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 闵莅夏
小班是幼儿入园的第一阶段,也是幼儿人生中所加入的第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幼儿必须学习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形成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遵守集体生活的规则。
小班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生活,其适应过程将为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入园不适应现象,不仅给老师带来许多麻烦,同时也使家长非常担心和忧虑,更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改善幼儿不适应状况,免去家长的后顾之忧,缩短幼儿的“焦虑期”,让幼儿以良好的状态适应集体生活,这是幼儿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
幼儿教育机构对新入园幼儿基本情况统计数据显示:98%的幼儿没有离开过家庭、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43%的幼儿能自己吃饭;35%的幼儿会自己入厕;79%的幼儿需要成人陪同睡觉;59%的幼儿能大胆与人交往。观察小班幼儿入园后群体生活适应的具体表现,可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案例一
小朋友们都在小教室和苏老师一起进行活动,博博一个人悄悄地到卫生间找生活老师王老师,要玩从家带来的毛绒玩具——黑皮(一只棕色小狗)。王老师没有答应博博并告诉他只有睡觉的时候才能拿,博博不同意,王老师继续坚持,博博就开始大哭起来。
案例二
换鞋室里,熠熠搂着妈妈的脖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不要你走,你留在这里陪我。”妈妈很无奈地说:“妈妈一下班就来接你。”“我不,我要你陪我进教室。”当老师想上前接熠熠时,她双手抱得更紧了。最后没有办法,妈妈用力将孩子的手分开,非常心疼地转身就走了。熠熠急了,大哭大闹,想要挣脱老师的双手,老师非常费力地把她抱回了教室。
这类幼儿在入园前与家人相处时间长,很少长时间与家人分离,入园后突然每天有近十个小时要与家人分开,心理上无法接受。这类幼儿因在班里情绪不稳定,容易影响他们在群体中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案例一中的博博在入园后较长时间无法适应集体生活,还需要一直拿着自己的毛绒玩具满足安全感。
这类幼儿在秩序意识方面要比同龄幼儿弱一些,大多是由于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比较溺爱,孩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导致幼儿的自我意识过强,总是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不能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同时一些幼儿在与同伴相处时会有肢体冲突的情况发生,这也与家长的习惯有关,从而造成比较多的矛盾。
如案例二中的熠熠小朋友,从早晨来园就激烈地哭闹,接下来的集体生活中还出现了不能与同伴一起有序活动的情况,在与同伴交往中时常会去拍打、推搡一下同伴,导致引发矛盾。
集体秩序薄弱型幼儿在园生活中会因无法按自己心意做事或被同伴排斥而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其对幼儿园班级的喜爱,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生活。
幼儿教育机构对新入园幼儿基本情况统计数据明确显示:这一类型幼儿比较普遍,不能较好的独立吃饭、不会自己入厕、不会自己穿脱衣服、需要成人陪同睡觉等。这类幼儿往往是由于在入园前家长照顾太多而造成独立生活能力较弱。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幼儿不能像家中一样事事有人包办代替。部分幼儿由于表现得不如同伴本领大,感到不如别人,不能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肯定而对幼儿园的生活方式不满意,影响其在园的情绪。案例一中的博博小朋友其实也属于这个类型的幼儿,许多事情需要教师帮助其完成。
案例三
今天来园后,潇潇又一个人默默地哭泣着去卫生间洗手、找毛巾擦手,悄悄用小手擦去脸上的眼泪,最后坐到进餐的小桌边,一点一点地咬着松糕、喝着牛奶……渐渐的,潇潇不再哭泣,但情绪一直比较低落,慢慢地收拾碗盘后在教室里走着,直到几分钟后才选择了“宝贝屋”一个人玩。
幼儿园是小朋友初接触的群体生活,这里老师不会像家长一样时时细致照顾,人际交往能力弱的幼儿往往会比较被动,被动地等待同伴来与他交流。案例三中的潇潇小朋友就属于这类型幼儿,这些幼儿在群体生活中感受到的快乐要弱于在家庭之中,因此他们的群体生活适应时间会增长,一般到他们能够有一个或几个比较固定的相处愉快的同伴时,情绪才会得到提升。
新生入园在度过了哭闹阶段后,大部分幼儿在情绪方面好转了许多,但接下来有些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会有一些不适应表现,其表现就是以上的四种类型。这其中有些幼儿特点鲜明、单一,但也有的幼儿同时包含有两种或三种以上的类型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对于改善幼儿群体生活适应能力弱的现状,我园小班教师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了解幼儿家庭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方法。随后,我们在与家长交流中也发现了问题的主要原因,比如:与同伴冲突较多的小晏入园前,家长很少让他与同龄人交往,生活中孩子做什么都比较着急,一不满意就会伸手打家人,这样的习惯被小晏带到了班级,与同伴交往时非常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影响其与人交往。
对于集体生活适应能力弱的幼儿,针对他们的具体特点,班级教师注重个别交流和指导:首先,增进师幼情感,让幼儿感受到老师也能像家长一样关心、帮助他们;第二,丰富交往语言,帮助幼儿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第三,细心呵护,对于自理能力弱的幼儿多一些帮助、多一分关心和鼓励。
在日常教育活动及生活活动中应注重游戏性和参与性。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针对小班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多注重游戏性或游戏化语言,多运用情景性的方法,使每一个问题都能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幼儿,吸引幼儿注意,让幼儿喜爱集体教学活动。
利用幼儿园各类主题活动,使小班幼儿感受到班级活动之外的大环境里也有丰富的、家庭不容易达成的各种有趣的活动。在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之外,通过有趣的手指游戏、好玩的说唱儿歌、生动的故事、有趣的绘本、幼儿展示自己的玩具和才艺等,让活动的间歇时间和过渡环节更加充实和吸引幼儿。
《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随着小班幼儿对园内生活的熟悉,可以组织“到邻居班级做客”“大手拉小手”等活动,帮助小班幼儿了解大、中班小朋友在园的愉快生活,激发小班幼儿想要参与、想要长大的意识,增加小班幼儿想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使其对幼儿园生活更加期盼。
教师加强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和水平,与家长有效携手,促进幼儿群体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不同家长的水平及育儿认知差异大,教师要能够快速了解每一位家长的特点,运用有效策略增强与家长沟通,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生活,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丰富家庭教育经验,从而改善幼儿的群体生活适应情况。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肩负着教育幼儿、指导家长的双重责任,要真正深入每个幼儿的心灵深处,深入了解每个幼儿背后的情况,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丰富、适宜、有效的策略,引导幼儿充分感受集体生活的美好,感受幼儿园的快乐,为幼儿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