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红
摘要: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是“学写读后感”。引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必须回到课本上来,按照教材的提示:“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可以把目光集中在“联系阅读积累”上,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关注细节,根据需要查找资料,更多阅读积累,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关键词:阅读积累;关注细节;感悟新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学写读后感”。《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目标是:
1.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知,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印证。
3.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按常规的教学方式,完成这个教学目标,通常是这样三个步骤:
1.研读作品。
2.深刻感知。
3.书写感悟。
“学写读后感”,“学”字体现了读后感在初中教材中新知识的性质,按照“实用表达训练”的要求,在布置写作任务之前,老师要先讲解读后感这种文体的格式要求。既然要体现“读后”,在文章中就必须适当引用,引用自己对所读作品中感触较深的内容;而“感”,就是写出自己的感悟。这就是“学写读后感”的任务。
实际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读作品难以找到“感觉”。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读物,大多表现的是成人的情感、思想,要求十三四岁的学生去理解、感悟还是有点难度的,更遑论读出深刻的新意了。
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读书“有感觉”,写出有质量的读后感呢?
教材对“学写读后感”有这样一个提示:“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难以对作品产生深刻、新颖的感悟,我们可以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联系阅读积累”上,立足教材,以教材为出发点,向外辐射,帮助学生有选择地读书,有更多的阅读积累,并且引导学生根据需要查找资料,关注细节,进而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笔者制定的“学写读后感”教学目标是:
1.研读作品,找出与以往阅读相关的地方,思考问题,提出疑问。
2.整理相关资料,归纳梳理作品思想感情,从中引发自己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疑问点。
“学写读后感”设置在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就以课文为例,设置如下疑问点:
1.《桃花源记》渔人遇到的为什么是桃花林,而不是梨花林、杏花林、菊花丛……?
2.《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只是为了告诉读者“船背”上刻的字吗?还包含了作者怎样的用意?
3.《小石潭记》的结尾那五个人明明都是同游者,为什么还要加一句“隶而从者”?暗含着怎样的人物关系?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有的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比如《桃花源记》的疑问点;有的隐含着作者的创作意图,比如《核舟记》的疑问点;有的在暗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小石潭记》的疑问点。
在学生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含有“桃”的意象的作品非常多,先引导学生将这些“桃”罗列出来。《夸父逐日》中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就是桃林;王安石的《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西游记》中王母娘娘过生日,要献上的水果是蟠桃,据说这蟠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长生不老;神话中的寿星爷爷手里拄着的是桃木杖。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文化积淀中,“桃”是美好、长寿的象征。“桃花源”也就是陶渊明美好理想的寄托。又因为“桃”谐音“逃”,所以“桃”又有“祛灾、辟邪”的意思。中国人的习俗中,现在还有在门口挂桃木剑或是给孩子戴桃木手链的做法。《桃花源记》中人(桃源村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就最能体现这避难的意思。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因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决意归隐田园,象征着高洁的菊花便得到陶渊明的青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这次,作者没有写成“菊花源记”,很显然,陶渊明不是在表达隐居的思想,而是对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关爱弱者、自食其力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杏花、梨花、菊花等其他的花都不能表达出作者的这种思想。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这看似闲笔,又在向读者传递什么信息呢?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湖州谢上表》有这样的句子:“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句话叫当时的御史中丞李定“嗅”出了味道,诬陷他标榜自己,诽谤新法,于是苏轼被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苏轼被贬黄州,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贬所黄州。我们曾学过他在黄州期间写的绝世妙文《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写在元丰六年。那么元丰五年苏轼有哪些曠世佳作呢?就是《赤壁赋》《后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赤壁赋》的开头句子。“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这是《后赤壁赋》开头的句子。“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公元1082年,“天启壬戌”是公元1622年,这中间相隔540年,9个甲子。两件事都发生在“壬戌”的秋日,可以理解为历史的巧合,也可以理解为是王叔远对苏东坡的纪念。“壬戌秋日”也是王叔远在暗示读者这枚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不是别的。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壬戌”有感觉,我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小石潭记》的“同游者”“隶而从者”又透露着怎样的人物关系呢?
永贞革新(公元805年)失败后,革新的核心人物“二王刘柳”(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统统被贬。柳宗元先是被贬邵州,走到半路,又被贬到永州,这一贬就是十年。“同游者”这三个人又是怎么来到永州的呢?吴武陵,公元807年因得罪李吉甫被贬永州;龚古,公元805年同柳宗元一起被贬永州;宗玄,柳宗元的堂弟,陪被贬柳宗元到永州。“隶而从者”的“崔氏二小生”崔恕己和崔奉壹,他们都是崔简的儿子,而崔简是柳宗元的大姐夫,这一点可以从柳宗元的《祭姊夫崔使君简文》《又祭崔简旅榇归上都文》等文中得到印证。崔简曾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时候转任永州刺史,还没走到永州,又“坐事流放驩州”。元和七年卒于驩州,他的两个儿子崔处道、崔守讷护丧北上,不幸溺死,崔简的灵柩就暂放在永州,这样,崔恕己和崔奉壹就得以跟舅舅柳宗元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俩是柳宗元的外甥。这样看来,“同游者”是跟柳宗元同一辈的人,而“隶而从者”是晚辈。这些有着相似经历的人,在欣赏小石潭美景的时候自然能产生共鸣“心乐之”,继而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这最后一段,看似多余,实则告诉读者,一同去游小石潭的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理清这个疑问点,我让学生看《教师教学用书》,查找网络。
引导学生叩问细节,唤醒感悟,不能只在教写读后感的时候进行,要渗透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比如《西游记》,学生多关注的是孙悟空的筋斗云、七十二变、降妖除魔,除此以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什么细节呢?《西游记》的开篇诗是这样的: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预知造化会元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网络上的解释是:要想知道天地间的万物是怎么来,它们是如何生长变化发展的。可是,并没有解释“会元”。再继续追问,原来,一会=10800年,一元=12会,也就是说一元就是129600年。难怪我们现在把很短的时间称为“一会儿”,是因为它跟“元”比,时间太短了。“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完事儿。”随便的一首歌都透着文化,我们实在是文化积淀很深厚的民族!
再比如,《木兰诗》中木兰是哪个民族的?肯定不是汉族,因为可汗点兵的时候她去应征了。“无言独上西楼”,为什么不上南楼、东楼、北楼?因为“西楼”与愁思有关。“萧萧班马鸣”中的“班马”为什么是“离群的马”?因为“班”的本意就是“分离”的意思。等等。
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在古诗理解上更能关注到细节。比如,“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洲”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州”有什么区别。“便引诗情到碧霄”的“霄”和“疑怪昨宵春梦好”的“宵”的区别。
以上是我“学写读后感”的教学实践,它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能力,也让我养成了叩问细节、唤醒感悟的习惯,让语文课堂真正地立足文本,实现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