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巍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德语系 江苏南京 210089)
互联网是现代全新的一种媒介。没有它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且依靠着它。它已带来了高运用性的第一波浪潮,且明显展示出其边界和被滥用的可能性。它既是最大的知识库,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媒介。它的新颖性造就了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亮点——网络文学。该亮点具有多种运用于德语课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人们提出了针对它的疑问:这些适合用于文学课的网络文种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功能?使用的界限又在哪里?
本文阐述网络文学、超文本文学和科幻文学的定义——三者所能提供并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最主要的点在于新奇感——并通过例子进一步阐释其在德语课上的运用,最后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互联网上的文学大体上分为两个种类:网络上的文学和网络文学。前者通常指电子文件形式的传统文学。这种文学除了存在于在网上,在一般的书店中也能获取。它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这种网络上的传统文学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相较于比较容易被定义的网络上的传统文学,人们很难为网络文学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义。Florian Hartling对网络文学的范围做出了尝试性的划分:“相比于网上的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会运用因特网在交流、社交、本身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电脑软硬件、因特网技术以及在线交流方式被用作写作中的修辞手法:动画、音效、交互性、协同创作等。我觉得将网络文学定义为‘所有没有打算纸质出版的文学作品’是可行的。”[1]
按照这个定义,网络文学相当于是聚集了所有不属于网上传统文学的作品。由于这样粗略的定义过于简短,Kepser提议对网络文学中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因此产生了网络文学、超文本文学和科幻文学[2]。
超文本文学是网络文学的一种。超文本文学由超文本组成,即含有众多链接,并将电脑数据连接起来的文章。这样,读者可以从一份数据“跳转”到另外一份。这种像树一样的网状文章结构没有传统的三段式结构(引言、主题、结尾),因为几乎每位读者都会选择不一样的阅读顺序。
超文本文学不存在固定的结尾,只有一个确定的开头。但这开头也只是让读者自己选择开始阅读的地方。超文本不必像传统文学那样只包含字母和词语。一份超文本可以含有多种媒介,如音频、电影、图片或电子邮箱、聊天室、论坛的链接等。超文本文学是超文本乱序阅读及多媒体的基础理念在文学领域的运用。在结尾的地方会有一处新奇的、虚拟的记叙段落。但它可能并没有记叙性的结构。这类文章引人入胜的地方往往在于那些链接[2]。Suter以下面这段话来定义这种文章:“超文本文学是一种在线的超文本。对它而言,文章是进一步用于持续构建和扩充的载体。独立的多份文章将在一份文档的内部及外部通过无序连接的方式,即树状图的形式进行链接。”[3]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一份超文本文学可以一直进行扩充,扩充者不局限于原作者,也可以是别的创造者[4]。由此,在互联网上,我们就既可以找到可供编辑扩充的作品,也可以找到不可编辑的作品[4]。
