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性别定型化教育

2020-12-30 12:53邬云礼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男女同伴

邬云礼

摘    要

新时代,影响儿童性别定型化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加上人们对小学性别化教育显得不够重视,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小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教育的重要性,让教师找准其发展规律,通过学校德育活动、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的有效链接等途径,完成小学性别定型化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教育 发展心理学 性别定型化

一、小学性别定型化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雄性”“雌性”分别叫做男、女。才生下来的男女就会被社会强加性别角色“期待”,就会把男女置于社会环境中,通过榜样示范和父母、同伴鼓励那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1]等方式,让人自觉地、或隐性地、或潜移默化地去观察、模仿、浸染,来塑造一定社会文化下期待的、让自己内心认可的“社会男性”或“社会女性”。人在此发展过程中对自己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常称为性别定型化过程或性别社会化过程。此过程是人类种族延续、民族精神传承的过程,是个人公德意识形成的过程,是人的社会角色责任担当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人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科尔伯格认为,在小学前完成性别认同、性别稳定和性别恒常性,在青春期发展时完成性别同一性。但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的研究认为,儿童达到性别定型的年龄范围扩大了,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强调出生头五年的重要性[2],特别是新时代儿童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技能,也让他们过早、过多接触铺天盖地的玄幻游戏、视频、小说等,让道德感不成熟的儿童脱离生活实际,疏于社会实践,出现了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教育新课题,加上快速发展的中国,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急剧增多和多元文化冲击下离婚率的攀升,导致留守儿童、单亲父母等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使儿童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小学阶段从6岁到12岁,学生学童期心理成长跨度大、心理变化快,又进入前青春期的恐慌期,所以新时代的小学阶段就成了性别恒常性发展的形成期,是认识性别期待、改变性别刻板印象的成熟期,是性别角色偏爱和性别角色行为发展等性别社会化的积蓄期,因此搞好新时代小学生性别定型化教育十分重要。

二、学校教育促进性别定型化教育

性别定型化是人格社会化的一部分,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1.落实德育活动

(1)着装。根据科尔伯格性别角色发展理论,通过着装潜移默化男女性别意识,强化性别定型化发展。班主任应当关注性别恒常期的一、二年级学生平常着装,提示家长避免着装混乱而影响性别定型发展。小学生的校服应该从款式、色彩上区分男女。

(2)分组和角色扮演。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节目审定时,有意识安排一些男女分组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男女有别,二者都有基本社会分工。还可以通过互换角色,让学生认识到性别不会完全限制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挥,认识到人们可以把女子气和男子气结合起来,接受与规定的性别角色不同的行为,让双性化人(指男子气、女子气都高的人)人格模式最大化地发挥个体潜能,消除性别刻板印象。

(3)运动会。运动会是有效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和双性化的辩证统一的办法之一。运动员报名和参赛严格区分男女,实际上是承认男女在身体和动作方面的差异,是强化男女生理性别存在的差异。让儿童认识到,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是有性别角色期待的,还要认识到社会对男女性别有区分期待也是应该存在的,是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个体的社会责任担当的需要,是个体更加适应社会环境、推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4)打卡“阅读”。为了摆脱儿童过多受新时代玄幻、虚幻电子产品的影响,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学校根据语文阅讀的要求,落实书目,通过开辟校园读书角、开展阅读比赛、建立家校监督卡等方式开展阅读活动,用奖惩强化,使儿童远离虚幻、玄幻,同时让推荐书目中人物成为他(她)们效仿的对象,在推动性别定型化发展的同时,为孕育“同一性”积蓄力量。

2.开发地方教材进行专题教育

中国地大物博、多民族、传统文化各异,全国统一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需要将当地文化“本土化”。学校可开发校本教材,对其进行细化、加强和补充,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来完成性别定型化。

(1)“入学礼”专题。根据一年级学生恒常性发展规律,入学仪式中分设“我是男同学”“我是女同学”两个具有男女特性的照相地点,引导学生选择角色拍摄,还要练习我该“上男厕所”还是“上女厕所”,家长帮助子女厘清父母角色对应男女家长角色,教师帮助学生厘清男女同学性别及对应角色。

(2)“不变人”专题。针对性别恒常期(一、二年级)的学生,在“认识自我”一课中设计此专题,让他们充分认识性别具有恒常性,让他们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3)“入队礼和成童礼”专题。针对入队和成童的小学生,通过仪式来强化角色担当和社会责任,同时消除他们的性别刻板印象。仪式不刻意区分男女,但要让处在社会“期待”和“身份”成熟关键期的学生认识到不光男女有别,有基本社会分工的期待,还有社会责任和担当。

(4)“感恩”专题。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五、六年级性发育快的学生会进入“牛犊恋”期,他们像小牛依恋母牛一样,倾倒于自己所向往的年长异性,关注其一举一动,对其想入非非,且很想接近对方,并尽力讨其喜欢。针对五、六年级学生,利用他们对异性的“牛犊恋”规律,利用他们对家长、老师无比崇拜的特点来开展感恩教育,是让他们在十分愉悦的体验中培养社会角色责任担当、促进性别定型化的最佳时机。

