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对”“双”“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

2021-01-02 09:28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遗漏偏误量词

李 琳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0 引言

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留学生一定要掌握和学习的基础量词。量词“对”“双”“副”意义相近,都有“两个”的意思,外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将三者的用法弄混,从而产生偏误。本文以量词“对”“副”“双”为例,对留学生使用这三个量词的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 量词“对”“双”“副”概述

1.1 “对”来源及用法

对,会意字,是“對”的简化字。《说文解字·芈部》:“對,應無方也。從羋,從口,從寸。”对的本义是“应答”。在这个时期,“对”的本义还没有演化为代表个体单位的量词,而是代表了一个表示应答的动作。随着意义的演变,“对”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表示“两个”的个体量词的意思也逐渐地显现出来,慢慢被大众所接受。

“对”作为量词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对立性,“对”也强调两个事物的匹配性。关于量词“对”的用法有以下两种:(1)用于配合的两个人、动物或事物,例如性别、左右、正反等。如:一~矛盾;(2)有时只是两个同类人或事物在一起。如:一~电池。

1.2 “双”来源及用法

双,会意字,是“雙”的简化字。《说文解字·雔部》:“雙,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雔”的意思是两只鸟。“又”的意思是手。双的本义是一对。然而,随着人们在日常劳动中逐渐地累积知识,所出现的两个合用或者两个同时出现的物体也在与日俱增,于是人们就把“双”所表示的意思进行一个分化,“双”由原来表示“两只鸟”的意思分化为“两只”的意思,且变成了一个表示数量单位的词语,在平常的语言交流中进行使用。这样,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表示数量单位的量词“双”就出现了。“双”作为量词,有以下用法:

(1)用于人或动物的空间对称且独立存在的肢体或器官:一双脚,一双耳朵;(2)用于人的穿戴品或使用的配件:一双手套,一双筷子。

1.3 “副”来源及用法

副,形声字。《说文解字·刀部》:“副,判也。從刀,畐聲。”本义为用刀剖开。所以用“副”在通常情况下所修饰的具体名词可以是一个整体,而且又可以通过不同的部分组合成相应的特点。“副”作为量词的时候,也留存了其原本意义“剖开”的特点。量词“副”用法为:(1)是用于成对或配套的东西。如:一副耳环、一副担子;(2)二是指可以分成一定的数量或者相关物品,然后合成一组,经常被称为成套的,如:一副扑克、一副碗筷。

2 量词“对”“双”“副”的偏误分析

通过对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检索,具体搜集了量词“对”“双”“副”的偏误语料并分析总结了这三个量词的偏误类型。本文所引用的例子采用了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标注方法。{CD}:多词标记,用来标记文中多余的词;{CC}:错词标记,用来标记用错的词语;{B}:别字标记,比如说把甲字误用于乙字;{CJ-}:句子成分残缺错误标注;{CJ+}:句子成分多余错误标注。在引用偏误语料时,为了使读者看着清晰,例子中只保留了量词“对”“双”“副”的偏误标注,其他偏误皆忽略。

2.1 “对”的偏误

量词“对”的偏误有三种:误用、遗漏和冗余。

2.1.1 “对”与“个”的误用

“对”与“个”的误用,指的是两个量词在使用过程中用法的混淆。如:有一对{CC个}夫妻要离婚,但是妻子想要她丈夫的钱,而杀死了她的丈夫。(日本《如何看待“安乐死”》)

2.1.2 “对”与“堆”的误用

一对[B堆]父母有一个或两个孩子。(韩国《如何解决“代沟”问题》)

2.1.3 “对”与“种”的误用

所以绿色食品和饥饿是让大家觉得一对{CC一种}矛盾的命题。(韩国《绿色食品与饥饿》)

2.1.4 “对”与“位”的误用

我认识的一对{CC位}夫妻是这样认识的。(瑞士《最理想的结交方式》)

2.1.5 “对”与“各”的误用。

若一对{CD各}身处异地的男女,并能从字里行间渗透出对对方的思念,那种高超的笔友结交方式是现代人所无法领会的。(新加坡《最理想的结交方式》)

2.1.6 “对”的遗漏和冗余

一个还没有成家的{CD一对}年轻人。(新加坡《我对离婚问题的看法》)

这个人姓王,成家了而且有{CJ-dy一对}双胞胎。(波兰《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此外,在量词“对”的偏误语料中,其中有12例将量词“对”写成了繁体的“對”。

