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宏,吴鹏辉,范超林,刘 庆,李 强,沈岩华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作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求把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1]。这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大学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进行多主体、多层次、多环节融合贯通,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综合教书育人新模式[2]。高校护生作为未来国家健康事业的从事者和筑造者,而医学专业课程作为高校护生必修课程,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中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守护人民健康的职业素养,弘扬“白衣天使”的职业精神,更好为“健康中国”助力。本文将重点从护生视角分析当前“课程思政”在医学专业课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护理院校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课程思政”指导方针提出前,国外也在开展类似的教育,欧美国家将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德育教育[3],尽管其社会制度、历史条件以及应用的教育理论和我国有所不同,但在目的、形式上是有共性的,这些课程均是为培养本国学生民族、国家认同感与责任感。例如德国学校在解剖课后安排学生与捐献者家属在教堂见面开展追悼仪式,用当地教堂特色表达对捐献者的尊重,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医德[4]。日本文部省曾开展“体验学习”活动,其课堂摆脱传统的教室,令学生来到现实社会中与政治家、生产者交流合作,感受本国的社会特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民族自豪感[5]。“课程思政”提出后,国内高校积极响应,各学科各领域均进行了相应的尝试,尤其是基础医学、信息安全、生物化学等领域开展较为丰富[6-10],但在护理学中缺少相关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护理学专家关注该教育指导方针,加快其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认同度差异较大 当前课堂思政在医学专业课开展中要解决的最表面、最基本的问题是护生对课程思政了解程度不够,导致认同度差异较大。大部分护生对课程思政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仍有部分护生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课进行简单的融合[11],这种现象充分说明课程思政概念及内涵急需在护生中进行普及教育。有研究显示医学类大学生主动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兴趣普遍较高,而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则缺乏兴趣和主动性[12]。即使有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大多也是为了考研或者就业,这使得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具有功利性[13]。
2.2 思政知识与现实脱节 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知识与现实脱节,很大程度降低护生听课的兴趣。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普及,信息更迭速度越发增快,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所用教材的更新速度完全落后于时代的发展[14],无法满足学生对新思政知识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参与度和学生满意度。目前,“课程思政”教学管理体系在大多护理院校仍未建立或健全,部分院校教师采用生搬硬套的形式,应付性完成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15],这种育人模式不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为护生展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且极易造成护生的求知欲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进而造成护生认识、思想、生活中出现一些问题,首先会通过网络解决,而不是寻求教师的帮助或使用学习的思政知识进行解决。这种网络育人会给护生带来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影响护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效果。
2.3 内容纽带关系尚未形成 课程思政内容不能与医学专业课建立有效的密切纽带关系,已成为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16]。护生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未来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护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需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鉴于以上观点,课程思政应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枝干上建设,体现专业内容为主体,思政内容为辅助,相辅相成构成课程思政,进而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单纯地为思政而思政,尤其在专业内容中生搬硬套思政内容,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导致护生出现厌学情绪。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仅有38%的学生认为教师实际授课过程中关注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存在内在联系,这一结果说明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是否结合会影响学生的育德效果[17]。在护理院校中课程思政教学中应体现护理教育特色的思政元素,包括医德医风、爱岗敬业、伦理道德、人文关怀、护患沟通等。精选的思政内容应该是建立在专业课内容基础上的点睛之笔,所以课程思政教学不能形式主义,更不能主次颠倒。
2.4 课堂育人软环境需要创新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进行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思政育人软环境可分为授课方式和课堂环境,在良好的听课环境下,护生才能更好地身临其境参与到课堂思政中来。但教师授课方式的选择无疑会一定程度影响护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课堂授课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满堂灌方式,授课老师按照学校采用教材的内容制订相应教学目标,进行因“材”施教[18],该教学方式的最终目标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取得优良成绩,而对于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关注度不够。大部分护生认为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基本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求知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护生被动参与的课堂育人软环境,使其无法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育人资源。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广大护生喜爱逛微博、刷抖音、阅微信等新型网络社交平台,因此,课堂思政应充分借助微博、抖音、微信等平台积极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利用护生的课余时间丰富课余生活,进一步营造课程思政育人软环境。
