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2020-12-29 21:04:55刘东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医学

刘东平

(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云南 临沧 677000)

医学检验中的实验课程是中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实验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研究疾病的发生、预防、康复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为后一阶段的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内容信息量大,操作精密复杂,学生易感枯燥。因此,构建考核与评价体系,强化“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是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五年一贯制5个年级的学生120人,任课教师及实验员7人。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2)问卷调查法;(3)数据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特点

五年一贯制学生只进行了初中阶段课程的学习,而高中阶段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实验类课程完全没有系统化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不足、自主管理能力偏弱。另外,实验类课程具有动手操作性强、术语多、仪器使用系统复杂等特点,从而使学生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难以消化所学的内容。但是,五年一贯制学生思维活跃,对知识接受较快[1]。因此,要想五年一贯学生更好地学习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类课程,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且应该结合五年制学生的身心规律来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而且实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2.2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面临的困境

2.2.1 学生自身因素 五年制一贯制学生合作意识薄弱,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习自觉性较差,严重浪费了教师的授课时间。另外,个别学生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蒙混过关。

2.2.2 实验员及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完整 实验员及教师的学历和知识储备情况要与综合实验课程相匹配。医学检验的实验课需要向学生展示完整的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其课程特点具有严谨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能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整合与相互渗透。承担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验员学历参差不齐,他们只重视实验操作步骤,而没有将原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2-3]。这就会导致学生只懂得类似机器一般的操作,而不懂得其中的原理,使知识的传授具有片面性。

2.2.3 课程设置比例 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绝大多数都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目前课程比例的设置基本是根据本校教学条件,而不是由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来设定,这样势必会影响课程的比例分配,从而造成实践和理论脱节的现象。

2.2.4 仪器设备更新慢 仪器设备更新快慢直接影响着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多数卫生学校都存在由于各种原因仪器设备更新缓慢的问题,他们没有与对口医院目前使用的仪器设备相匹配,这就造成学生在学校使用老设备掌握的试验技能,到医院或医疗机构后不能够完全运用。

2.3 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2.3.1 设计课程结构优化的教学资源、创新性编写教材 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结构要根据教学大纲构建,在制定教学大纲时首先要考虑本校的教学资源、实验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来完成实验课程。另外,学校尝试创新自编教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使其在授课过程更能得心应手,而且能节省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2.3.2 科学性地更新实验设备或与实习单位联办教学实践课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尤为显著,学校实验室的设备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实验设备和数据的更新越来越快,对学校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可以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逐年更新实验设备,也可以利用实习单位的资源开展联合教学。例如,实验课程可以在实习单位或者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授课,这样既可以节省学校的教学成本,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课的乐趣。

2.3.3 重新构建考核和评价体系 时代在更新,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应该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有竞争力。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课程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其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就应按照实验课的标准进行,而不是千篇一律地采用闭卷考核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50%)+终结性评价(50%)相结合的方法,至于比例如何选择还是要看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4 实施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实践类教学课程改革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实验改革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进行论证。教学改革要符合以下几个指标:师生是否需要、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领导及教研组是否支持、成本及教学效果是否科学。如果这4个方面均能达标,在一定程度上均有助于教学。

2.4.1 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五年一贯制学生对医学检验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学生对实验类的课程掌握不够理想,据统计仅有30%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剩余的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过程,更不用说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数据分析。其次,学校实验室设备和实验员人数有限,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核心检验实验课程只能排队等候。最后,只有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4.2 学校领导与教研室的支持力度 在实施实验课程改革之前,针对改革的方案进行合理调研。目前学校领导的支持率在90%以上,教研室的支持率更高达95%。以上数据说明,学校领导和教研室对于实验课程的改革是非常支持的。

2.4.3 实施教学改革的成本分析 实施五年一贯制教学实验改革的关键就是成本问题。在本次教改过程中,其成本小,学校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新实验设备。其他改革方案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本次教改的效果良好。

2.4.4 实施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五年一贯制实验课程改革的成效可以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两个指标进行论证。首先,实施教改后教师的科研能力等都比以往有很大改观。其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加强,过程性评价的增加会大大减少学生对期末闭卷考试的恐惧。另外,在实习单位或校企合作单位开设实验课程,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对于医学检验实验类课程掌握的标准是“实用性、够用性”为主,只要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所提高,其改革还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3 讨论

(1)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从学生需求和教学资源来看是可行的、必要的。(2)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在节约教学成本的基础上得到学校领导和教研室的支持,教学效果良好。(3)五年一贯制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兼顾了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利益,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医学、生命科学类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