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孟庆春
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是近年新兴护理模式,通过设定阶段性安全目标,促使患者为达到目标而做出努力[1]。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旨在探究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0例,根据建档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8.96±4.11)岁;孕周21~36周,平均(28.46±3.25)周。对照组:年龄19~39岁,平均(28.10±4.36)岁;孕周21~38周,平均(28.96±3.33)周。两组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产科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给予饮食干预,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量;口头宣教,嘱咐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沟通,积极心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展开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1)基本方式:孕21+1~26周者,7d为1个安全目标期;孕27+1~32周者,5d为1个安全目标期;孕32周以上者,3d为1个安全目标期;赋予其适宜安全目标期待值,鼓励并督导患者完成保胎目标,顺利度过保胎目标时做出喜悦分享;(2)干预内容:①强化依从意识:告知患者阶段性遵医可显著提升达到安全目标可能性,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安全目标自我管理;②合理调整期望值:治疗过程中,根据母婴情况,合理调整患者期望值,避免偏离实际,降低剧烈情绪波动,减轻对母婴安全影响;③理性面对期望值波动:加强与患者沟通,掌握其心理变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对目标波动形成理性认同和正确认知;④强化家庭支持: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促使家属认识到其行为态度对患者安全目标的影响,引导家属表现出积极正能量,增强患者安全感,两组均干预至妊娠结束。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共25个项目,每项0~4分,共100分,评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好;②两组母婴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1 心理状态 干预前观察组CDRISC评分(45.19±6.78)分与对照组(46.11±6.12)分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评分(83.24±4.30)分高于对照组(73.21±5.12)分(P<0.05)。
2.2 母婴结局 观察组早产率11.11%、胎盘早剥率2.22%、产后出血发生率2.22%、新生儿窒息率2.22%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5.56%、20.00%、17.78%、13.33%,差异显著(P<0.05)。
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子痫前期患者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2]。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是通过制定阶段性安全目标,促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的一项干预措施,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中,以维护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安全为前提,根据不同阶段制定安全目标,促使患者遵从医嘱、积极完成配合任务,并注重目标合理动态可调性,与患者病情波动形成良好匹配,有助于维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此外,在整个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过程中,通过目标制定不断推动患者向既定目标努力,进一步达到延长孕周,降低被迫早期终止妊娠风险,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可减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母婴结局。
综上所述,安全目标阶段性赋予法有助于减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