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研究

2021-01-02 10:10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唐蕊
区域治理 2021年32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 唐蕊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由此释放出未来中国发展的重磅信号——“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开启一个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时期。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跨区域协同科技创新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我国“双循环”的战略下,城市群是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载体,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基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背景分析

1.政治背景

成渝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城市带之一。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目标定位中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同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将成渝地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的经济中心以及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再次强调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以及中共重庆市五届九次会议相继强调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2.经济背景

从“经济区”到“城市群”再到“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的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宏大的使命。成渝双城经济圈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经济发展增长极中安全性较高、韧性较强的区域。成渝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经济较发达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四通八达的城际交通网络使得区域内人流、物流高效流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区域协同效应增强。通过科技创新,使成渝一小时经济圈成为现实,经济圈中部城市也从中获益。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特征分析

1.科技创新资源要素丰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要素条件逐步增加。成都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若干个制造业创新中心,注重与重庆、绵阳等地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共同争取国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在成渝地区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庆市和四川省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接近2.0%创新型地区入门条件,基本形成企业主导的技术要素配置模式。成渝地区对世界500强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为成渝科技合作提供了充沛的活力和动力。

2.科技创新平台完善

成渝地区共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2个,涵盖生物医药、材料、通信、汽车、轨道交通、大数据等众多领域。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促进产业创新链落地落实,共同推进成渝毗邻地区创新发展。2020年10月31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在重庆市璧山区正式成立,这是服务川渝两地创新发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汇聚了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生物工程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

3.科技创新环境优良

成渝两地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保护产权的市场体系,激发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营造各类创新主体公平获得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支持成渝地区共建“新基建”项目。不仅如此,还着力发挥国家级科技合作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技术交易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以此吸引创新要素集聚。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四川省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1+4+N”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技术交易市场的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困境分析

1.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不平衡

成都创新环境优渥,创新人才富集,在科技成果产出及产品应用方面成效显著;而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内河港口枢纽,因其特殊地理位置,主导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特征最为显著,产业集群效应突显。虽然成都和重庆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科技和产业资源门类相对也比较齐全,能够吸引全球范围内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使得成都和重庆市科技创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但其容量毕竟有限,从而使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处于“瓶颈期”。反观成渝地区除成都、重庆以外的其他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有很大潜力,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明显落后,使得成渝地区各地科技创新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落后的科技创新水平滞后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的同时,也阻碍了科技创新发展。

2.深度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力度不够

在高技术制造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研发投入规模等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方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比起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经济圈而言数量较少,成渝地区研发投入规模仅占长三角三分之一、粤港澳经济圈的二分之一。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500强企业和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成渝地区的企业数量屈指可数。成渝地区的省部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国内重点大学数量不多,导致成渝双城经济圈地区之间科技创新合作还不够紧密。成渝地区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大多还是以各自行政区域之内的合作为主,地区之间跨行政区域的科技创新合作还较弱。而大多是与成都和重庆主城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城市或区县的创新合作联系并不够紧密。

3.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投入力度不足

比起粤港澳经济圈而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上市企业数量较少,高新技术企业也较少,主要原因在于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创新资源集聚度不够。

高端人才匮乏,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数量不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成都92人、重庆46人,远低于北京和上海。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所需要的既精通语言又掌握专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不足日益凸显。吸引海外创新型人才和团队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二、其他城市群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模式及经验启示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注重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早在2016年,深圳就提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杭州提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2017年,天津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各城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实践经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城市群科技创新“共生型”“联建型”“融合型”的协作模式,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要充分挖掘本地优势

推进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充分挖掘本地优势,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协同,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城市群发展。

(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要坚持互惠互利原则

当前,世界各国正以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众多企业通过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模式,做到地区之间互惠互利。

(三)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要集聚创新资源

集聚一流创新平台和创新研发人才,对推进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一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能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平台载体、创新人才和创新源动力。

三、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总体策略

(一)提高城市轴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是继上海、北京、合肥、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国家批准建设的第5个科技创新中心,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契机。成渝两地应在规划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区域协同创新,强调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借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统筹发展、“双循环”等,着力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新型的区域间竞争和合作关系,将协同思想融入经济圈内每一个地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领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注重成渝城市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要充分结合各地的优势和特色,找准技术发展的突破口,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成渝发展主轴中的德阳、遂宁、资阳、眉山、内江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德阳、遂宁、内江、眉山由在波动中缓慢增长阶段步入稳固增长阶段。找准契机与方向,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促进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交易、产业优势互补、共建科研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完善财税、金融、人才政策等,从整体上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协同创新。

(二)集聚科技创新核心要素,协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走廊

一流的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有利于科技创新核心要素的集聚,能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创新的基础设施、平台载体和人才,更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打造科技创新走廊。因此,一是加强创新型一流大学的建设。学习借鉴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做法,着力瞄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领域,一方面由政府出力,把国内最优秀的大学资源引进重庆市和成都市,支持设立分校、研发机构。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民办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联合办学,比如重庆市合川区的联合办学形式,旨在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加,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实验室、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大力培育新科技创新公司,加大对高成长型公司政策扶持,持续扩大独角兽企业规模。三是重视科技创新走廊的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聚集区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成渝两地南北、东西双向的科创走廊,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共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对科技创新信息、科技创新资源、科学创新技术的互联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进一步集聚。

(三)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生态吸引力

根据德勤中国发布的《中国创新生态发展报告2019》,在中国创新生态城市排名中,成都和重庆分别位列第7位和第11位,在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方面排列靠前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城市群值得成渝地区借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基础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区域内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借鉴其他经济圈的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深化体制改革。大力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从实践中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支持资源要素向科学技术创新领域汇聚,合理规划产业结构,激发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力,合力形成良性互动、有效协同,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二是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努力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打造成熟的科技金融平台,努力提升科技创新的生态吸引力。重庆市和四川省应稳步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积极布局金融科技。推动成渝共建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支持优秀金融科技企业和研发创新团队,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层关键技术,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和专利,促进金融科技资源要素聚集和自由流动。尤其要促进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重庆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科技金融服务。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成渝客专提质达速接触网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成渝双城到同城
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