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进
摘要:2020年寒假延期,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一时间,各种网络平台开始了抢生大战,最先开始免费网络课堂的是一些商业网站,后面很快引发了其他网络资源的跟进,各种针对学生的网站、APP、公众号、自建群等相继爆发。网络教育市场的风生水起带动了线下资源向线上资源的迁移,这种迁移不是简单的内容与形式的迁移,而是体现了一种教育模式的变革。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需要教师、学生、平台、制度等的变化和适应,创新性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校内;传统课堂;网络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5-0022-04
在2019年及以前,国家出台的关于在线教育的规章文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线上教育资源的法规体系,更多的是一些指导意见,如《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教发〔2019〕11号文件等。同时,国家的教育规划中关于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建设还未见最终成效。要完成“停课不停学”,需要我们提前把“互联网+教育”的后续计划提前。当下,大学、中小学依靠自身和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线上教学,资源和技术较好的学校,通过自己的网络平台,把校内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转移到线上;资源和技术较弱的学校,则通过商业在线平台迁移教学内容。网络课堂按交互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录播型和直播型,这对大部分在校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从软件操作到硬件设备,再到授课形式都需要适应和熟悉。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如何更好地把学校传统课堂转化为网络课堂,以及网络课堂后续的建设和再利用。
一、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移的条件
把校内传统课堂转移到网络课堂,需要教师、学生、方法和载体逐一做出调正,从学校教室到线上平台,变化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相应的制度等。
(一)平台的建设或利用
校内传统课堂以教室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当载体变为网络时,虚拟平台的建设就成为必要的条件,从软件到服务器,以及网络流量等均需要投入。当下一些重点大学有技术和资金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中小学学校如果要进行大规模的课堂数字化则只能利用商业网络平台来进行。如2020年寒假,微信的企业号支持教师在班级群聊中发起“群直播”,学生通过微信直接收看上课,不用再安装其他额外的APP;钉钉APP开设的“在家上课”,并紧急扩容服务器,以应对巨大的流量冲击。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网络课堂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教育部早在2018年就启动了旨在平衡教育资源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升级,网络的覆盖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虚拟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利用应是接下来需要着重开展的工作。
(二)技术保障
校内传统课堂的教学技术以教师个人的表述能力、经验为支撑,用黑板、粉笔就可以完成一节课。网络课堂则需要学校教师熟悉对应的软件操作,如摄像头的设置、音频的截取合成、格式的转换等各种技术。学校教师网络课堂的直播或录播,不同于网红的直播和录播,网红为了追求效果和流量,会组成分工明确的团队来进行操作,内容、技术是分开的。而学校教师针对的是自己网络课堂中的有限学生,学校不会为每一个教师个人组建团队来上一节网络课。典型的做法是学校指定一款软件,让熟悉该软件操作的教师指导其他老师使用,具体的技术操作还是由教师个人来完成。对软件使用技术的熟悉是保证学校教师完成网络课堂的必要条件。
(三)呈现内容的变化
校内传统课堂,教师利用黑板、白板等多媒体组合,可以呈现出具体抽象的内容,尤其对于一些实验、实践类课程,面对面、直观的教学效果较好。网络课堂,局限于呈现方式,学生以视听为主,一些实践类课程只能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已有的结果,所以呈现内容的变化是制约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的内在因素。
(四)教学方式的变化
校内传统课堂注重创建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网络课堂,教师营造的教学界面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学生需要主动构建知识的學习意义。同样是讲述和展示校内传统课堂教学时,教师能参照的学生反馈信息更多,网络课堂则相对较少,反映到教学操作中就是前者能及时调整节奏和方式,后者比较滞后。这说明,教学方式的变化是教师和学生需要适应的地方。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校内传统课堂上,学生学习时,上有教师督导,旁有同学示范,整个学习场景规范森严。网络课堂上的学生,以活跃度为指标显示自己的存在,靠自律完成学习进度,个体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多。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是校内传统课堂成功转向网络课堂的重要条件。
(六)教学秩序的变化
学生在学校学习,班级纪律、课堂秩序是约定俗成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成熟完善的,这种制度可以迁移到所有的校内传统课堂,因为学生群体和教师相对固定,不会出现脱节。网络课堂的秩序建设一直是一个空白,除了课程的时间,其他可以控制的因素较少,一节网络课堂中的学生群体是不断变化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坐在屏幕前的学生的状态如何,先前建立的秩序是否适合当下。网络课堂中学生的流动性使课堂制度建设依赖于使用者的自律,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亦趋向于个性化。