2.5 评价体系保守 目前,我国大部分护理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处于初步探索尝试阶段,对于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运行机制、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相对薄弱,还需要加强建设[19]。现有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过于保守,大部分开展课堂思政的护理院校仍沿袭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以结果评价、考核评分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进行考核的,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课程教育教学效果。这种评价仅仅突出了结果而非思政全过程,已不适合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因此,课程思政开展中要创新建设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基于护生视角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3.1 优化前期准备,充分调研需求 课程思政需要充分准备开展前期的各项工作,尤其要针对性解决护生课程思政了解程度低、课程思政授课中的思政内容与护生需求不相符等核心问题。解决护生对课堂思政了解程度低这一问题,可通过课程第一课增加思政导学模块进行处理。教师在思政导学模块应首先讲清楚课程思政对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等内容,在学习前帮助护生清楚了解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开展课程思政,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加深护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进而增加课程思政的认同度。解决课程思政授课中思政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相符这一问题,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调研,结合当代护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生活等兴趣偏好,制作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调研,通过在哪些医学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更易接受、课程思政的授课方式、课程思政的具体需求等问题,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计划的合理制订,进而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护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达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果。
3.2 突破传统第一课堂,构建网络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是在教室里进行课程学习,这是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场景,以往思政教育往往采用机械引用政治教材、时政热点内容的形式进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思政在医学专业课中的应用效果,应及时更新第一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开展第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可采用向护生分享自身经验体会、插播时政热点视频、翻转课堂等方式加深理解,教师也要注意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可通过调动课堂互动性和提升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方式,在放松的气氛中达到提升护生政治素养、培育正确三观的目标。虽然护生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在第一课堂学习,但仍有较多可支配的业余时间,因此,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也至关重要。第二课堂不能只是换个平台生搬硬套第一课堂的形式,而应该与第一课堂形成良性互动。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护生,其生活、学习、工作都与互联网有着密切的联系,护理院校应根据该特点尝试构建生动有趣的网络第二课堂模式,把校内外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可塑性强的特点把难懂的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用微课、微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20]。学校也可利用成熟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向护生分享专业知识和社会时政热点并开展互动,既可以帮助护生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又可以了解护生思想动向。同时教师应加强对护生的价值引领,培养护生是非判断能力。
3.3 紧贴护生生活创新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内容应与护生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帮助护生从心理上接受课堂思政,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思政内容与护生生活之间的纽带建立好。护生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均可成为点燃护生课堂思政兴趣的引线。课程思政需要与成长经历建立联系[21],成长经历每个人都拥有,但都各具特点,成长经历是护生在认知层面能否接受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如果课程思政能与护生的成长经历形成内在联系,护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从心理层面接受课程思政。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教学研究,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元素[22]。将护生当地的历史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等元素加入到课堂中,让护生一起分享先烈的事迹,进而培养护生爱国精神;以传统节日、古代发明等故事素材作为课堂导入,帮助护生逐步建立起民族归属感与国家荣誉感。课程思政还应与时政热点建立联系。各大网络平台的新闻节目是护生接触社会、获取信息的窗口,这些信息为护生建立了了解社会的桥梁。在各种各样的时政热点问题中思政元素甚多,例如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等,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善于发掘和信息规整的能力。随着综艺娱乐节目越发增多,像央视的《开讲啦》《精彩一刻》等节目,护生对这类节目兴趣较高。新闻客户端、综艺节目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厚的素材,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这类素材,以成长经历为切入点,民族自豪感为契机,在深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培养护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一切工作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同样“课堂思政”也不能脱离学生,护理院校在开展“课堂思政”教育时,一定要想护生之所想、急护生之所急、解护生之所困,只有站在护生视角下将“课堂思政”与专业课建立联系,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技术一流的护理人员,为健康中国事业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