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丁文,朱 丹,周 晋,彭丽洁,张 锋,张亮亮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肛肠科,四川 成都 610072;2.四川省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 成都 610021)
马蹄铁形肛周脓肿发病急骤,进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而马蹄铁形肛周脓肿临床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后期治疗时间长,或继发高位肛瘘,需再次甚至多次手术治疗。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用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治疗马蹄铁形肛周脓肿78例,均一次性愈合,随访半年无复发,报道如下。
78例中,男62例,女16例;年龄20~68岁,平均44.6岁;病程2~18天,平均6.7天。WBC11.8~32.4×109/L,CRP8.5~246.5mg/L。合并糖尿病47例,最高随机血糖28.1mmol/L。
患者取截石位,静脉全麻,于6点位距离肛门缘2cm做一6~8cm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并以弯钳或食指探入切口,分离各脓腔,使脓液充分放出。再于4、8点位距肛门缘2cm处各做一4~6cm放射状切口,若脓腔范围较广,波及前侧分别于2、10点位再做放射状切口,长度3~5cm,根据波及范围而确定。切开6点位切口近端至齿线之间的皮肤,内口予以橡皮筋做挂线处理。再于两相邻切口之间予以橡皮条挂浮线处理,然后予稀释双氧水、生理盐水先后冲洗脓腔。术后予紫草油纱条换药,若分泌物较多可加用稀释双氧水或甲硝唑冲洗伤口。分泌物明显减少时拆除浮线(橡皮条),7~10天;内口挂线(橡皮筋)除特殊要求外,一般(9±2)天脱落。
78例内口均明确在6点位,行手术治疗后均一次性愈合。后期随访半年无遗留肛瘘及复发脓肿,并且无明显排气、排便异常。
肛周脓肿又称为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脓肿,发病率约为3%,占肛肠疾病的7%~26%,常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居多,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6倍[1-2]。
马蹄铁形肛周脓肿属于高位肛周脓肿,目前针对高位脓肿,大多建议先行切开引流,减轻症状,待2~3个月后形成肛瘘再行二期手术[3-4]。既往也常采用弧形切口,该方式引流通畅,脓腔清理彻底,但切口易塌陷,引起切口对合不佳及肛门变形,从而损伤肛门功能。
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的切口起点距离肛门缘1.5~2cm,能避开肛门括约肌,主引流口为后侧6点位切口,切口向下、向后纵向切开肛尾韧带,向上缓慢切开的为纤维化的肛直环,避免了横断肛尾韧带,保留了肛门肌肉的完整性,最大可能的保留了肛门功能[5]。橡皮筋主要起慢性切割作用,一般要求(9±2)天脱落,若挂的太紧,则切割过快,周围组织粘连不充分,可能损伤肛门功能,造成肛门失禁;若挂的太松,切割作用过弱,延缓伤口愈合,后期紧线也增加患者痛苦[6]。橡皮条作为浮线具有引流、标记的作用,能使坏死组织、分泌物充分引流,可避免或减少术后反复清创,并能够标记切口,指引换药,橡皮条做浮线引流,不切断切口之间的皮肤,能够充分保留皮桥。
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引流术能一次性治愈马蹄铁形肛周脓肿,避免二次手术,缩短治疗时间,手术对肛门括约肌手术小,能够充分保护肛门功能,避免术后肛门排气、排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