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天津 300300)
自1994年我国第一个高校基金会——清华大学基金会成立,高校基金会便开始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近年来,高校基金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速度加快,数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406家高校基金会。随之而来的,基金会在高校中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基金会如何辅助培养学生,在育人过程中起到的结果如何,如何建设更好的育人途径,则成为了值得高校基金会研究的问题。
根据美国基金会中心的定义,基金会是一种以非营利性法人或慈善信托形式存在,以资助与其没有联系的机构、协会或个人的科学、教育、文化、宗教或其他慈善活动为主要目的,促进社会公共福利发展的组织。而高校基金会在符合基金会特点的基础上,又独特在于其面向各高校,主要受益群体为学生,基金来源主要来自捐赠,职能是为师生服务,为师生创造便利的机构。
目前我校基金会运行结构为行政制,即由校内行政人员兼职基金会管理工作,而未设立独立的基金会机构。基金会主要以奖助学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资助,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资助与社会捐赠,社会捐赠包括合作单位捐赠与校友个人捐赠。我校现有奖助学金20余种,覆盖多个学院,金额从1000元人民币至15000元人民币不等。种类与金额的多样性使我校学生有更多机会,享有基金会的资助,从而用于个人培养与素质提升。
由于我校为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具有强行业专业性,因此社会捐赠大多数来自民航业各单位与人士。同时,被资助学生名额的分配,受捐赠者与受资助学生的专业匹配度影响。大多数社会捐赠的奖助学金项目,只面向固定学院或专业的学生。因此,虽然我校学生总体获资助的机会多样,但我校各学院、各专业学生之间机会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获得的奖学金种类数量不平衡,使得部分专业能够受到基金会资助的学生名额较少。由于拥有较为成熟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我校基金会在接受捐赠后往往考虑的是如何按照捐赠人的意愿把钱花完,或是直接捐赠交由校内学生资助部门进行评选和发放,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的情况。资助方后续的跟踪工作不足,与受资助学生的交流沟通不足,使得资助工作多数仅停留在资金层面,而缺少精神上的感化。
我校专业开设基于民航业人才需求,设立多个民航特色专业,如飞行技术专业、空中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等。这些学生所学知识与培养方式专业性很高,与民航工作息息相关,按照专业民航人才的标准培养。基于此背景,学生需要建立对民航业的高度认同感,发自内心热爱民航,乐于在该行业内钻研,具有强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由于基金会的资助项目根据学生在校综合成绩评定发放名额,因此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精益求精,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拓展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资助项目多数来自民航业,也使学生对民航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望,尤其对自身所学专业未来的就业前途有信心。通过来自本行业的资助,能够增强学生对该行业的认同与肯定,进而产生情感迁移,对所学专业产生肯定情绪,进而热爱所学,学好所学。
评定学生受资助名额的综合成绩,包括学生在校课业成绩、思想品德成绩、体测成绩、发展性成果成绩(包括竞赛奖项、论文发表等)。综合成绩包含内容的多样,使得学生不仅要在学习成绩上取得好成绩,更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拓展个人能力,均衡提高各方面竞争力。现今时代发展迅速,人才淘汰速率加快,青年人在社会中面对的竞争压力增大,各用人单位也倾向于选用多样化人才,而非单纯只考虑课业成绩。在此情况下,学生拥有更多技能,则更有利于在社会中立足,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参与奖助学金评比普遍成为学生多样化发展自己的动机之一,在其激励下,学生将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多地参与诸如社会实践、专业竞赛之类的课业之外活动,丰富自己的见识,提高能力。在致力获评奖助学金的同时,无意中对自己多样化培养,锻炼出多项能力。
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中,科研能力与创新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水平高速更新换代,青年学生具有创新思想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对社会产生贡献。所谓科研育人,不仅是指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学术成果与思想文化,促进学生的知识长进和观念更新,更是将学生纳入到科研工作环境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科研活动培养的也不仅是学生从事研究任务的水平,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本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旧事物中发现新可能的能力。
高校基金会向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及科研项目资金,辅助学生将创新项目课题落在实际,使得学生能够有合适的机会与足够的经费,将想法转化为实物。该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探索研究出的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该领域的进步。使得学生在受到社会支持后,又向社会反馈成果,在学生与社会之间形成良性的双向输出。
学生在接受基金会资助时,会被告知该项资助的捐赠方。作为受益学生,无论资助是来自国家捐赠或社会捐赠,都会使学生对其产生感激的情绪,进而培养感恩意识。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样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生活中,将这份感恩意识转化为责任与奉献,为整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发挥更大的效用。
目前情况下,基金会育人功能大多在学生受到资金资助后为止,而没有深层次进行育人。资助方应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跟踪教育,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可以以座谈的方式进行,及时关注学生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发展变化,着重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掌握学生动向。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并在合理程度内给予帮助。使得资助行为不止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而是从思想层次上给予关心与帮助,有助于学生的德育与智育发展。
资助方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讲座、课程等,使得学生与优秀校友直接或间接接触。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获取相应的社会知识、专业知识等内容,为学生开辟新的学习途径,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知识渠道。
上文提到的座谈或讲座,资助方均可以与学校校友会进行合作。在校友会的协助下,资助方可以更加有组织且高效地与学生接触,更有利于开展相应的育人工作。与此同时,可以以校友会作为中介枢纽,将多个资助方联系沟通,各资助方之间可交流育人经验,分享育人工作心得,也可以进行合作开展工作,共同为学生提供优质大量的培养机会,实现各方共赢。
我校校友创新创业平台即有校企共建的创新创业项目,这些项目校方和企业方均提供指导教师,学生在开展过程中,可以得到学校与社会两方的指导帮助,不仅有助于提升专业知识能力,更有助于和社会接触,培养社会能力,并积累社会经验,有助于从学校到进入社会的过渡。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不应仅停留在学校就读阶段,更应该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发展,有助于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学生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也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加强其社会责任心与严谨敬业精神,也属于育人的一环。资助方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使得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积累更多工作经验,更快适应行业节奏,便于正式进入行业工作。
资助方也可以参与校内双选会、校友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使得其在毕业后仍能享受到基金的育人功能,延长资助行为的育人功能寿命。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就业资源,企业方也能收获优质人才,对双方发展均有益处。
高校基金会在各方各面发挥着育人功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有助于学生提升个人素质,发挥个人潜能。不仅激励着学生在校内的良好表现,更能激发他们在今后走入社会发挥能量,成为社会栋梁。
随着我国高校基金会的快速发展,基金会更应该着力与思考如何更加长期有效地培养学生,采用更加可行多样的方式来完成育人工作,使基金会发挥更大的效用,育人工作产生更多可观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