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 高亚东
我国一直是文明礼仪之邦,千百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熏陶着每一位中国人,使其形成高尚道德与优秀意志品质,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为人处世。小学是学生思维智力、思想价值观念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而将德育作为小学班级管理的基点具有重要意义。以德育引导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能促进学生道德素质提高,还有利于促进和谐、友爱班级的形成。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生长期,性格差异大,德育工作也很难开展。如因为认知水平较低,生活、学习经验有限,小学生普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自制力较差。在学习中不容易集中精神,在班级中不容易安静。一些学生还喜欢影响别人,常大声吵闹或是搞些恶作剧,导致其他同学无法正常学习等。总的来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较为复杂与困难。
除学生因素外,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与学生沟通不足,德育工作不够连贯等。在开展相关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时,很多班主任只注重学生的外在表现,但却忽视了学生心理需求,未能充分把握学生情感、思想变化,导致班级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可以说,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德育理念不够充实、德育不够充分等问题。部分班主任比较关注班级纪律以及学生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工作,使班级管理工作不够理想,学生学习发展受到阻碍。
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德育工作的推进均需要有一套安全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做保障,做引领。为此,在推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实际,着眼于班级德育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这种对规章制度进行硬性、具体的规定,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树立一个正面标杆。利用具体的制度与规则增强学生守则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能明白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违规违纪的,从而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自觉规范、约束自身行为,达到德育目的。
首先,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当遵循以生为本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考虑学生内在、外在需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科学制订班级管理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准确落实班级管理工作,从而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在决定相关决策、制订相应方案时,首先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并最大化地征求学生意见,科学把握班级管理与德育的度,保证学生自尊心、自信心不受影响。其次是要树立责任意识。作为小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教育者,班主任应当保证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要重视教学,要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是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能协调各方,将班主任德育工作与学校工作、家长工作、社会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德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渗透。
小学是学生知识、思维、能力、品德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德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不能轻视学生,也不能轻视德育工作,必须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秉承专业、严谨的态度不断学习与掌握和道德培育有关的知识理念,提升自身教育管理水平,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此外,学科教育、班级管理、德育等工作与心理教育紧密相关,因而小学班主任还需在平时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深度钻研教育与管理艺术,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提升班级管理的专业性、有效性。最后,班级管理能力、德育能力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要能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促进自身德育能力提升,从而推动班级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德育是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能树立德育理念,并根据具体工作需求不断加强德育理论知识学习,采取有效措施将班级管理与德育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小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