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亮,祝君,崔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江苏宿迁 223600)
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是一种以肩部、手腕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同时伴手部水肿、皮肤温度增高等症状,即使肿胀消失,肌肉也会继发萎缩、挛缩。 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大都认为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关,另外同过度牵拉、手意外伤等因素也有一定关联。 肩手综合征作为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在卒中后1~3个月高发,因起病急骤, 又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疾病症状与运动障碍,所以备受临床重视[1]。该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 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浮针配合PNF 技术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选取沭阳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1 期患者30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脑梗死9例,脑出血6例,男10例,女5例,年龄48~78 岁,平均年龄62.8 岁,病程25~110 d,平均病程58.5 d;对照组15例,脑梗死10例,脑出血5例,男9例,女6例,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61.7 岁,病程29~108 d,平均病程58.8 d。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以及《神经康复学》的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经CT、MRI 等临床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脑出血疾病,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稳定,配合治疗者;符合《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的肩手综合征1 期的临床表现[2];无合并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标准:因失语致沟通障碍者;有严重智障、精神病患者;糖尿病、营养不良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由其它原因导致的肩手部疾病,例如颈椎病、肩周炎等;长期服用(接受)其它药物(治疗)及无法判断疗效的患者。
1.3.1 对照组
指导患者正确体位摆放,避免腕屈曲,参照《实用PNF 治疗》[3],采取患侧肩胛带、患侧上肢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训练[4-5]。 具体方法如下[6]:(1)①肩胛带前伸:健侧卧位下,膝、髋关节呈90°屈曲状,头部、颈部保持居中,操作者一手扶握上肢、促使肩关节外旋,另一手则顺着肩胛骨内侧位置,尽可能辅助肩胛骨向鼻尖处做朝上、朝前被动运动;②肩胛带后缩:辅助肩胛骨朝着下段胸椎做朝后、朝下移动;③肩胛带前缩朝对侧髋嵴做朝上、朝后的耸肩动作。 (2)①上肢单侧D2屈模式:选择仰卧体位,操作者握住患者手背、手指置于桡侧,大拇指在尺侧缘处施加一定力度,辅助患者患肢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和外旋;②上肢双侧D2伸屈模式:视患者耐受选择仰卧/侧卧体位,训练Bobath 握手,主要以健侧的上肢带动患侧,从单一患侧上肢的伸展、内收与内旋,慢慢过渡到双上肢的屈曲、外展和外旋。 每一环节进行10 组, 以6 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见间隔1 d,进行5个疗程的治疗。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浮针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根据筋膜触发点的位置选取针刺位置,最佳点定位在距痛点6~10 cm 处,进针位置与病痛处间应无关节,选择有效血管,避开瘢痕、破损处,常规消毒后进针。手法:双手配合,斜持针管,针刺方向由远及近对准病灶, 与皮肤构成15°~25°角,快速针刺、略至肌层停止,松手,右手轻提针身,使之脱离肌层到皮下,然后放倒针身、运针;运针时,右手顺着皮下朝前推,同时稍提针尖、以免深入肌层,以皮肤线状隆起、患者无痛感为宜。 针刺深度为2.5~3cm,运针完毕后进行扇形扫散。 留针时间为24 h,期间注意不要碰水,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出针时,先以左手的拇指、食指轻轻按压针孔四周皮肤,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针的底座,不做任何提、转动作,慢慢把针移到皮下,起出后皮肤常规消毒、按揉。 每次操作取1~2针,隔日1 次,3 次为1个疗程。
(1)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手部疼痛情况,分值越高,疼痛越重。 (2)使用FMA(改良Fugl-Meyer 量表)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 (3)观察治疗效果[7]:显效:关节无疼痛及水肿,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正常,肌肉无萎缩;有效:关节轻度疼痛及水肿,活动障碍较轻,肌肉无显著萎缩;无效:不符合以上任何标准。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手部疼痛度、上肢运动功能皆有改善,治疗组患者手部疼痛度更轻、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FMA、VA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FMA、VAS 评分比较[(±s),分]
注:和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FMA治疗前 治疗后VAS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n=15)对照组(n=15)t 值P 值22.3±1.421.1±1.22.910>0.05(34.6±2.1)*(28.3±1.7)*10.428<0.057.3±0.66.9±0.52.290>0.05(2.5±0.3)*(3.5±0.4)*8.944<0.05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其致残率在我国居于首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卒中患者经过急性期治疗后常残存各种功能障碍,约有12.5%的患者合并肩手综合征。 目前,临床对于肩手综合征的认识相对缺乏,多认为其与交感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肩关节半脱位、 患肢过度牵拉、 腕关节/手意外伤害等因素相关,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1)随着运动的减少及营养障碍等,使得局部肌肉变性、纤维化,更加难以逆转;(2)局部关节的解剖关系异常,不断碰创、损伤,使得修复难以完成;(3)慢性疼痛可能在中枢形成兴奋灶,难以根除。因此,早期处理肩手综合征非常必要。
中医将肩手综合征归于“中风”“痹症”范畴,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症,病之本在于肝肾亏虚、气血双亏,病之标在于痰湿内停、气滞血瘀。浮针疗法是祖国传统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指进于皮下、但不刺入肌层的方法,选择病痛四周皮肤为进针点,予以针对性治疗,可将治疗效果充分发挥。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处是获得浮针治疗效果的物质基础,因肩手疼痛时,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晶体空间结构异常,浮针的进针、扫散会对组织施以压电的效用, 改变病痛组织的病理状态,随之止痛。《素向·皮部论》中云:“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可见十二经脉功能的活动情况,直接反映在体表十二皮部。《灵枢·官针》提到九刺中的毛刺“刺浮痹皮肤”, 与浮针相似;“凡刺有十二节, 以应十二经”,也说明了直针刺与浮刺都是浅表进针。浮针除了纳入传统中医技术优势外, 还基于现代医学进行结合、改良,特别是结合了现代针刺的研究成果,明确其是一种有效应用在疼痛四周皮肤行浅筋膜针刺治疗的手段。
PNF 技术是遵循人类生活中常见的动作组,借以刺激本体感受器,使患者神经肌肉系统得到训练和刺激的一种治疗手段。 该研究中,使用PNF 技术对患者患侧单上肢、双上肢加以被动运动训练,结合上肢、肩胛肢体运动, 促进上肢肌群主动活动功能的恢复,并逐渐通过有节律性的训练,恢复患者对自身肢体的支配,继而纠正肩胛骨的位置,恢复肩关节的“锁定机制”[6,8],达到促进肌肉放松、加强肢体耐力、缓解疾病疼痛、提高运动能力等效果[9]。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采用浮针联合PNF技术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AS、FMA 评分分别为(2.5±0.3)分和(34.6±2.1)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浮针联合PNF 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及手部水肿,为康复训练打下基础,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NF 技术治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