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为机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

2021-01-02 10:10武警警官学院张浩
区域治理 2021年3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红色文化

武警警官学院 张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文化创新传承越来越成为时代关心的话题。“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逐渐成为各界共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也愈发深入人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空间越发成为必须要抢占的文化舆论阵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是坚定“四个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支撑,对于滋养网络空间、净化网络环境,修复网络生态,构建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个网络空间,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乃至不同时空的文化交汇于此,在这种文化大荟萃中,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便成了建成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以网络发展为契机,各美其美,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焕发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网络空间也越发成为弘扬正能量、传播优秀文化的主阵地。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和主阵地,互联网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景象,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文化传播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化、繁杂化,也更具时效性和挑战性。在这里曾经看似遥不可及、与世相离的文化,一下子便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密切起来。于是,我们便有了既“远在天涯”又“近在咫尺”的感觉,这大概就是马克思所预言的人类的“普遍性交往”时代吧。

在互联网还没有广泛普及时,红色文化的传播发展只能依靠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单一的、单向度的线性传播,信息传播体的传播与信息接受体的被动接受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单向的信息传播与被动的信息接受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偏差,这就必然导致红色文化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很难在信息传播的两个向度上形成双向流动,这就使得信息传播体在传播发展红色文化时,难以有效得到信息接受体的反馈。于是,传播——接受——反馈——再传播之间的通道就造成中断,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就难以形成,这必然影响红色文化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传承效度。

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从传统的单一的点对点式传播向多维的多点散发、多点接受的闭合式环形网的范式转变,这就形成一个文化传播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作为主旋律的红色文化能使这个场域中的每个人都能接收到红色文化的信息,并能借助闭合的信息传播环形得到良好的信息反馈,更好地反向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因而必须借助互联网传播的范式助力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从而使红色文化如一股洪流般迎着全球化的浪潮而席卷全球。为此,我们应抓住机遇,将红色文化顺势“打包”,以互联网为载体,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展现红色文化之美,用其特有的感召力、凝聚力,以期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形成一股“红流”席卷整个互联网空间。

二、以互联网为阵地,美我之美,抢占舆论阵地

壮大网上正能量,就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跟踪研判,把握主动权,积极主动发声,做到正面引导,不断推动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趋于网络化。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共享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征,各种文化充斥于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各种思潮、各种意识就在这种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滋生蔓延。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网民主要以20—39岁之间为主。由此,必须要抢占互联网空间的舆论阵地,抢占网络空间就是抢占最具活力的一代人,就是抢占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的一代人,他们也是最具活力的一代。

掌握了互联网,就等于把握了时代的主动权,谁重视互联网,谁就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使其拥有“人类活动第五疆域”之称,互联网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在这一疆域有着先天的优势,占据着主导地位。于是互联网疆域便被在这一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大搞成为思想意识斗争的又一新阵地。这就使得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着新的安全形势,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思想意识斗争自然是首当其冲,所以要加强网络空间的领导权,掌握网络空间的主动权。红色文化作为进行思想意识斗争的有效载体,正是抵御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进行思想意识渗透和颜色革命的有力武器。红色文化能够很好地抵消金钱本位的沉渣在互联网空间的肆意蔓延,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夺网络空间的思想意识领导权。网络空间不能任其野蛮生长,更不是毫无边界、毫无领导的法外之地,必须要加以重视、严以领导。加强网络空间的领导就是要以互联网为阵地,用红色文化抢夺网络空间的领导权。

以互联网为阵地,美我之美,就是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用红色文化所特有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一股“红流”,通过网络技术,浸润到整个网络空间,渗透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去影响网络空间最活跃、最具活力的一代人。他们是最具活力、最有创造力、最具创新品质的一代人。整个网络空间活跃着社会中最具活力的人,以红色文化为武器,一经群众的掌握便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底气十足唱响网络主旋律,是掌握互联网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以互联网为阵地就是要用红色文化的武器去占领网络空间,使之成为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培训基地、舆论阵地,使之成为一面旗帜耸立于网络空间,指引着青年一代,扎根于红色文化的沃壤,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更加坚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

三、以互联网为平台,美美与共,共享红色文化成果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文化传播乃至信息的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西方的文化视觉传播过程中,通过制作图文数字化的方式,已经广泛融入人们生活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当今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突破了纸质媒介传播的局限性,文本形式的传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我们逐渐从最初的文字化输出传播,转变为数字化、图式化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地增进人们对信息的快速读取。比如,通过借助新媒体技术,将红色文化以3D方式展现,实现文化表达方式的多维化。在现阶段以自媒体为传播代表的传媒时代,在红色文化创新及传承中相较纸质传媒,无论在传播范围还是在传播时效性及普及度等多方面,都具备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借助互联网平台,对红色文化展开无局限的文化交流,也可以借助庞大的移动设备,获取更加全面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资源。

以互联网为平台,美美与共,就是创新红色文化的表形式,使其数字化、社交化、可视化,以期迎合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信息传递的新特点,使之透过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实现大众化,使其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化,推进时代化。还要打造专业化、团队化的网络红色文化宣传人才队伍,加快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和表形式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弘扬正能量、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网络文化内容创作愈加活跃,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运用和发展促使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得到加强,网络文化内容的生产和创作环境也得到了更为可持续的发展。互联网为全世界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动力,全球各地的人们对优质网络文化服务和产品的需求愈发强烈,互联网交互性的特点,使得其获得感和参与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翻译软件、语音识别等互联网应用的不断运用,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文化间的跨越时空的交流互鉴。在这里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借助互联网不断实现交流融合,网络空间越发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家园,这就为我们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经提出并引起了全球的剧烈反响,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便需要“打造互联网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致力于把红色文化作为加强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的重要资源,深入推进红色文化和其时代文化精品的网络化、数字化传播,推动网上展览馆、网上图书馆、网上剧场、网上博物馆等的建设,打造多姿多彩的网络精神家园。

透过互联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借助互联网在全球范围拓展实现了较为广泛普及和传播。红色文化相关网站覆盖日益拓展、影响力也不断增强,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红色文化的相关理论刊物也在不断进军网络空间,日益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相关部门主导、策划、开展的弘扬红色文化的大型网络活动,也越发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全国百余家网络媒体共同举办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红色中国”“我的中国梦”等网络作品征集活动,更是吸引了大量海内外网民的参加,其中不乏格调健康、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优红色文化精品。

四、结语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以互联网迅猛发展为契机,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当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构建互联网文化交流平台,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是新时代红色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其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互联网时代的互联互通,也定能推动红色文化的互交互鉴。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红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谁远谁近?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