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堂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0-12-30 20:00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曹留犊中心小学杨金侠
亚太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习惯农村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曹留犊中心小学 杨金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他将教育作为培养一个人习惯的基地,可见教育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多么重要。学校是孩子的学习天地,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课堂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战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课堂的教育职能,通过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小学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其学习成绩与城市学校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差距。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必须注意这一情况,要把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查找其深层原因,探究改进的方法与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很多小学生都到城里上学,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虽然农村小学学生少,班容量普遍不大,其学习成绩和城市里的孩子们比起来,往往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农村的小学虽然在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方面比城市学校相对差一些,但教师同样是在严格按照教育规律教育引导学生,在一样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而城市里的孩子比较多,班容量也比较大,为什么城市里的孩子学习情况反而要比农村的孩子好呢?是教师的问题?是学校的问题?还是学生学习习惯的问题呢?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思考与研究。通过多年的实践分析,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环境方面的因素

目前,农村地区的一大现状就是留守儿童数量多。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与小孩,孩子的教育问题自然就落到了家中老人的肩上。农村老一辈的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即使是父母双方都在家,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不管是对孩子的文化教育还是行为习惯引导教育都难以实现。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接触到很多孩子的家长,他们把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看得非常重要,但是却苦于没有什么科学的方法,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的身上。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时候,往往会认真地对教师说:“老师啊,我们的孩子交给你了,我也不会教,你们好好地教育他吧。”家长的心愿是好的,但是他们的这种观念却是不正确的。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教育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他们却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没有担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责任。更有甚者恨不得所有的农村学校都改成寄宿制,把自己的孩子都放到学校里,孩子的生活、学习,一切都由教师来管,然后家长们可以放心地去做他们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发挥得微乎其微。农村的家长工作非常劳累,他们回家以后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所留的作业等,很少关心,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教师,至于孩子有怎样的学习习惯,他们也不了解。这种情况下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错误的,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二)农村学校教育的缺陷

首先,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之城镇地区的教育落后,应试教育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即使是目前全国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也没办法短时间内转变这一情况,大部分农村小学仍然以理论性教育为主,教师还是把“灌输式”教学当作主要的教学方式,以至于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殊不知,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引导。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条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多媒体走进了农村教室。但实际的情况是,农村学校缺少的不是多媒体,缺少的是懂得使用多媒体的教师。目前农村教师的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从教多年,虽然学历达标、工作经验丰富,但是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他们和孩子存在一定的代沟,在认知方面有差距;在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习惯方面,他们虽然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找不到科学的方法。还有一部分教师是农村学校新补充的年轻教师。因为比较年轻,这些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经验,所以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面仍然做得不够。因此,师资方面的缺乏成了农村小学生习惯培养的障碍和瓶颈。

二、探析农村小学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我们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必须认清现实情况,针对农村家庭的实际情况难以快速改变的现实,要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从课堂教学上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巧妙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著名的语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认为人所进行的实践探索活动首先是要有兴趣,兴趣之心能让人充满求知欲,从而主动去学习与探索,因此我们要注重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教学中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直观性强的例子辅助教学。如为了让学生将分数的大小分清楚,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两个苹果,课堂上分别将两个苹果切开,一个分成两半分给两个同学,一个分成四份分给四个同学,让同学们比较这几位同学所得苹果的大小。当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讨论后,让同学们发表看法,此时趁热打铁:同样的分母(一个苹果),分子大的(切块多的)分数小。这样形象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乐意加入其中,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另一方面是情境教学能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以后,教师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理解,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显得容易很多了。

(二)创新教学立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引导,还需要学生长时间的进行,反复强化的训练能让日常行为成为真正的行为习惯。行为是如此,意识活动也是如此。勤于思考是获取知识的力量源泉,人因为能够思考而富有智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避免“灌输式”教学中侧重知识输出而忽视获取的问题的出现,加大对学生思考习惯的培养。阅读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除了注重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外,还应当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先引导学生有正确的看书行为,如看书要先看目录,了解书的大概框架;其次是正确的看书方式,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看;然后是理解文意,抓住关键词。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有认知能力不足、好奇心比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教师需要选择画面感比较强、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的图书让学生阅读。

另外,习惯培养依赖于规律性的养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很多都是规律性的知识,这些规律性的知识需要学生主动去发现。如在学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时候,让学生找一找哪个符号是先出现的、哪个符号是后出现的;然后再看一看算式中是否有括号,有括号的话,先算括号里面的。学生经过反复练习,自己找到了规律,这个规律一旦被他们发现和应用,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三)拓展课堂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永无止境,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汲取养分才能更好地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应该从这个阶段开始。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或者父母的忽视,没有约束力的孩子容易养成懒散的习惯,对于学习没有太多计划性,所以为了能让学生将主动学习的习惯延伸至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探索。例如,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测量并记录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的角度、长度和宽度,如桌椅板凳、书本、盒子等。这样也有助于锻炼他们运用测量工具的能力。或者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见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愿意去主动思考解决疑惑与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能让他们有知识的获得感,其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提升。

(四)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开展学生习惯培养的研究

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很不到位。扎根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小学生学好数学,为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必须深入开展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平时可以订阅学生习惯培养方面的书籍、报纸,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在日常的数学课上,也要做好学生行为习惯的记录,从学生的行为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他们习惯之所以产生的规律,然后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都有尽量多的收获。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教师应不断加强学生习惯培养的学习与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断加以探索。好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不管是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还是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相信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必定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习惯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赞农村“五老”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