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飘漪
(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 北京 102200)
游戏式教法在幼儿舞蹈中的意义在于:不以强制、机械化的模式进行课程输入,而是运用游戏式教学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并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性学习,从而使教师在保护幼儿好动、好奇心强等天性的同时,引导幼儿自主跟随教师完成符合幼儿特点的舞蹈学习,也使得教师更好的把控课堂。
舞蹈的发展是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在人类生活的发展与传承中经历着人民群众不断地加工创造。舞蹈具有艺术性与娱乐性,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既能对肢体协调进行训练又能进行娱乐,陶冶情操。
游戏式教学法是指以游戏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游戏式幼儿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
游戏式教育法具有趣味性、具体性、虚构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本文讨论将幼儿游戏式教学法应用于幼儿舞蹈学科,探究游戏式教学法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强身健体,以及智育和美育等作用。
研究意义。根据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与现有幼儿园课程设置,设计游戏式幼儿舞蹈教学法,使专注力较弱的幼儿从玩中学的游戏式教学法中,得到更精准的舞蹈及美育教育训练。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2—5岁是儿童的感觉敏感期。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舞蹈教育可以充分刺激儿童的感官,促使儿童对音乐、肢体、动作以及旋律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得到很理想的教学效果。
游戏式教学法对于此阶段的幼儿非常有针对性,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刺激幼儿对于学习主题的关注,调动幼儿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性。
舞蹈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担当着肢体开发,协调能力及智力开发和身心多重发育的作用。学习舞蹈使身体的各个肢体部位得到有效的开发训练及运用,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肢体协调性,平衡性、乐感,更从动作训练和罗列中培养记忆力,使幼儿健康的、多维度的平衡发展。
根据瑞士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3-6岁的幼儿掌握了充分的模仿能力,这个过程提供了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借助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使得幼儿初期的表象能力大大加强。舞蹈学习的过程则带有充分的模仿性,舞蹈的编排中则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协作,有益于幼儿进行社会化适应。
以幼儿舞蹈《我的小小手》为例,它很针对性的对手部:手指,手腕,小臂,大臂进行训练,因为3-4岁的幼儿小关节发育不完全,并不能分关节灵活运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此年龄段幼儿通常全手掌去抓东西,并不能用两或三个指尖去夹东西。因此该舞蹈针对该阶段的幼儿进行重大关节训练(如:大臂,小臂)轻小关节训练(如:指尖力量与延伸,手腕)。使整个手部位都有训练意义和价值的进行开发训练,配上幼儿音乐轻松愉快不枯燥的同时也使乐感得到培养,比较全方位的通过舞蹈形式完成了肢体开发。
舞蹈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是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与精神的结晶。民间舞蹈某一种群的存在意识和形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凝聚表现,它是某一民俗的集中体现。舞蹈是人们表达情绪的途径。例如,汉族的秧歌和花鼓,藏族的锅庄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傣族的孔雀舞。
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2-5岁的儿童需要大量的集体活动和游戏来训练其社会性。这种训练对培养延迟满足、忍耐以及协作等品质能力都非常有益。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教师观察儿童的状态可以看出其是否能够进入集体游戏情境,是否乐于模仿、乐于合作、乐于交流。
舞蹈的群体性特质非常适合规划幼儿教育中的集体活动、集体游戏。舞蹈作品中也有多样的选题、多种音乐进行搭配,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幼儿最主要的身心特点就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幼儿园初期时秩序感也不够强。以上特点会导致教师在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上课时较难掌控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持久性。而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很好的以游戏性让孩子们参与度很高,并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从而将游戏,音乐,故事,节奏,动作等结合其中,这样学生自主参与度高,让老师也可以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也解决了小朋友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
一堂课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重要在教学开始时的课程导入能不能给学生引人入胜的直观感受,从而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导入的关键恰恰在它的引导性是否够强,例:舞蹈《小燕子》,可以通过模仿动物—模仿小燕子—老师心目中的小燕子(教学重点:柔臂动作)—学唱儿歌的形式导入,这种游戏式趣味性高的教学方法它的引导性相对更高更强,不仅会使舞蹈方面较弱的同学提高参与度,更能在游戏中就已经引导学生完成了重点动作的单一练习。
