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的点拨技巧:“点”与“不点”之间

2021-01-02 15:40张俐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师

文∣张俐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不良”现象

(一)内容繁多芜杂

讲得太多是第一大“不良”现象。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授课内容进行认真取舍和科学设计,只顾自己讲得痛快而忽略学生的吸纳效果,这样的课堂势必会“以其昭昭,使人昏昏”,是极其费力不讨好的。《礼记·学记》中记载:教师语言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力求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准确的含义和指令。因此,准确地说,与其说语文教师讲课,不如说是教课。这个“教”,是突出学生主体的“教”,是重“合作探究”的“教”,更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与艺术的“教”。

(二)过度提问

提问太多是第二大“不良”现象。语文教育专家张悦群先生曾多次提到一个语文现象,那就是“过度提问”。他的团队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一位教师在一节40分钟的语文观摩课上提问次数达50次之多,总结起来,这些提问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问得过于随意,甚至句子都不通顺;二是问题重复,一个问题问好几遍;三是表达不精练,题目不做编辑;四是总是教师提问,没有学生提问;五是问题提得过大,学生答不出来。看似积极的课堂点拨,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十分有益的帮助。针对这些现象,一方面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备课中提炼出精练、准确、难度适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呼吁语文教师不要把“点”看得太重,要兼顾好“不点”的艺术。

(三)干扰学生思考

干扰太多是第三大“不良”现象。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未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就“逼”着学生回答,等学生回答时,生怕学生答不充分,迫不及待地给予“点拨”,甚至干脆帮学生答,代替学生思考、表达;学生写作业时,刚落笔不久,教师就急于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仅干扰了学生思考,也剥夺了学生试错的机会;作文教学,教师先展示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照着样子去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任务分配后,还未等学生讨论充分,教师就急于“指手画脚”,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答案中去,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1]

(四)无用功太多

无用功太多是第四大“不良”现象。课堂内容的设计从头至尾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所有与教学目标无关的教学环节都应该大胆摒弃。例如啰唆而无实际意义的课堂导入、看似热闹实则随意的小组讨论、赶鸭子上架的学生表演、信马由缰的故事演讲等。教师不要经常谈及与教学主体目标无关之语,看似活跃课堂,实则无益。更不要一句话反复说,适当用一些金句或者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入脑入心。只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聚焦教学目标,尽可能过滤掉“无用功”,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内更好地落实目标,深入拓展学生思维。

二、“点”在何处?

高中语文课堂既要实现育人价值,又要实现能力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主要来自课堂的实践活动。在与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必须把握一定的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教师对学生的“点”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点”在知识的空白处

当学生出现“对文本的整体解读、作者生平”等知识盲区时,语文教师要及时而准确地点拨,可以帮学生唤醒旧知,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例如,赏析“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如果不点拨当时“宋与西夏交战的全军覆没,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学生就很难体会到“美好江山,满目疮痍”“日月依旧,江山不复”的深刻情感。

(二)“点”在思维的关键处

当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时,出现“思路的短路、堵塞”“疑难、迷惘点”时,需要教师及时疏通难点,帮助学生及时打开思路。例如,对《后赤壁赋》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的写作手法的赏析,究竟是衬托还是对比?教师不妨通过“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对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反衬)、“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正衬)三句诗文来教学生辨别,在辨别中帮助学生领悟对比和衬托的区别的关键在于作者“有无突出主要事物”的意图。

(三)“点”在知识的迁移处

课堂上及时的迁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对《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一句“长啸”的对象,学生很容易认为是“风”,认为只有风的力度才能让草木为之震动。这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联想“何妨吟啸且徐行”“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等诗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长啸”是古人在困境中抒发自身愤懑排遣抑郁的一种常见方式。如此一来,对“划然长啸”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四)“点”在语言的精准处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心里明白但是很难用规范、精准的语言表达。这时非常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启发和纠正,给予学生完善表述的信心。例如教学《小石城山记》,教师要学生总结其幽景奇石的象征意义时,学生脱口而出:“清高。”师:“清高是贬义词,难道作者在否定自己吗?如果不是的话,可否换一个词?”生:“高洁。”师:“我们想象一下,在连土壤都没有的光秃秃的山顶生出了美好的树木和箭竹,给人什么感觉?”生:“孤独。”师:“既高洁又体现孤独感,可用什么词?”生:“孤高。”师:“还有什么感觉?”生:“应该还有一种坚毅。”(板书:孤高、坚毅)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能够促成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点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点拨。

三、“不点”的技巧

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说道:“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足够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高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2]因此,相较于知晓哪些“时”“机”需要“点”,高中语文教师更需了解哪些“时”“机”应“不点”,让课堂多一些沉默时光,让学生的思维再“飞”一会,再沉淀一下。

一是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文本消化时间,重视课文的朗读、默读、反复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无教师点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通过读的过程,熟知文本知识,读出自己的感悟,进而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是给足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提问后,不要急于给提示,更不要自己直接把答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多种假设中选择、对比、判断,教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3],举一反三做到 “多退少补”。执教《段太尉逸事状》一文时,学生对“使勿知”一句中“使”的宾语究竟是受伤的农民还是焦令谌提出了不同意见。学生充分结合“农夫的境况”“尹少荣的骂词”等细节以及段太尉的个性特征与行为动机,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最后经过比较,全班得出一致结论: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让焦令谌知道”更符合逻辑。这样的处理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深度研读文本的积极性。

三是给足学生自主讨论、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在研讨过程中,不急于通过“点拨”把学生引入自己预设的答案中。通过学生自己总结答案,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正确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作出客观的点评并予以及时纠错。美国著名试听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在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中认为,学生通过听讲被动学习的知识留存率仅为5%,而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的知识留存率分别可达50%、60%、90%。

四是给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互助解答的机会。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表达困惑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利用“因果问、选择问、正反问、是非问”等问法提问。会提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会学习的学生。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可选择让学生互答,既避免教师的一言堂,也便于教师从中反思课堂教学,发现问题,促进教学相长。对于学生的每一次提问和互答,教师还要具体地对问题的提出和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问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答得是否恰当,哪里需要改进?

一节好的高中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得多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所有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从学生出发,所有教学环节的安排也应该围绕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展开,在游刃有余的“点”与“不点”教学艺术中,让课堂思维、研讨更加聚焦教学目标,让课堂更加务实,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充分。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