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雪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技术、经费使用自主权,以此强化管理和考核,真正实现重质量、重结果的科研项目管理,这种“放管服”改革在管理流程精简、管理基础完善、科研人员减负、创新活力释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保证“放管服”改革更好地落到实处,本文围绕企业科研课题管理改进策略开展了具体研究。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科研课题管理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但现阶段这种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类问题可归结为内部管理不全面和外部管理不到位。
对于涉及范围较为广泛的科研课题来说,科研课题往往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项目承担单位在科研课题实施过程中,其财务、研制、采购等多个部门需要做好协调配合,企业内部也需要形成通畅的沟通渠道和信息传递渠道。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很多企业在科研课题管理方面存在基础性工作不到位问题,散漫的内部管理往往会导致科研人员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攻关中无法集中精力。通过开展针对性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科研课题管理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很容易出现内部管理不全面问题,主要表现为独立管理的各业务部门在资源分配、协同、共享方面存在欠缺,不统一的意见、频繁的人事变动、粗放的经费核算管理也往往会催生一系列问题,如引发办事拖延推诿、导致工作无法紧密衔接和课题管理无法有效推进等问题,且不同经费性质和来源渠道引发的核算混乱也需要得到重视。此外,忽视关键过程管理而过于重视立项申报同样属于内部管理不全面的具体表现。比如,在下达项目经费后,绩效考核方式和阶段性关键目标缺失,这种情况下项目经费的按进度执行自然无法实现[1]。
企业科研课题研制多存在研制周期紧张、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学科专业性强等特点,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对于规模越大的课题来说,一般存在越多的协作单位,这类单位往往分散于各行业、各地区。受较大的地域跨度、参差不齐的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一是参研单位的指导和监督无法由牵头单位较好完成,管理的缺失将直接影响课题效果;二是项目的整个研制过程中牵头单位未能对参研单位提出要求、制定阶段性目标、开展针对性考核,履职不到位的部分参研单位会导致项目执行进度受到影响;三是参研单位和牵头单位无法实现全方位沟通,或沟通交流仅围绕技术理论展开,在忽视资金管理和课题管理等问题交流影响下,较大的经费执行偏差很容易出现。此外,如沟通结果的管理被忽视,各类问题未能形成书面意见,监管痕迹缺失等,很容易导致各方推诿责任问题出现。在此情况下,较为被动的课题管控将导致科研项目验收和审计风险的出现,课题结果和质量均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存在缺陷,导致科研课题管理出现诸多问题,影响科研成果的转化。本文结合某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案例企业”)的管理经验,总结“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企业科研课题管理的改进策略,为其他科研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1.优化管理组织
在企业科研课题管理中,管理组织是管理工作主体。为保障企业各业务部门在科研课题实施中有效协调配合,案例企业成立专门科研课题管理部门,作为牵头组织,统筹协调财务、研发及采购等部门,明确各部门在科研课题管理中的责任。细化来说,管理部门负责课题概预算等成本管理、课题执行状况汇总、上下级主管部门沟通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课题各项费用的计算与管理;研发部门负责科研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并根据科研课题的研究需求,向其他部门申请各项资源;采购部门根据各部门需求,进行办公用品及科研用品的采购。基于上述组织架构,管理部门定期进行团队工作效率计算,调整各部门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益[2]。
2.制定完善制度
在国家科技形势动态变化背景下,关于高新科技企业的政策不断变化,案例企业认真研读宏观政策,及时调整企业在科研课题管理、成本管理、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深入分析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流程,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标准,为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提高课题申报、概预算计算、经费核算、预算执行、预算变更及验收资料管理等工作质量。
同时,案例企业针对科研课题管理的关键过程,制定了监督反馈制度。基于科研课题相关财务数据的反馈作用,对科研课题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制定专项考评指标体系。细化来说,针对经费管理绩效,案例企业制定了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经费管理绩效;二级指标为投入、产出及收益。投入对应的三级指标为资金到位率、资金下拨及时性、软硬件配备率;产出对应的三级指标为预算执行有效性、财务资料完整性、会计核算准确性、科研成果质量;效益对应的三级指标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是指科研课题获取的利润,社会效益是指研究成果的贡献。通过上述指标体系,细化评估经费管理效果,发现经费管理的不足,实施针对性改进。
3.实施内部审计
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财务与技术验收不再独立存在,整合实施,企业在进行科研课题建设时,需负责内外部审计工作。案例企业将外部审计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机构,并根据外部审计标准,进行科研课题的内部审计,综合评估科研课题管理、经营、内控等各项工作,及时发现科研课题项目存在的风险,如科研课题项目是否满足招投标法要求、合同内容是否具备合法性与合规性、科研课题项目实施期间是否出现变更等,降低科研课题项目结题风险,保障企业效益。
1.制定统一管理标准
针对参研单位管理工作,案例企业制定统一管理标准,结合科研课题建设全过程,明确参研单位在课题申报、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环节的要求。同时,结合历年科研课题管理成功经验,从当前科研课题宏观政策入手,总结科研课题管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参研单位科研课题管理提供有效指导。另外,案例企业在科研课题成功立项后,组织参研单位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加深参研单位对科研课题管理的认识,提高参研单位管理水平,为牵头单位的相关工作提供帮助。例如,在以“绿色建筑”为核心的科研课题项目中,案例企业对参研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装配式建筑、新能源等知识培训,使其掌握BIM技术、PC构件智能生产技术等专业技能,使其具备科研课题项目建设的能力。
2.监督预算落实状况
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为保障科研经费的高效利用,案例企业不定期派遣财务主管及技术工程师进行科研课题项目预算执行的检查,了解科研课题项目的经费使用状况、课题实施状况、会计核算结果及预算调整状况,并与财务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为科研课题项目的财务管理与技术实施提供指导,改正相关问题。细化来说,针对财务主管与技术工程师提出的问题,要求参研单位制定专项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与负责人,牵头单位负责整改计划落实状况的监督与考核,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课题项目管理问题,保障项目建设进度与质量[3]。
3.实施留痕管理
针对监管痕迹缺失问题,案例企业实施留痕管理,将科研课题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书面形式记录,记录内容要求管理方与被管理方派代表核实,确保无误后签字归档。在科研课题项目中,如参研单位数量较多,留痕管理资料可为牵头单位划分责任与监督管理提供便利。就此,在科研课题项目立项时,牵头单位应整合参研单位的相关资料,为其建立专属档案,随着科研课题项目的实施,将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记录,为中期检查与后期验收提供资料参考。同时,基于留痕管理的资料,案例企业全面收集参研单位在科研课题项目建设中经费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估参研单位的经费管理成果,选择经费管理优异的参研单位进行后续合作,提升经费管理水平,避免超支、浪费现象的出现。
综上所述,“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企业科研课题管理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优化管理组织、制定完善制度、实施内部审计、制定统一管理标准、监督预算落实状况、实施留痕管理等内容,则直观展示了企业科研课题管理路径。为更好优化企业科研课题管理,相关人员需要更为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并通过对各方资源的充分利用,推进科研课题管理模式的更新、完善,保证管理水平能够持续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