网络文学和实体文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结构上。这种结构也充分体现了网状文章在叙事上的潜力[3]。网络文学分为三种结构:线性、树状和网状。线性结构的文章又下分为轴状和须状。这种轴向的结构常见于含脚注的学术论文中。这类文章的基础结构是线性的,只是会被通往脚注的超链接短暂地打断。脚注是这次思维发散的终点。从这里,读者就会回到主文章上[5]。须状结构的文章由多条线组成。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起点会发展出多个结局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并非是互相联系的,而是平行并存的。读者仅可以在起点的位置决定前进的方向,之后就只能读这一个故事了。
其他两个结构——树状和网状结构具有非线性特点,且他们适用于超文本文学。在计算机语言中,网状结构也被称为“根茎状结构”。这个词也被作为专业术语使用。根茎状结构将两个任意的节点相连接,让读者能够组合出多种文章。根茎状结构是一种不分等级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通向所有的分支层面都是有可能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总会产生新的联结点,这些点又能互相连接。根茎状结构也分为不同的种类——不规则前进型和向所有方向发展的类型。后者呈现出一种畸形的混乱,其中所有的点都互相连接。迷宫式根茎状结构属于前者。它有多条既可前进、也可回溯的路径。通过许多个多选一,可以实现循环和重复。但对于读者而言,从一个特定的节点跳跃到另一个,并形成阅读顺序的路径只有一条[3]。读者阅读的高自由度在这里被限制得更多一些。因为读者有时必须走到特定的节点来保证剧情的继续发展。传统的根茎状结构的路径就像在迷宫中一样,是可以双向通行的。但相比于迷宫,它的起点和终点都不是很明显,即所谓的边界不是那么明显。当然,这种结构中的循环往复也是很有特色的。读者跟着文章脉络,通过不同的节点,到达新的文章部分。与此相对的就是第二种,即向所有方向发展的结构类型。树形结构是开放但却分层级的。它就好像一个树冠不断向下分支发散到各个起点。其间,每个节点都需要读者做出选择。树形结构中也有不同的子结构。它们既可以二向分布,也可以多向分布。二者相同的是,若从起点开始不断从多个分支选项中选择一个并正向前进的话,路径一定会通往更深层次的分支。分支与分支之间没有紧密的联系。读者可以从已经选择的分支中退出来,选择另一条路。与迷宫型结构不同,层级分明的树形结构没法通过和其他分支的横向联系来达到循环往复的效果[6]。
实体书的阅读方式在根本上就是和超文本文学不同的。实体书这种媒体提供的是一种连贯性的阅读体验。阅读是跟着文章直线进行的。这种文章通常应该整体阅读,不能跳过或抛弃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读者选择跳过几页不读的话,就能明显感觉到文章主体一部分的缺失。这种所谓长文的阅读常常是无趣的。因为读者都是跟着作者的引导来阅读,是被迫跟着作者创作的架构来进行阅读的[6]。这种文章往往会有一个通过全文升华的中心思想。读这种文章需要读者具备专注力。这种文章的读者虽然担任着相对被动的角色,但必须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的缺失之处进行补充和阐释。
但读者在阅读超文本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大多数情况下,读者都是进行点状式阅读。插在文章中的超链接给了读者机会,即通过点开这些链接来改变自己的阅读流程。在这种结构下,文章会相对分散,阅读的跳跃性也会增加。读者在文章中跳跃,且只会在几篇分支文上短暂停留。由于整篇文章由数个独立且可选择的小文章组成,读者很少会看完全文,更多地只是读其中的一部分。这种架构方式要求读者更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他必须将自己收集的碎片化的文章思想进行归纳和再创造。也就是说,读者在超文本中有机会选择自己想要读的部分。
接下来,本文将尝试把“网络文学”这个题目带到德语课堂上,具体研究为什么人们应该将这种文章形式运用在课堂上、其风险和难题是什么,还会粗略地描绘一下现实中的具体运用情况。
正如前文所述,中学生对因特网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对于学校而言,通过这种尖端媒体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全新的学习、阅读、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上述几种能力,Simanowski针对课堂提出了几个问题,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进行阐释[7]:
——贯穿全文的一张图有着怎样的意义?
——自我发散或是链接到图片上的一个词代表了什么?
——怎么去阅读事先已经规划好的课本?
