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020-12-30 20:00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八家子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运算情境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八家子小学 王 静

生活中,计算题随处可见,大到数字计算,小到生活琐碎,都需要具备基本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从而奠定数学逻辑运算和推理的良好基础。而计算能力的强弱,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一、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意义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这项最基础的能力却经常被忽略,很多教师认为计算贵在熟能生巧,易教,所以并未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往往重算法而轻算理、重练习却轻理解,这使得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较低,常出现计算错误。再加上学生态度、兴趣、计算习惯、方法技巧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马虎、抄错运算符号、不注意运算顺序与规律、未能正确分析变式、不会分析算理等错误。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贯穿了小学阶段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数学基础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小学数学学习十分有利。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合理实施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全面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正确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前提

计算贯穿数学学习的始终,不论是整数、小数计算,还是分数计算,想要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就必须考虑概念、运算性质与定律、计算公式与法则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与掌握。例如,“分数四则计算”必须在理解分数意义与性质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约分、通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互化等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教师讲清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差错。再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对于85×99 的计算,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三步进行计算:9 个85 是多少?90 个85 是多少?两次乘积相加是多少?从而依据乘法意义、乘法分配律等进行计算,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与方法,提升其计算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运算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促使其产生对口算、笔算与简算的浓厚热情,进而提升其计算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1.游戏教学法,锻炼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好玩、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单一的口算训练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影响口算的质量。因此,教师可将部分口算训练设计成游戏。如设计“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将口算题做成“小信件”,黑板上贴出口算结构的“信箱”,然后引导学生担任“邮递员”来完成“信件”的投递任务。这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致得到很好的调动,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口算能力。此外,教师也可在每节课前抽出两分钟进行小型口算测验,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各项感官,促进其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

2.情境教学法,设身处地运算

教师可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以吸引其注意力,促使其更富激情地去追求、探索新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在情境之中学生能够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相互联系,弱化知识性,强调实践性。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利用实物也可以联系生活,还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的影音图像功能。如在进行“加减法混合计算”时,很多学生经常会算错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画面:今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去河边钓鱼,先钓上了4 条鱼,又钓上了2 条鱼。其中有2条小鱼还小,妈妈决定放生它,那么现在小猫和猫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这样的故事情境创设十分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也能够在故事情境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关系,课堂气氛高涨,运算教学效果显著。

3.强化数学运算算法和算理教学

运算不是简单地算出来结果就行,学生必须明白自己是怎样算的,明白每一个公式与数学符号之间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数学思维意识,以助于学生后续的数学深度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运算教学时要将重点放在算法和算理教学上,引导学生厘清并且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自己在算什么,算的时候才不会产生困惑,数学意识才能够得到发展。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为学生讲解23×12 的竖式时,可以着重指出以下内容:用12 十位上的“1”去乘23,先得3 个十而不是数字表现上的3 个一,再得10 个20 也就是200,所以通过运算能够得出来230。这里的“2”应该放在百位上,而“3”则应该放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可以选择忽略不写。学生在教师一对一地直接阐述下能够明白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到的数末尾和乘数十位对齐的道理,这便能够在数学运算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算法。

同样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算的规律,在进行运算教学时应当“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认识简算定律,逐步将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等简算方法传递给学生,切忌为了赶教学进度而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简算运算思维的发展,还会影响学生后续的深层次数学学习。

4.引导学生认真运算,养成良好计算习惯

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结果,答案不具备开放性。因此学生要想获得高分数,就必须算对。但很多学生经常会在做数学题目时出现答案上的错误,因为学生缺乏认真运算的习惯。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运算的习惯。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目的好习惯。一些学生反映,自己在考试的时候感觉自己做的都对,但是试卷一下来发现自己错了好多,且很多自己都知道为什么错。这是因为在数学运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经常还没审清题、没有抓住题目重点、没有看到一些题目上设下的陷阱,就开始计算。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目解答时要至少看三遍,且在书写的过程中要认认真真,一笔一画,防止抄错符号、抄错数据的事情发生。其次,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估算、验算检查的习惯。有一些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检查一般都依赖“看”,但实际上看一遍很难发现自己到底哪里出错了,因此学生必须要二次动笔验算,并且在检查的时候就要将检查的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先检查题目抄对了吗?再检查计算过程对了吗?最后检查横竖得数写对了吗?这样的检查才是有效的检查。最后,教师应当在开展运算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会积累错题,并且积极主动地分析自己出错的原因。既要从心理和行为上改正,又要通过积累错题的方式强化自己的记忆,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算得准确、算得快速。

5.加强口算、估算定期训练活动

首先,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数学运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就必须定期开展口算、估算的训练活动,确保运算训练活动常规化。教师可以每一节课前的两分钟都进行计时运算小比赛,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答案的对照。这样能够在固定的每一天的数学课上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也能够通过小组比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跨班级的数学运算比赛活动,通过班级内竞争、班级间竞争的方式选举出运算新星,并且予以鼓励,这样能够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给学生参与数学运算学习的动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最后,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合作教学的关系,让家长注重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过去教师所布置的一些运算作业,一些学生经常会因为没有家长的监督而敷衍了事。但教师通过和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让家长每天花费五分钟陪伴学生进行数学运算作业的完成,通过上报学生的计算时长以及计算正确率于班级群中,双管齐下实现对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培养。

6.完善小学运算课堂学生运算能力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保障,它不仅能够弥补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学生数学运算时存在的问题,还能够通过有效的评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首先,教师应当保证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如每一天课前的小运算,教师在一天之内必须对学生的运算成绩进行批改和统计,并且根据学生的运算情况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才能够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当保证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有针对性,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某位学生虽然在完成运算作业时较慢,但正确率较高。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夸奖学生的正确率来促使学生提高运算速度,通过鼓励与强化的方式进行数学课堂的运算教学评价。最后,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运算进行评价时,除了关注学生的运算结果,还要设计学生的运算方法、学习态度等多个角度的评价,这样的数学课堂运算评价才更全面。

计算能力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是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项基础能力而存在的,其对学生数学学习以及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又细致的教学工作。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领悟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培养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与能力。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运算情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有趣的运算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