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祥
(1.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2.沈阳城市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依据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1]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形成了具有创造性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战略方向。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述的逻辑理路与核心内涵,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协同联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1]。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为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与行动指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重任。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到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1],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再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这些论述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由此可见,“培养什么样的人”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述的逻辑起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有关遵照哪些规格标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习近平从人的思想可塑性和发展性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阐述。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意识、观念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5]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现实活动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能动表现自己的人,而不是机械受动的人。以现实的人为客观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盲目偶然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作为工作旨归。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行为不稳定,依据人的思想可塑性这一规律,习近平指出,高校要循序渐进地引导青年学生塑造正确的理想信念,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习近平大力倡导知行合一,强调要将理想信念同大学生亲身体验到的社会发展实际相联系,让大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提高道德品质。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主体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主体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6]。因此,人的思想品德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其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从不一致到逐渐一致、由不平衡到基本平衡,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知、情、意、行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运动,不断推动着人的思想发展变化。因此,习近平强调“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1]。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达到平衡,形成社会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与此同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需要由外在的“他律”向内在的“自律”转化,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其单向灌输的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因此,习近平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方式促使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主张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大学生的思想灵魂,以此满足人的思想发展性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立德树人”的思想最早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早在《左传》中便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树人”一词则出自《管子·权修》,意指培育人才事关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大计。党的历代领导人从不同的历史时代出发,不同程度地丰富了“立德树人”的思想内涵与体系。毛泽东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并将“德”置于首位,奠定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基础。邓小平提出要培养“三个面向”的“四有新人”;江泽民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胡锦涛提出“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根本位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是否真正做到了“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作为检验高校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并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这既阐释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也是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核心。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立德”是为了“树人”,“德”在育人中起着方向性作用,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德”来规定并通过“德”来评价其质量。中国自古以来便重视通过社会的道德教化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作为国家治理、社会秩序整合的工具,道德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自我修养,磨砺人的坚强意志,而且对个人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9]。立德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对于学生的成才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立德修身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肩负的基本职责。道德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而且还能提高精神境界、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可以说,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能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遵守公民道德准则,积极投身于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10]“立德”与“树人”两者之间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立德”是为了“树人”,“树人”是最终目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如何“育人”、如何“树人”的问题。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使事物或人达到完美状态的品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塑造成好人。中国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儒家思想认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荣辱与羞耻之处,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儒家教化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基础上,习近平强调“高校要把握育人为本的教育属性”[1],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其他工作。要坚持德育为先的价值观养成教育,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统筹校内校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统筹各方力量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要引导每一位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时代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民族发展相融合,以此成就一番事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立足学生发展实情渗透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丰富社会实践,组织革命传统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共同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此外,磨炼当代青年的意志品质,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与成长成才,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决定了社会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将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比喻为“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只有通过思政课教学塑造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锻造青年灵魂、把握发展方向,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引导,才能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注入更多强劲的年轻力量。
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党的十九大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3]”因此,教师只有做到自己先受教育,“立己德”“树本人”,才能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以德立身,树立明确的信念,把自己当成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最前线的一“兵”一“卒”,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牢记自身的教育使命,坚持“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只有坚持知行合一,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才有资格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以德才兼备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其次,教师要以德立学,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不断加强个人的师德修养。思政课教师既要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家国情怀,主动学习思政知识、走在理论前沿、关注时政热点,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在思政课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青年思想的基本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思政教育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最后,教师要以德施教,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高校“必须围绕学生、观照学生、服务学生”“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1]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了我国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方向,指明要体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主动性与主体性、显性与隐性、灌输性与启发性的“八个相统一”原则[11]。这是新阶段我国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焦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了无可取替的作用,要使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他们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增强思想性和学理性,从根本上讲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学生了解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其次,要强化“因材施教”,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因学生个性与特点而异,运用影、视、听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引发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主体性,通过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等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自主学、动手学,调动每名同学的积极性,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人特点,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要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载体、方法、话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抽象空洞的理论从书斋里、书本上、文件中走出来,真正走进学生,化为物质力量。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切入点,用学生熟知的话语体系和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精彩讲授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从“基本原理”向“生活道理”的转换,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教育“三全育人”即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体要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12]。党的十九大将“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发展的战略要求。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进一步丰富了“三全育人”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庞大多元的系统工程,蕴含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总体性要求。因此,要深入了解思想政治工作中各要素的内在关联性,构建齐抓共管、上下联通、全员参与、全程育人的工作机制,协同协作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首先,从育人主体来看,育人的主体范围要实现由单枪匹马的“个体”变成由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管理教辅人员等在内的所有教职员工组成的协同合作的育人“共同体”。育人主体不是某个人或者某支队伍,而是所有的教育力量。要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自觉性,加强师生之间的紧密接触,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联动。其次,从育人方式来看,要实现从单维向多维转变。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还是课堂教学,需要全过程贯彻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浸润到学生成才成才的各个角落,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立体化的育人氛围,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合力。最后,从育人体系上看,将整体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全方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标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所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规范高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组织服务等每个环节,形成“思政课程”加“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通过“三全育人”理念的落地,让学校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门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真正实现育人的“协同效应”。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映。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机遇和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则是在一定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组织等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大学生的“德育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发展目标是推动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而这一系统性工程,单靠学校教育力量显然势单力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协同促进的。因此,要改变以往学校“一手抓”思政的单一模式,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方互动,共同关注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现实问题,充分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参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快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入场”,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全领域的育人工作体系,促进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高度一致,在步调上相互统一,在效果上互相促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结合,学校要与学生家庭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通过家访、通讯联系等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行全覆盖,配合学生家长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挖掘向上向善的家风家训,引入更多有价值、有效果的德育资源,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与此同时,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各类社会实践平台,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社会,服务国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大学生思想可塑性、发展性规律,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合力的实践路径。只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把握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合格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