2.2 “双”的偏误

量词“双”的偏误只有一种:“双”的误用。

2.2.1 “双”与“套”的误用

我本来想给爸爸妈妈买两套{CC一双}睡衣。(韩国《一封写给父母的信》)

2.2.2 “双”与“两”的误用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代沟的问题就是需要两{CC双}方面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马来西亚《如何解决“代沟”问题》)

2.3 “副”的偏误

量词“副”的偏误主要为“副”的误用和遗漏。

2.3.1 “副”与“个”的误用

我的老师姓付,戴着一副{CC个}眼镜。(韩国《我的城市/乡村生活》)

2.3.2 “副”与“付”的误用

一副[B付]老花镜。(新加坡《记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2.3.3 量词“副”的遗漏。

所以他{CJ-dy一副}吃惊的样子。(日本《我的一个假期》)

2.4 偏误类型总结

通过对以上三个近义量词偏误用例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对”“双”“副”这三个近义量词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偏误类型。

2.4.1 量词“对”“双”“副”与其他量词的误用

在我们分析三个量词的偏误语料时,发现了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与其他的量词发生了误用。虽然在我们统计语料的过程中,相关偏误语料不是很多,但是也表明学生在对量词概念的掌握上,还是不够准确,理解得也很浅显,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同时,学生不能够熟练地使用量词,所以出现了不同量词之间误用的情况。

2.4.2 量词“对”“副”的遗漏与冗余

在分析量词“对”“副”的偏误语料时,发现了它们遗漏或冗余的例子没有那么多,“对”遗漏和冗余的语料只有4例,“副”的遗漏和冗余的语料只有3例。这种量词之间混乱的使用,表明留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量词“对”与“副”的概念,不能熟练地运用量词,因此导致偏误的出现。

2.4.3 “对”书写成繁体字的偏误

量词“对”书写成繁体字的偏误用例共12例。出现此类偏误的既有缅甸、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生,还有本国香港地区的学生。根据以上偏误用例中学生所在的国家,我们发现,这类偏误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 造成偏误的原因

留学生在使用量词时,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许多偏误,本文具体归纳为三个方面。

3.1 母语负迁移

母语知识的负迁移也是学习者产生许多偏误的原因之一。由于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会导致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时产生消极的影响。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近义量词时,由于汉语量词与自己国家语言中的量词用法不同,它们就很容易依赖自己的母语中量词的用法,这样就容易造成偏误。比如对于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来说,“对”“双”“副”都有一个共同的表达,用英语来说就是“pair”,或在搭配部分名词时较为直接的用“a”或“an”代替。由于受母语思维的影响,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就会不自觉地出现遗漏量词“对”“双”“副”的情况,或者三者在使用过程中的相互替换。

3.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是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往往会把他所学的有限的、并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通过类推的方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导致了偏误的产生。在学习量词时,由于“个”经常用来修饰名词,留学生就会逐渐的形成一种认知,认为量词“个”是可以替代其他量词,所以留学生在不确定名词前面应该放哪个量词的时候,统一用量词“个”来代替。

3.3 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给学生讲解知识,甚至直接告诉学生总结出来的规律,然后学生就会按照老师讲解的方式学习。如果某个量词老师实在无法解释,就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就容易造成误解。这三个量词的教学重点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具体语境下三个量词的搭配、取舍并未解释,量词的用法也很简单,练习方式较为单一。

4 教学建议

4.1 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学生对量词的正确认知

理论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量词“对”“双”“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并且对各个量词的来源、量词与名词之间的搭配方式、量词产生的偏误类型以及对策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才能有效地促进量词的教学,提高学生使用量词的正确率。

4.2 加强语境的运用,形象地展示易混量词

语境在量词的理解和运用中是极其重要的。量词“对”“双”“副”的教学是不可能脱离具体语境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语境,结合实例,让学生结合语境不断地练习,加深对量词的理解和使用。教师还可以将三个量词的区别以简洁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如图形法、表格法、演示法等,从而避免学生对这几个量词的误用。

5 结语

汉语量词种类极其丰富,用法灵活多变,但是具有一定的使用规律,我们恰当的使用量词时,语言的表达会更加生动准确。在量词“对”“双”“副”的教学中,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着重讲解那些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易混淆量词的使用方法,创设语境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量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遗漏偏误量词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量词大集合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你会收集数据吗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