二、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时存在的问题
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有均衡教育资源的目的,也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成分,需要持久进行下去。目前,有以下问题需要思考。
(一)流量
2020年线上教学大规模出现,有很大一个因素是商业网站的免费开放,教师和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大规模的客户涌入,对于网站是一个挑战。网络课堂的流畅度是学生体验的重要指标,同一个端口,学生在同一时间进入,势必影响观感。另外,流量是与资金相联的,商业网站的免费政策结束后,如何维持现有网络课堂的流量规模不下滑是一个问题。非商业的学校自建网站,针对的群体是特定范围内的师生,流量相对来说较为平稳。
(二)组织与管理
大规模的课堂转移对于学校来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在组织和管理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已经出现的问题是管理者对网络课堂的形式停留在校内传统课堂上,比如还在以签到、成绩等为准则要求师生,而不是以开放的原则运行。校内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运行环境决定了各自的组织和管理特点,前者集中、封闭,后者分散、开放。对于网络课堂的组织和管理,还需要继续探索。
(三)学生作息与健康
网络课堂的学习可以是碎片化的组成,时间不能按校内传统课堂的标准计算。学生在电脑面前,受影响最大的是视力,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疲劳引发的不适最让人苦恼,现在还没有有效的技术解决这个问题。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会对学生的作息习惯产生影响。
(四)教师的工作量
相比校内传统课堂的备课、上课、作业,学校教师的网络课堂多了自己“制作、上传”的工作,这需要教师额外付出时间,增加了工作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络课堂教师不能主动参与的一个原因。
(五)网络环境的不可控
网络课堂运行的虚拟环境,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一些恶意软件的侵扰,这是普通教师无法处理的,学生面对的课堂界面,会有很多广告元素。商业网站的盈利主要在广告,广告的链接界面是干扰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元素。
(六)资源建设的重复
校内传统课堂因为班级容量和教学时间的原因,学生分班、教师分组来进行教学。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的时候,这個制约因素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化解,如果还是所有的科任教师不分优劣同讲一节课,那就是资源建设上的重复和浪费。
(七)资源审核的主体不一
对校内传统课堂资源的审核,学校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比如教案、上课过程、上课效果等,而且能针对教师的特点提出改进意见。网络课堂资源的审核,除了学校团队还有网络督查等职能部门,大家用的标准不一样,比如一位讲生理课的教师,学校团队认为课程内容可以,但网络督查部门认为涉及敏感词汇和图片,不予通过,这是审核主体不一造成的结果。
(八)丰富网络资源下的有效选择
校内传统课堂,学生对课程资源的选择权几乎为零,即便是执行“走班制”的学校,学生仍不能有太多的选择。网络课堂恰恰相反,海量的资源使学生无从辨别,只能通过不断体验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这是一种以时间成本换取可行结果的做法,暂时还没有更好地选择。
三、基于问题的思考
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的转化应该是优势教育资源的组合与提升,不是简单地迁移。从制度到学生需要,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一)对社会商业网络平台的利用
教育的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校内教育如何有效利用校外社会资源进行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是一个资源综合调配的社会问题。关于网络平台,有很多商业公司开发了APP,从制度植入到学习安排,有很多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教育部2019年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就治理校园APP乱象的工作单列一条,提出教育部将与网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治理校园APP乱象。同时研究制定规范校园APP管理的意见,规范第三方校园APP的引入和自主开发校园APP的建设,探索建立规范校园APP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移动互联网有序健康发展。可见利用好社会资源,政府的引导起到关键的作用。各个省市随后相继出台了适合本地情况的法规,对社会商业资源采取引导合作的原则,开发适合学校自身的平台。现在校园内的APP留存下来的都是大型网络公司开发出来的成熟产品,中小型网络公司只能活跃在外围。这种垄断趋向是社会资源竞争导致的,学校的可选择性在减少,但可靠性和适应性在增强。
(二)校内优势资源的分配
校内传统课堂对教学进行组队制度,每一组都有经验丰富的老师,也有年轻活泼的新人,转化成网络课堂不能搞一刀切,需要打乱原有的配属,集合各自的优势创建课堂。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着力打造教案,年轻适应力强的教师可以出镜或后台制作,要改变单打独斗的模式,使优势资源发挥功效。
(三)制度建设
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需要学校建立相应的制度去支撑运转,制度要体现劳有所得、优有所奖的原则,要实现常规化运行,定期输出,这样才能形成规模化,真正对课堂教育起到有益补充。
(四)教师、学生的需要
任何教育形式都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进行建设。校内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转化中,学生的需要是什么。除了查漏补缺,复习、预习重点难点外,减少学业压力,灵活转化学习模式应该是更深层次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这种转化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是拓展教育的途径,进行精准教育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