阅读网络文学绝不局限于“电脑”一种媒体,而是有多种阅读渠道及各自的分析方式。超文本种类的文章不必搅乱传统课堂,而可以按照传统德语课的方式开展研读。研读网络文学为课堂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创作空间。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加入一个写作小组,或自己组建一个。另外,班级内部的网络诗词竞赛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学创作。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网络文学的例子与学生一同思考某部文学作品和承载它的媒体之间的关系,探讨怎样培养人们所倡导的更理性、更有批判性的媒体使用方式。总体来说,叙事是德语课上所有表现形式中最核心的一种。因此,特制的超文本文学对于德语课而言就很有趣了。在超文本文学的范畴中,Leubner将非线性叙事、“画面效应”和多媒体性称作自修的核心范畴[8]。关于非线性叙事的结构,前文已经进行了介绍。在超文本文学的范畴中,“画面效应”表示频繁运用媒体,让之前在纸质书上展示的内容通过“画面效应”来接受影响并发生改变[9]。文章内容的变化不只体现在线上媒体中,也可以在纸质媒体留下踪迹。体现这种变化最好的例子就是网络诗篇了。电脑上有许多工具都可以用于丰富已经运用了的手法和内容。除开纸上传统且区别化的字号、字体、排版外,电脑还让新的文章排列方向成为可能。
之前所介绍的超文本结构可以充分运用于德语课堂上。理想的课堂既可以培养学生快速、独立赏析阅读材料的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自我思考和创造性思维[9]。学生可以凭借他们在超文本领域的知识对以创作为导向的任务,如人物描写、图片描写和文章写作等,进行合乎上下文的补充。同理,在德语课上自己创作超文本文学也有诸多裨益。因为超文本文学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实验性和合作性写作是大有益处的。同时,利用超文本文学将全班的成果链接起来,并相互借鉴、补充也是可能的。在传统课堂上,它们完全处于孤立且毫无关联的状态[8]。这种合作不一定局限于班级的范畴。教师完全可以跨班级、学科、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并将所有的作品通过链接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系统[9]。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习材料,练习能力,并培养联想式思维。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得上。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也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而是复杂地联系在一起。PISA考试的结果显示,德国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培养这种能力显得尤为必要。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创作超文本来提升自己的超媒体能力。这种能力将让他们在日常受益。通过对文章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用更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来对待他们日常在因特网上涉猎的内容。
学习超文本文章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文章的多次阅读。因为超文本文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且读者很少会点开所有的链接,所以,人们在读超文本文学时,往往会读好几遍,把之前没看过的链接文章都读一遍。从这点来看,回到之前没看过的链接节点能提升阅读的强度。如果学生掌握了“超文本”相关的技能,学会了如何创作超文本文学,他们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如何有逻辑地架构文章。通过自己对超文本文章的概括总结,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合理地组织起来。由此,他们就能知晓什么是核心内容,什么是延伸性材料,什么是相对外围、额外补充的信息[9]。另外,学生在创作超文本的时候,常被要求增强简短表述的能力,并要保证表达的内容更精确。因此,在能给潜在读者提供一篇合格的文章之前,他们必须对文章进行全方位的修改。因为此类作品会被出版、发表,所以,文章的修改也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另外,学生也需学会怎样按照合乎因特网要求的形式来进行写作,以吸引读者点开阅读链接。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阅读超文本文学时的主动性更具吸引力。因为他们在点击每个特定链接时,必须专注于接下来的文章内容。读者其实也是被强制着主动参与阅读。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毫无障碍地在各个超链接中遨游。Leubner把它称为德语课所乐于见到的刺激[8]。在那种局限于传统书本阅读的德语课上,学生只可能被动地学习。学生当然可以在传统课堂上跳过50页不读,但这样的结果是他们缺失了这本书50页的内容。与此相对,在超文本文学中,学生能读到不同的结局。这里面藏着由于不同的选择而存在的变化可能。
