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2020-12-31 07:28徐金兰
求知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情境教学教学实践

摘 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将教学目标融入具体的情境中,让情境与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机结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感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对此,文章作者以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为例,谈谈如何巧设情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89-02

情境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融入教师设计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情境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实现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的教学方法[1]。如果将教学目标看成是盐,那么情境就像是煲的汤,将盐放入煲的汤内,比单独的盐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品尝。如何巧妙地设计情境,让它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背景和学习环境,对此,我以《农业》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农业》为例的教学实践(见下表)

二、以《农业》为例的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地理课堂教学,我发现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1)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这样的教学才有效。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持续地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

本课在导入新课时抛出三个事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这时,他们把目光投向教师,让教师当裁判。教师说:“我们接下来学习《农业》,到时你们再告诉老师你们的看法。”这是本课设计的重要一步,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学习。

当学生产生好奇心后,教师有必要在之后的教学中持续激发这种兴趣。否则,学生很容易因为缺乏学习动机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间环节将问题再次抛出,学生学习了影响农业布局的自然因素后觉得南通这里最适宜布局的应该是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合适。新疆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发展大闸蟹养殖似乎有些异想天开。这时,教师仍然不予评判,而是带领学生继续往下学习。当学完了影响农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后,教师再让学生讨论。这时学生的讨论思路更开阔了,想法可能也多种多样。这时的课堂没有丝毫沉闷的气氛,学生完全摆脱了被动学习,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中。学生因讨论而兴奋、激动,思维迸射出火花。在讨论中,不仅知道了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还学会了综合分析一个地区农业的布局,知道了分析问题要全面,这样就达到了比预期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2)巧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維能力。综合思维是基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提出来的,它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广阔性的特点[2]。本堂课设计的三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三种农业布局是否可行,说明原因。学生从一开始不会分析,随着课堂的推进,学生知道可以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接着,课堂教学继续推进,学生知道还可以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最后学生知道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应该把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地理是一门融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它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慢慢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动态地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巧设情境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是将课堂教学视为师生之间的一种生命和生命的交流,它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优化的教学互动能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

巧设情境能够优化课堂教学互动,教师巧设情境可以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本课通过三个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教学互动不再是师生间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生生间热烈的讨论,积极地参与,教师适时地引导、点拨。本节课最后再次讨论三个问题时,有学生说:“从市场角度讲,我们这里人口稠密,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应该很大,可是我们这里以种植业为主,乳畜业发展需要草啊,这怎么解决呢?”教师这时适时地问:“是啊,同学们想想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饲料的问题啊?”旁边有学生接话了:“可以去买啊,交通这么发达,饲料可以从别处买啊!”还有学生说:“我们这里种植的玉米,一些植物的秸秆或者藤之类的也可以作为饲料啊!”此时的课堂互动真正地实现了教学相长,师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感受到思维碰撞的愉悦,还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但是通过本堂地理课的教学,我也发现要将情境设计好并合理地用于课堂教学,需要注意很多方面。

(1)设计出巧妙的情境才能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师备课过程中,设计情境非常难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设计什么样的情境,这第一步的实施就需要教师平时多留意身边的时事,多积累教学素材,学会将素材进行合理的过滤整合,让素材能够适合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比如,《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其实可以作为《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课的教学情境,但教师不能将影片全盘吸收利用,而是要截取概括,让它和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去掉无关紧要的内容,浓缩出最关键的内容,并对提炼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问。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情境,学生特别感兴趣,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但是我也并不是每堂课都能找到非常适合的情境,这还需要我以后继续多加积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2)设计好的情境有效地实施到课堂教学中。当教师设计好教学情境之后,接下来要如何操作呢?有时候可能是一境使用到底,比如本节课的情境的使用,从课堂的开始抛出情境,到课堂中间环节、最后环节都是使用的这个情境,只是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逐步地全面综合。而有时候我们也是一个情境从始到终,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情境也不断地横向或纵向加深。

有些时候,情境的使用可能是多个交错进行的。比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情境,在讲世界的语言时设计了一个情境,讲世界的宗教时又设计了一个情境。这些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让教师搬来套用,而要教师根据课堂的特点进行合理操作。

(3)情境教学一定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情境教学从情境的设计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要符合一定的原则。一方面,情境教学要为教师的教学目标服务,不能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进行着,但是教学目标一个没实现,或者大打折扣地实现;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水平,教师设计的情境要让学生蹦一蹦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武 冰.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情境创设情况的调查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冯广飞.浅谈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97.

作者简介:徐金兰(1981— ),女,江苏南通人,中学地理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情境教学教学实践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