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0-12-29 11:58董一霏赵静源王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董一霏 赵静源 王佳

[摘 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推高职院校持续发展,并为企业储备人才。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校企双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方式单一等,不利于提升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校企双方合作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2.10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2-0-02

0     引 言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一方面,企业需要高质量、可以快速上岗的人才;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但实践技能强、可以随时上岗且符合要求的人才较少,这加剧了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开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增强人才的应用能力,使人才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解决人才供需矛盾。但是传统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实现全面协调,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摒弃落后的观念,融入新的元素,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不足,简单认为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优先录用条件,而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训场地,学校按部就班地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习即可,并没有考虑校企合作在人才综合技能、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双方之间的合作流于形式,企业难以真正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在企业中也难以接触到实质业务,难以掌握核心技能,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无法全面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

1.2   缺乏科学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时,往往没有征集企业的意见,企业不能及时参与到人才培养体系制定过程中,而高职院校不能全面掌握企业运行情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等,所以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并不相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难以满足企业需要。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设定课程体系时思维陈旧,长期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内容,没有结合新时代企业的现实发展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企业无法参与具体课程体系的制定,导致学生学到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发展不相符,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1.3   校企合作方式单一

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是学校定期为企业输送实习生,学生可以在企业中从事相关工作,锻炼实践技能,而在学生毕业之后企业可以优先录用人才。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校企合作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中,既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也难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虽然在新时代诞生了其他多种校企合作方式,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尝试,依然面临校企合作方式单一的问题。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2.1   有助于深化校企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校企合作要求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深度融合,双方共同培养人才,最终达到提高人才综合技能、专业水平的目的,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校企双方的有效沟通与联系。在“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双方加大了合作力度,双方可以借助互联网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商议合作事项或者交换意见、随时进行沟通等,以更好地凸显人才培养效果。换句话说,互联网拉近了校企之间的距离,推动了双方融合,提高了校企双方的沟通频率,为双方共同培养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有助于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

第一,有效实施“互联网+”校企联合招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各单位数据共享,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统计历年考生报名、学籍变动以及成绩等信息,并根据企业对人才能力结构、专业结构、规模等有关要求的数据信息,制定招生结构、确定招生规模、合理设置专业等。第二,“互联网+”校企共建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使教师双向挂职,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比如,高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可以借助微信平台、QQ等实现有效沟通与联系,及时传递新知识。第三,“互联网+”校企协同教学。校企可以借助互联网构建远程互动课堂、共建在线学习资源、对定岗实习进行动态管理等,为学生更好地参与实践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第四,“互联网+”校企合作就业。借助互联网整合高校以及企业的数据、资源等,设置对应的专业岗位体验库,使人才在虚拟的职业情境中更好地感受职场氛围,使学生在教练的引领下在线进行职业体验,并形成职业评价报告,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职业规划。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筛选企业,深入了解意向企业,或者投递简历,而企业则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出录用决定或者面试决定。

3     “互聯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措施

3.1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想要有效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对教育的引领作用,把握“互联网+”驱动人才的培养理念,不断推动自身人才培养从粗放型、浅层次向精细型、深层次变革。同时,还要正确认识“互联网+”校企合作并非是对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摒弃,也不是对其的完全颠覆,而是要在科学运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该模式进行变革,以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共享、創新、合作理念运用,不断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在人才培养中引入校企共建虚拟工厂、校企共建实训课堂等,进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2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最终成果,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双方应积极协商,共同建设人才培养体系。通常来看,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等,双方应详细商讨每一个合作细节,确保制定的人才培养体系既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又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同时,还要借助互联网实现校企协同教学创新,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如校企共建一体化教室,打造远程数字传输课堂,使企业生产过程与学校教师授课全面融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直观感受真实的企业工厂环境,接受师傅的指导等。此外,还要加强在线资源库建设,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录制教学视频,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践项目案例资源。这些都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3.3   采用多元化校企合作方式

校企合作属于综合性的工作,涵盖了很多细节性内容,同时因形式不固定,企业和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作方式。这要求双方做好协调工作,有效创新合作方式,比如,可以在运用“传统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尝试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双方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详细沟通,全流程设计相关人才培养方式,确定合作细节,实现深入沟通与交流。如在运用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过程中,双方可以借助互联网对企业流程、学校教学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及时找出教学的空闲时间以及企业师傅工作的空隙,引导学生到企业中参与实践。而在运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发送订单内容、确定合作事项等,进而推动校企合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结 语

现阶段,校企双方不仅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还可以详细设定合作内容,提升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实现“互联网+”校企协同教学、“互联网+”校企共建师资队伍等。因此,校企双方应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传统的合作模式,引入新的元素,为有力开展合作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建峰.浅谈“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32-33.

[2]刘君.“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172-176.

[3]刘海微,李红梅.“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记录材料,2017(8):129-130.

[4]韦佳.“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54-57.

[5]解云霞.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7(7):167-16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