(5)“团体心理辅导”专题。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青春期最初阶段的(四、五年级)的学生进入了“性反感期”,表现出对性的不安、害羞和反感,认为恋爱是不纯洁的,对异性采取回避、冷淡和粗暴的态度,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往往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或者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从表面上看,他们相互排斥[1],喜欢和同性同伴玩耍。在班级团体辅导交往中,当他们的行为符合其性别角色时,就会受到一起活动的同伴的认可和肯定;当其行为与他(她)的性别角色不相符时,就会遭到来自同伴的指责和嘲笑,“团伙时代”的同伴对性别定型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根据这一理论,设计防性侵、女生青春期和校园欺凌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充分利用团体动力、同伴的作用,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不单有青春期教育和集体意识形成教育,还有强化性别定型化教育。

3.强化教师双性化示范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女性教师占绝对多数表示出了担心。担心教学和教育管理中老师单调的性别是否能完成性别定型化示范作用、是否影响学生的性别定型化等。现实是但凡进入课堂的教师,课堂就是其天地,其就有掌控权、决策权,所以在班级管理时就果敢、公平、公正、智慧,对待学生细腻、温情;在教学时体现了男性与女性都具备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班级管理公平、公正,特别是教师高度认同男女性别差异,在进行各学科教学时能把握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构建新型性别图式,让他们获得性别同一意识。

三、学校引导家庭教育推动性别定型化

家庭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地,家庭成员的示范为性别定型化传承了一套与社会相适应的、具有个性的有关男性女性的观点和期待,因此,学校潜移默化地引导家庭完成对人性别认同、同一和定型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强制”父职、母职到位

性别定型化的父职、母职到位是指在与子女互动、监督、鼓励等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和陪伴过程中树立角色榜样。儿童通过对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观察,学会与性别角色相符合的行为,父母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奖励儿童从事与性别相符的行为,惩罚与性别不相符的行为。良好的性别定型化应该是父职与母职并重,所以学校要对父母提出“强制”要求。如入学礼要求父母都来参加,教师、父母和学生记录“全家福”;组织研学旅行时,根据活动内容,凡性别同一的活动尽量要求同性(或异性)父母参加;对留守儿童的家长,要求采用现代的通讯手段替代,对单亲家庭家长,可以找与缺位家长同性的叔(舅)、姑(姨)替代。

2.防止“父亲缺位”

亚裔文化认为,母亲担任“照看者”角色,花费更多精力去陪伴婴幼儿,父亲仅担任“经济供给”角色,很少参与对子女的教养。还有研究认为,“家里父母中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对女孩的女子气的影响似乎很少”,“关于男孩形成男子气特征方面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一般认为是受了父亲的影响”[2],等于强调了父职的重要性。新时代的发展,性别定型化已经冲破陈旧的性别刻板印象,显示了新女性和新男性的特点,二元分割已经不能适应人的发展,但在绝大多数文化中仍需要男子气、女子气,需要持理性的、平衡的观点,既不能过分强调,也绝对不能忽视,所以,父亲在子女性别角色形成中的重要性非常突出。

(1)家长问卷引导高水平的“父亲到位”。引导“父亲参与”是指投入时间、精力,在经济与精神上给予家庭支持,从物质与非物质等各个层面参与到子女在认知、行为、情感、道德等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之中,给予子女互动、监督、鼓励等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和陪伴。学校要求父亲完成调查问卷,引导“父亲参与”可以帮促进子女的认知能力发展和学业进步,同时也会促进子女的社会技能发展,帮助子女处理对情绪的理解、表达、调节,进而也就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引导高水平的“父亲参与”将有助于改善幼儿的害羞退缩行为,并有助于预防或降低子女青春期及成年后發生越轨行为、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等。

(2)学生问卷“督促”高水平的“父职到位”。根据家长问卷制作学生问卷,并定时开展问卷调查,对“父亲到位”进行督导。从三年级开始,每学年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爸爸》(或 “替代”男家长),教师注意给学生营造具有安全感的环境,做好家长、教师保密工作,建立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搞好课堂引导。教师将问卷和作文信息反馈给家长,以强化“父职到位”。

3.学校开展同学同伴和指导家庭同学同伴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是同伴世界[2]。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不少专家认为,同伴在儿童性别化的过程中起着与父母同样的作用,同伴也会按照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强化男女儿童的性别差异。在同伴交往机会有限的今天,我们要强调家庭给子女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也要强调选择适合其身心发展的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尤其是父母本身不能“到位”的家庭的孩子就得更加注意选择同伴。

小学低中段的学生选择同伴基本没有性别要求,只关注兴趣爱好。到了中高年级,他们选择同伴的性别、爱好等都发生了变化。家长可能认为这孩子“朝三暮四”不够专一,实际上儿童真正的友谊一般在12岁才开始发展,12岁前儿童的交往一般要经历同伴就是朋友、顺从就是朋友的单向帮助阶段,不是患难与共的带“功利性”的双向帮助阶段和具有“排他性”的亲密共享阶段。因此,班主任应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在校相处的机会,观察、指导他们相处。家长也要帮助孩子选择同伴,帮他们在家的附近选择同伴,也可在年龄相仿亲友中选择同伴。笔者提倡的是班级同学同伴,同时提议最好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同学同伴,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同学同伴的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男女同伴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寻找失散的同伴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意式”男女的街头时髦选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现象调查与对策
落地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