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雨润
【摘 要】新冠疫情的发生,对中国及至世界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章从企业、社会保障、消费、经济发展、宏观调控、外贸六个方面阐述分析了本次疫情造成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冠疫情;经济影响;对策分析
2019年年底,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国突然发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目前,虽然国内疫情经过严防严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但是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不容小觑,而且国外的疫情持续蔓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在疫情发生的几个月里,中国经济受到重大考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层面
疫情对不同的地区和行业的企业影响是不同的,如餐饮、旅游、娱乐业等行业受到冲击,而医药医疗、在线产业等行业受益,但总体来说,经济都要承受下行的趋势。企业作为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目标,面对销售市场出现萎缩,复产复工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开工不足是较为普遍现象,从而使的营业收入明显减少、运营成本增加、盈利全面下滑,于是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导致投资行为减少,用工减少,创新行为不足,这其中中小企业尤其明显。
二、社会保障方面
疫情首先使得全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受到考验,这期间,大量的医疗患者进入医院进行治疗护理,产生巨额的医疗费用需要医保体系和个人进行承担。企业的开工复产率低,运营成本增大,目标利润降低,从而导致社会保险资金滞纳或断交,劳动者失业率提高,收入减少或中断,难以承担医疗支出和生活成本支出,社会救助群体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影响社会的稳定,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从政治、经济因素妨碍社会保障的稳定、调节、促进发展和互助功能,这点从美国最近这半年出现严重的社会动荡不安可见一斑,而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冠疫情自发生以来,中国充分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加大政府财政支出,建立全民疫情防控体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应对策略。
三、消费方面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整体上升的因素之一,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处于较低水平。疫情的发生更使消费领域受损严重,如影视消费、酒店住宿和餐饮消费。由于经济发展活动往往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和聚集,为了防止疫情的大范围扩散,绝大部分地区都出台了限制人员流动、聚集的措施,在严格的社区管控情况下,除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外,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接近处于半停摆的状态。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一循环中,任何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减缓甚至堵塞循环,使整个经济循环运动失灵,而消费是改进和完善这一循环的指示器,它是承上启下,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要素。经济活动的减少使消费收入减少,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为一部分行业收入的减少,居民和企业消费、投资的能力会受到限制,还会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影响。这就是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居民消费减弱,主要是合理消费水平降低,常常只维持基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最低消费水平,严重影响了需求导向型市场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中国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和相对较多的增长速度,消费的潜力始终存在,所以疫情期间,消费的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四、经济发展方面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疫情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下行压力,但是由于中国具有的雄厚经济基础和显著制度优势,对国民经济中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影响不是太大,因为它们一直在正常运行,而且体量很大,保持了经济数量的增长,稳定了经济结构和较好的经济质量,有力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素质。
五、宏观调控方面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日益完善,建立健全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宏观调控总体要求是充分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又要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努力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疫情的突发是考验我国政府的危机应对能力,并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宏观调控仍将面临疫情严峻考验,它要求政府出台一系列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防范风险,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
六、外贸方面
外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一直以来,占我国的GD P比重都达到三分之一,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尽管国内疫情较早地得到控制,但受疫情全球蔓延以及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影响,外贸形势仍然面临重重压力。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下降了3.2%,但6月份已经开始回暖,释放重大利好,在全球贸易遭遇“寒流”情况下难能可贵。虽然中国经济开始复苏重振,企业复产复工成效初显,但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具体如下:
(一)外贸订单需求短缺,订单需求明显收缩
随着美国等地疫情蔓延,各国不得不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管控措施,如采取有限度的隔离,推迟复工等,这使得国外生产降速,导致市场需求持续减弱,新订单减少,甚至订单被取消,令外贸企业无单可接,无工可复。
(二)产业供应链存在风险,上下游产业需要慢慢恢复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目前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以及目前不能生产制造的相当多产品的核心关键零配件,受疫情影响,海外部分供应厂家出现减产甚至停工现象,各类产品供应存在不足的可能性,最终产品出货计划不确定性增大。
(三)国际物流运营能力不足,物流通道运行不畅,导致运营成本上涨和周期延长
由于国际物流运输的空运、海运企业大幅度消减运力,造成货物周期变长和运费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进口设备、零部件及原材料以及出口产品产生了较高的運输、滞留费用和时间成本,从而使企业负担加大。
突如其来的疫情,必然会给不少行业和企业带来深远影响,给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带来挑战和机遇。但是,应该看到,疫情的冲击只是暂时的,对企业即使危机又是机遇,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点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可见。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如何抓住机遇,顺应风向,完成转型,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增强企业创新、质量、品牌建设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其次,以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采用通过建立门户网站,电商平台等措施,实现业务转型向线上过渡靠拢。再次,利用行业协会,使企业与政府充分沟通,把利益诉求和权利主张传递到政府决策过程之中,同时也把政府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给会员企业,同时会员企业争取互帮互助,共度难关。对于政府来说,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一头坚决抓好疫情防控,一头统筹抓好经济发展,既要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把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又要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政府在财政、货币、产业、税收、社保、租金、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众多新政策以支持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加大不同类型企业的政策受惠面,特别是加强了对个体工商户、中小民营企业的需求兼顾,重新恢复了“地摊经济”,促就业保民生,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节,适用新形势,引导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疫情给经济既带来冲击也带来机遇,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将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发挥政府作用,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化共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措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坚信,这次疫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必然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趋势。
(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 聊城252000)
参考文献:
[1]李欣桐,方毅.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
[2]史善胤.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应对[J].时代经贸,2020(7).
[3]张璐,李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