总体而言,网络文学具有许多对读者而言新奇且惊喜的部分。但新事物也不总是好的。将超文本这个主题引入课堂带来的不只是正面的评判。下文将介绍在评判家眼中在德语课上引入因特网和网络文学具有怎样的限制和风险。
网络文学的优势常常见于读者心得中。它们其实是在文章形式的改变中产生的。然而,阅读超文本文学不可能自动产生一种令人满意的体验。因为读者在阅读超文本文学时,时常会丢失阅读的方向[4]。Jürgen Daiber还针对网络文学的运用提出了其他的批评点。首先,他提出,引入网络文学的最好方法很难确认。其次,他点明,这种文章无法事先翻看后续的剧情或是结局,会导致读者无从得知自己现在位于文章的什么位置、还有多少没读[4]。除此之外,Daiber还认为超文本阅读有丢失前瞻性的危险。读者无从知晓他已经读了哪些内容,或者他是如何达到这些内容节点的。特别对于年轻的学生而言,超文本文学的这种不可前瞻性和复杂性很容易让他们感到困惑。另外,文章通往因特网的链接也可能存在问题。人们把它称为“迷失在超空间中的链接”[4]。
这种不确定的、让人困惑的特性容易导致文章在多次的“循环阅读”和长时间缺失目标的状态下变得分散、难以把握。也有人从对比其与传统纸质文章的阅读方式的角度进行批评。Linerbahn看到了其中的一个风险,即学生会丢失专注且连续地读一篇完整文章的能力[9]。他论述这点的理由在于,超文本结构会诱导人们放弃阅读,而通过链接无目的地在不同的文章部分中游走。超文本文学被批评的另一个点在于,虽然读者在阅读超文本时有无限的自由,但这种自由还是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超文本真正的作者其实是给出超链接和文章整体框架的人。一篇超文本文学对情节的分裂处理常常为人诟病。这对于课堂而言也是个问题。因为研读情节是文学课堂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读这类文章没法像读传统文章一样将文章角色和情节分离开来。在理想情况下,学生应该积极地将文章角色和其行为分离开来。通过研读文章的形式,他们往往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情节和角色的行为。但超文本文学对于情节的打断让这很难成为现实[8]。
引入超文本文学的课堂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每个学生都会读出不一样的文意。因为他们对故事都有自己的解读方式。由于超文本的复杂性,两个学生站在同一基础上去讨论某篇文章的某一情节,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教师给全班学生讲解同一篇文章就很难了。因为统一的文章根本就不存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能读出许多篇不同的文章。
下文介绍有效对待“超文本文学”这个主题能够为德语课带来怎样的可能性:一方面,会涉及属于生产导向型领域的创意;另一方面,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通过超文本文学的叙事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分类。
1.参与合作类写作项目
现在,因特网上有所谓的合作类写作项目,这是运用超文本架构原则的方法之一。如上文所言,这类项目涉及的都是叙事类超文本文学,读者可以主动参与创作。读者的这种参与不只是自己挑出链接、点开它,并找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线,还可以是挑选文中的某一处,通过填充自创文章来进行拓展。这篇文章会加入原本的超文本文学,并供后来的所有读者观看。此类超文本文章会一直处于成长中,且可以随意延伸。参加这种合作类写作项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超文本文章结构的机会。但写作项目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不是整个班级一起参与项目、进行协作的话,学生会下意识地依赖现存的故事内容,缺少自主创作性。这样基本不可能产生特殊的运用于学校学习的写作项目,且文章的内容可能不适合青少年阅读。
2.将文学作品转换成超文本结构
另一种运用超文本构架原则的方法是将传统的文学作品转换成超文本结构。这样能促进学生对超文本的规划能力及叙事能力,还能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学和超文本文学异同的讨论。应用这种方法的原文是转化成网文形态的普通文学作品。现在,市场和因特网上都已经有这种早已数据化的文章可供下一步加工。以文章的样板为基础,学生可以通过添加细小的旁支剧情来补充样板。而这种文章根基所带来的限制阻碍了超文本文章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它为主题限定了一个剧情的走向,让学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专注方向,整个班级都会在规定的范围里进行创作。额外添加的文章部分应该填补原文的空缺,并带来不同情节、结尾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新文章中还应该加入多媒体的元素。利用这种方法,整个班级就有机会一起创作一篇大型作品。
3.独立创作超文本文学
