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研究

2020-12-30 20:00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新景乡新景学校李芳艳
亚太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课文文章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新景乡新景学校 李芳艳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语文课程,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思想道德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义务。

一、通过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教师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将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让小学生在情境当中学会体验和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音乐和情境当中身临其境地感悟,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与文章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提升学生的情感投入意识,让学生利用情感来对文章进行全方面的理解和把握,有效地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养成和提升,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树立科学的学习思维。例如,在学习《大江保卫战》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对于大体内容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真实的教学短片,使学生能够了解1998 年抗洪救援的真实场景,在视频当中直观地体验抗洪抢险的惊险场景,对人民子弟兵在国家危难时期,奋不顾身英勇救国的精神有所感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观看视频,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文章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二、适当开展情景演练,触动学生心灵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当中,可以借助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鲜明的对比和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文章使自身的心灵得到有效的升华。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烈士董存瑞和黄继光等的故事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扮演,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当中体会革命烈士面对危险时奋不顾身的高尚品质,提升学生在情景当中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也可以借助相关课文进行情景演练,让学生进行模仿,使学生在模仿过程当中,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性的理解和思考。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文章进行对话和交流,帮助学生在对话交流当中增强文章把握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对于学生进行亲身的示范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提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文章探究能力。

三、着重开展诚信教育

做人,讲诚信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师要使诚信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细节当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和人生理念。教师也要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当中促进学生的科学成长和发展。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工作时,要使学生能够重视诚信,并且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要借助文章进行诚信知识的渗透和引导。例如,当学生在学习《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围绕道德和诚信来进行讲解的,所以教师要使学生能够站在作者和父亲的角度思考文章人物的心理活动,思考如果作者放掉鲈鱼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教师利用问题以及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诚信这一理念的体验和感悟。教师要安排学生在学习完本篇文章后写一篇读后感,来讲解自己对于文章的看法以及诚信的重要性。教师通过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围绕诚信进行演讲,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诚信的感悟,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诚信理念。

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语文课堂包括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复习,课堂教学中又包括了多个方面的教学活动,如对作者的介绍、课文朗读、德育升华、人物分析、情境创设、课堂讨论、阅读指导等多个环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将其融入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进行渗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渗透于作者介绍之中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篇目的作者大多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思想,教师可以在对作者介绍的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石灰吟》时,教师在介绍作者的过程中,通过对于谦生平的分析,能够让学生体会于谦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坚贞的情操。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能够对此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像于谦一样爱国?经过讨论,学生们会认识到岳飞、文天祥、屈原、刘胡兰这样的人都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更好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二)渗透于课文朗读之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朗读的价值。通过对文章的朗读能够使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细细品味,从而感受作品中表达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同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石灰吟》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做到眼中有石灰之形、心中有石灰之情,这样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中所包含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的气节。

(三)渗透于德育升华之中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经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语文学习中的素材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熏陶,从而使学生养成崇高的道德与品质,达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负荆请罪》一文时,教师的引导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四)渗透于人物分析之中

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人物分析时,可以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孔繁森》时,通过孔繁森的事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共产党的好干部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也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此为榜样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学习,树立崇高的精神品质。

(五)渗透于情境创设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语文知识,体会语文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刻情感,可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深入体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多媒体创设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在实践和感知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亲身体验文章人物的思想情感和高尚情操,进一步受到良好的熏陶。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时,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卢沟桥事变的珍贵历史视频,通过形象的视频展现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愤慨的情绪,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更加热爱祖国,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渗透于课堂讨论之中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能够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更好地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同时,在课堂讨论之中,学生能够针对教师创设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从而促进自身认知水平的提升。通过深入探讨,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觉悟和辨别能力。通过教师对学生讨论主题的发散,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而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钱学森》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导学卡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汇报自己在课前的预习成果,并让学生思考大家最想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在总结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钱学森的卓越贡献体现在哪里?哪些事件表现出来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深刻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品质。

(七)渗透于阅读指导之中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能够更好地感受文本所包含的情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能通过阅读获取需要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所包含的爱国敬业、自由民主、和谐公正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更加深入的感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影响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远大的学习理想。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教师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细读4—6 自然段,用划线的方法表现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的细节,让学生结合这些细节分享,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哪些细节让自己动容,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感受到詹天佑的崇高品质。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得出,小学语文是进行语文文化以及知识传播的重要学科,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语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课后积极踊跃地探索悠久历史与文化,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注意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价值观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