过与老师进行对话,可以解决学生内心的疑惑和疑问,达到有效性的学习和思考。同时,当老师与学生交流时,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会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空间思考能力。
同时,互动式的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是结合新的教育理念而改善的一种课堂模式。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老师通过有效的解答,在课堂中将学生们的困惑一步解决,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优化了学习的效果。
针对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们在学习压力的挑战下,面对相对较多的理论知识,内心不免感到抵触。所以,在互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课堂的知识内容采取多样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们在丰富的课堂模式中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减轻学生内心的负担。
三、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的措施
(一)开展交流式的课堂模式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老师需要给学生讲解基本的社会知识已经一些做人的道理。基于基本的学科属性,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更适合互动教学。在互动教学中最基本的课堂形式就是开展交流式学习。在讲解课堂知识的过程中,老师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提高课堂的积极性,活跃一定的课堂氛围,让班级中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交流学习中。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为例,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老师可以充分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在进入课本内容前,老师可以询问同学们心中有哪些熟悉的社会规则,先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他们知道的规则,比如显而易见的交通规则。之后,老师再带领学生们进入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生们交流他们不知道的社会规则。
这种交流式的课堂模式,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再以传统的单方向输出的交流形式,而是双向的沟通。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有效,让学生可以轻松地接受知识。在面对面交流中学习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潜意识中感受到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積极地思考和探究。
(二)更新教育观念,培育新的学习理念
每个时代都有着一种教育理念,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观念是呈上升式的发展。在这种现状要求下,首先需要老师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念的方向,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指引学生们进行学习。
尤其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的知识需要紧跟社会现状的发展。当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没有涉及到新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意识时,老师应该给学生们进行补充。真正让学生们了解社会的发展规则,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不能仅局限于教材,老师自身要树立培养社会实用人才的目的,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资源应用到教育领域后,为课堂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在学习道德与法治时,老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去补充课堂的材料。可以搜索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拥有自我的见解。
以八年级上册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为例,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时,教学老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一些社会生活的视频。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下,选择的类型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社会生活的视频,去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去体验另一种社会生活,去思考自己将来可以为社会做什么。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规划人生目标的初始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理解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追求什么,需要达到怎样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生价值是需要老师早期正确且合理的指引,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仅需要老师及时为学生们补充相关的理论知识,也需要老师结合学生们实际学情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其中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中,以最恰当合适的氛围在课堂中进行学习。总而言之,互动教学推动了课堂的进程,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霞.强化互动,提升效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探析[J].新课程,2021(45):121.
[2]岳进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27):125-126.
[3]吴德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