美育课程是相通的,音乐舞蹈更是相辅相成的。而幼儿园的课程特点是一般很少有专项课程的教师,多为一名教师承担多种课程,而课程也会融入运用多项课程元素的教学法。例:舞蹈《小兔子乖乖》,可以通过认识手绘动物卡片引入—模仿兔子形态—学习唱儿歌—学跳小兔子跳蹦跳步—利用三角铁、沙锤、手鼓等打出本节课音乐的节奏型—将蹦跳步与节奏型相结合完成舞蹈短句的学习。这样的舞蹈课程,结合了音乐—舞蹈—手工绘制小动物卡片多种美育课程的融合运用符合幼儿园岗位需求,符合幼儿园课程特点的课程讲授。
要很好的运用游戏式教学法,首先要充分的了解课程对象的身心特点,例如:3-6岁的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兴趣注意点持久性不强,喜欢模仿,对动物、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结合这些特点去创造游戏式教学法,如:情景式教学法,模仿与想象教学法,游戏教学等。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过幼儿学习应当从“做中学”,即强调实践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幼儿来说,能够参与的实践性活动非常有限,因此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精心的创造和设计。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幼儿的身心特点研究,通过对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法的研究,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特点的幼儿制定不同的游戏式教学法。
由于幼儿处于身心发展较为迅速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身体的发育变化较快,所以我们舞蹈教育也要根据幼儿每个时期身体机能的开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如:3-4岁幼儿手部发育不完全,在做波浪动作训练时,主要以抓握式波浪为主,这样既训练了手部的运动机能同时又保护幼儿不过度的破坏他的发育周期。而5岁左右的幼儿手部发育基本完全,我们在进行波浪动作训练时就可以正常的去讲授小关节运动的波浪动作,这样既符合他的成长规律也可以更好的辅助训练小关节的运用与灵活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按年龄阶段区分舞蹈教育才可以达到有效的科学的舞蹈功能。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是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最好的阶段,我们不应用固有的程式化的训练禁锢忽略幼儿的发展,舞蹈是一项自由的、多方面融合的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情景给学生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去运用该教学法。如:通过故事导入一个野生动物园的情景,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乘坐小火车去看看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可以一竖排搭肩走的队列比做小火车,当经过小山丘时我们脚下运用踮脚走步伐,当老师说我们要钻山洞时我们将腰弯下来,接下来我们到达每一个动物区域的景点时都要放符合动物特性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发挥做出她们心中各种动物的形象。课程下来后你会发现,运用情景游戏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更让你惊讶幼儿的模仿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老师也会从幼儿的动作中得到新的启发。
从幼师的岗位需求来看,幼师需要进行专业的职前教育,幼师自身需要掌握多种能力,可以很好的将各项活动与音乐、故事、美术、舞蹈等课程相结合,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幼儿舞蹈教育符合幼儿园课程相互融合多围度多领域的教学特点,对幼师进行相关技能与方法的培训也更加符合这一职业的岗位需求。
幼儿舞蹈教育从授课角度切入,可以让幼儿参与度更高,教师可以更高效的把控课堂,也改善了不擅长舞蹈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更能培养幼儿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学相长。通过开发幼儿的身体机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同时也是给予老师更多灵感创造的过程。
而从多领域的实践报告中也验证幼儿更倾向于这种多方面的综合性启发性的培养,运用游戏式教学法也更能以高参与度,高满意度、教学成果高质量的完成舞蹈课程的学习。根据游戏式教育法运用到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相关研究,游戏式教育法针对带有运动、实践、探索性的教育活动有更显著的作用。
游戏式教育法可多用角色扮演、情景还原、故事带入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调动肢体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密切关注课堂秩序,积极组织活动,对参与不积极或者表现出一定障碍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关切,继而调整教学方案。在确保课堂安全和秩序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
教学是严谨的不断精进的,我们唯有多实践多了解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才能更好的与时俱进相匹配的教学,游戏式教学法对于需要实践以及运动的科目更加有针对性,而且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这种教学方案可以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潜能。
目前,针对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尚处于空白。而针对游戏式教学法的研究也屈指可数。因此对于实践过程的研究也处于空白,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具有幼儿教育以及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但尚欠缺一些可供研究教学案例,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更加关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