将超文本文学运用于课堂的第三种方法是从陌生的文章要求出发,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整篇文章的创作。学生必须自己构思一个基础性的故事,或至少一个框架范围。这样的优势在于题目可以自由选择,并吸引所有的子作者。困难之处在于让所有学生对题目达成一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这个主题需要让所有参与者都感兴趣,且所有参与者都要具有在不同文章位置插入子文章的潜力。一旦框架剧情定下来了,学生就可以开始独立创作小故事,并安插到超文本文章的对应位置去。完全自主创作超文本文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时间。因为每一篇子文章在能发表在母文章中之前,都必须经过仔细地修改,所以,填充一篇超文本文章往往是非常耗时的。其缘由其实上文已经说明过了。另外,用于创作文章架构的时间是不亚于创作子文章的。因此,在笔者看来,只有在整个班级都对超文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拥有充分的技术、架构上的知识来支持自己专注地进行创造性写作的时候,完全自主的创作方法才是值得推荐的。
4.网络诗和实体诗
在网络文学中,诗歌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这种文学形式能让作者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经验。同时,网络诗也很容易引入课堂。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因为其篇幅较短,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以非常凝练的形式呈现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原则及交互性[10]。如上文所述,诗歌是一种遵循先驱性文学规则的文种。它也提供了对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机会。通过它,学生可以了解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它并不是简简单单就产生的。通过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媒体形式的文章,人们可以找到相近的架构原则并进行讨论,亦或是找出差异并进行评价。毫无疑问,诗歌对课堂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它在不论述的同时抛出了很多疑问,明确了很多问题。
5.作者和读者的角色
在关于作者在网络文学中角色的讨论中,德语课往往处于一个较高层次。这一讨论也给予了人们空间来思考与文学相关的基础问题。网络文学特殊的结构改变了我们对于“作者”和“作品”的传统认知。在很多情况下,作者这一概念必须被重新定义。文化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在德语课上将其作为一个题目提出来。作者和读者界限的消失——读者也能如上文所言被称为子作者——已经成为“在课堂上运用网络文学”这一主题的重中之重。超文本的故事往往是复合构成的。这就要求读者做出选择,即让他们一起影响文章的走向。有趣的是,读者每一个对特定链接的选择都会将他从阅读中拉出来,让他好好思考自己的阅读。他必须自己考量为什么选了这个链接,或是为什么没有选。
读者自主选择而带来的众多可能性使得原作者根本无法得知读者选择了哪一条故事线。这样,阅读理解的根基,即文章本身就会受到质疑[11]。这种文章的未决性、开放性及易迷失方向的特性也必须作为特质被提出来,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缺少的限定性会提供给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或对文章进行延伸的机会。作者角色的这一改变并不是因为因特网的产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Michel Foucault就将“作者之死”称作文学作品的改革性变化。学生应该明白,网络文学所展示的读者成为作者的这一巨大转变不是无中生有的。
历史的长河中有过许多不同的“新”媒体,且总会有人担心“新”媒体会取代“旧”媒体。但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将这种担忧看作消极情绪的情况。Cramer对于这种情况是这么说的:“只要电脑还用它的屏闪、风扇噪音和脆弱的软件去构建不利于集中精神阅读困难材料的环境,书本就会一直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载体。”[4]
当然,未来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能够和谐地并存,既会保存在一行行的字符串中,也会印刷在一页页的纸上并以书本的形式出售。只要还保持这种情况,那么,在这种媒介中,至少就还会有一个作者。但对于电子媒体来说,这种关于作者的老概念会不断地淡化,甚至消失。在教学方面,在德语课上研读超文本文章并不能取代或是威胁到传统的德语课。当然,本来它也不应该威胁到传统的德语课。我们也能看到,这种新的课堂给出了许多承接、延伸、深化传统课堂的全新可能。此外,课堂上新媒体的引入还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动力,这绝不能被轻视[7]。
总而言之,德语课堂不能局限于分析纸质书、报纸或广告上的文章。德语课必须对网络文学、因特网等的相关分析和研究保持开放的态度,以便紧扣学生的生活现状。认为媒体技能就只是“要求学生能在技术层面操纵电脑”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在关键的媒体运用中锻炼自身能力并思考所得。学校在教学方面应明确的是:新文学形式中有意义的内容既不会否认老文学形式,也不会无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