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居家学习期学生情绪波动后遗症

2020-12-30 12:53曹新燕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后遗症深层冰山

曹新燕

复学后,接二连三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比如二胎家庭的大宝小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多次跟妈妈哭闹,像个小孩儿似的;乐乐因为数学学习和妈妈发脾气,连续多天不理妈妈……这些都说明居家学习期间学生的自我管理尤其是情绪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第一时间没有有效解决,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那么,面对居家学习期学生情绪管理后遗症,班主任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探究学生情绪失控的深层原因

面对家长的求助,我总是会问:“你知道孩子闹情绪的原因是什么吗?”家长的思考往往停留在事件本身。当我追问:“这件事只是诱发孩子情绪的表面原因,你知道深层原因吗?”家长一头雾水。

家长发现问题后关注点停留在问题事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算暂时解决了问题,以后此类事件还会重复发生。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学上著名的“冰山理论”来理解。

冰山理论是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占比更多的内在世界却隐藏在更深层次,恰如冰山藏在水面下的部分。

为了探究“冰山下”的深层原因,我这样与小宸妈妈沟通。

“除了陪伴小宸学习,你是否陪他做游戏,陪他读课外书,或者常常抱抱他?”

小宸媽妈责任心很强,居家学习期常常坐在电脑旁边陪小宸一起上网课,每天都能监督小宸完成作业,小宸的学习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妈妈本来很高兴,没想到小宸哭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我哪有时间啊,老师。我又要看着大的上网课、写作业,又要哄着小的,还有那么多家务要做,哪有时间陪他玩啊!”透过宸妈的话,我察觉到了她的情绪。若家长带着情绪,沟通往往会受到阻碍,如同眼前蒙了一层雾,不容易看到问题的根本。

“小宸妈妈,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能照顾好两个孩子,还把小宸的学习抓得这么好,真的很不容易。”当一个人被理解时,她更容易卸下防御甚至攻击的心理,再追问就不会那么突兀了,“那你会抱抱女儿,陪女儿玩吗?”

“当然会啊。我女儿挺听话的,白天肯自己玩,我才有时间检查他哥哥的作业,陪他哥哥上网课。他哥哥不上课时,我就陪她玩儿。”

“那你有没有常常告诉小宸,你爱妹妹,也很爱他?”

“没有。”

谈话至此,“冰山下”的部分基本找到了。

小宸,一个四年级的男生,本不该爱哭爱闹,但是走向冰山之下,走向小宸的内心世界,走向他的内在需要,我们发现:因为3岁的妹妹爱哭闹,所以妈妈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哄她,于是他认为妈妈更爱妹妹,因此,他也开始哭闹,因为他有“归属与爱”的需要。

这一发现印证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我给小宸妈妈开的方子就是:每天都抱抱小宸,每次拥抱不少于5分钟,一边拥抱一边表达爱,让孩子明白:妈妈给他的爱不比给妹妹的少。如果小宸再出现哭闹现象也不要慌张,让他哭,哭也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慢慢来,只要不断表达爱,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情况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运用“冰山理论”解决学生情绪管理的后遗症,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建立“全局观”,全面了解孩子,做好三步“观察——发现——行动”: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发现孩子的深层需要,然后用行动达成孩子的深层需要。

二、帮助学生与自己的情绪和谐相处

《制怒心理学》指出:“愤怒是一种重要的情绪。”“愤怒有两个主要目的:它告诉你有些东西明显错了,并且它给予你改变现状的力量。”

居家学习期间,乐乐的数学题做错了,妈妈督促她改正,她哭闹着不改。妈妈骂了她一通,于是家庭战争爆发。之后,乐乐和妈妈一个星期互不理睬。最后以乐乐眼睛发炎去医院结束了这场冷战。

我认为:情绪不分好坏,因为它们都是为了保护我们而产生的。当下的情绪是为了提醒我们必须满足内在的某些需要,或者要更好地照顾自己。所以,我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的情绪贴上坏的标签。接下来,我和家长一起找到了几个适合乐乐抒发情绪的出口:妈妈和好动的乐乐玩游戏,一起出去玩,或者让乐乐用她喜欢的漫画来表达内心感受。等她的情绪释放后,再跟她平和地谈话。

我对乐乐说:“老师很理解你。当你跟妈妈大喊大叫时,其实是看不见的那个内在的乐乐在提醒你应该好好地照顾自己的情绪。这时,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那里,看着心中的那个乐乐,对她说:‘哦,乐乐生气了,她发了小脾气。”乐乐表示能这样观察自己真好玩。

其实,这样跳出来和自己沟通,是运用了“叙事疗法”的“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人没有问题,只是暂时出现了问题行为。这样的认知能帮助孩子从内疚、自责中解放出来,便于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关照自己。

接下来,我引导乐乐深呼吸,想象回到妈妈让她改数学题、她发脾气的那一刻,观察生气的自己,看看自己生气的时候,身体里的东西像什么?

……

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是“疏”还是“堵”,取决于教育者的认知,也取决于教育者能否发自内心地爱孩子。

发自内心爱孩子的家长、老师,更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他们不是把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情绪强加给孩子,而是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不带任何评判,然后表达需要和请求。孩子在这样的非暴力沟通中,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支持、被关爱,更容易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要,实现自我成长。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后遗症深层冰山
这就是搞机达人的后遗症?
春天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奇!科学家发现罕见冰山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
空城
崩塌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创卫不应“要了面子伤了里子”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