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心理治疗理论探析

2020-12-28 02:26薛国斌何丽清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七情内经素问

薛国斌,何丽清,张 平,郑 爽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传统中医药学史和文献是中医药学发展进程中永远都敞开的一扇“视窗”,透过这扇视窗望去,看到那许多曾经发生的和记录下来的,就像在一个拂晓的晨间看到凝结在生命叶片上的露珠,于是,我们深深地凝思文化和科技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整理和二次研究过程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科学技术不断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医学理论和科技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医学模式由单一的传统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多学科综合性的转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升高,因此心理问题的治疗也越突显的重要,然而我国目前对心理问题的治疗多采用西方的治疗思想和手段[1]。由于地理位置、思想文化和社会传统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心理问题出现的规律、治疗的方式等不同,适用于西方的治疗模式却未必对我国心理疾病的治疗具备疗效。因此我国众多的心理学者、中医学者和临床一线的心理工作者对我国本土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内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目前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医学方面的论著,它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医道、哲学成就,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内经》以中医思想为基础,构建了心理治疗的基本治则治法,还针对性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内经》中心理疗法的理论基础

任何理论体系的出现,都要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做支持。《黄帝内经》一书的出现,构建了心理治疗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出现提供了基础理论。心理治疗的基础思想与中医思想体系类似,其主要包括形神一体、阴阳五行、脏象、七情理论等[2]。

1.1 形神一体论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内经》中形指形体,指人体血肉之躯,是人体可视、可触的身体结构,包括脏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等,还包括循行于人体的物质精微。《内经》中对“神”的论述有多种表达,其各代表的含义则不尽相同[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的神是辨识阴阳之地,主宰万物间的变化、生杀规律;《灵枢·天年》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这里的神则指维持人体生命正常运行的基础生理活动;《素问·八正神明论》曰:“神乎神,二者一也。……心窦开则志慧出而神明见。”这里的神指人体的意识(心理)活动。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因此,神的产生,需要形为前提,形是神产生的基础条件。《荀子·天论》中指出,形是神产生的先决条件,神由形所生。《灵枢·平人绝谷》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表明神的正常活动需要形的滋养,只有血脉正常运行,水谷精微濡润,才能保证神正常运行。《类经·针刺类》言:“形者神之体”,形体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构成,先有形,后生“神”,神不能脱离于形而独自存在。

神的产生需以形为基础,但神却对形有主宰的作用。人体只有在神的主宰下,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运动。人不能离开社会和自然独立存在,因此,人体会受到社会上其他人或事,自然中气候、冷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人体对自然、社会的适应,与社会中其他人的关系处理,以及对自身心理问题的疏导,都依赖于神对人体(形)的调节。如《灵枢·本脏》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形和神的涵义相互对立,但形和神的关系却是一体的。《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只有二者皆具,方可成为人。张介宾在《类经》亦有形神一体的论述,认为离开神的人体无法生存,而没有形的神更是不存在的。同时,形神合一更是长寿的秘诀,这一观点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明确的论述。了解天地间万物的运行法则,并遵从于这种规律,同时修养形、神,才能尽终天年。只有两者共养,才能使形俱神全,这才是长寿的秘诀。

形需要神的主宰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而神更需要形作为依存的对象。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主宰。没有神的形体无法生存,而若没有形,则更不会有神的产生。形神关系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形神皆具,人才为人。

1.2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成长,与道教的阴阳五行体系关系甚密。同样,心理学理论与阴阳五行亦息息相关。

阴阳,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一门简单但又博大的学问。《灵枢·阴阳系日月》云:“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是抽象出来的,不是实际存在的。万物皆有阴阳两面,这两面是万物最为基础的对立,但它们却又不可分割,不能单独存在。人的心理情绪亦可分为阴阳两方面。只有在阴阳平衡的时候,人的精神活动才能正常地表达;但当阴阳失去平衡,出现一方盛衰变化,就会出现心理情志的异常,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致使身心同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五行,源于中国的古道教,表示金木水火土五种特质间的生克制化规律。《尚书》[3]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内经》将古道教中的五行引进中医理论当中,用五行间的生克制化来推测疾病的转归预后。其认为五脏各有自身所属五行属性,可根据五行属性的乘恶变化判断五脏之气的盛衰变化所引起的疾病的发展变化,进而对人体的转归预后作出进一步的推测。五脏所化五气产生五志,因此,五种情志间亦包含五行间的生克规律,并可依据这种规律对各种情志问题进行治疗。《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阴阳和五行为基将人的体质分成不同的类别。并根据五行属性的不同,指出五行之人的情志之偏以及致病规律。但由于情感的复杂性,临床上不必完全按五行的生克来进行情志疾病的治疗,往往一种情志疾病的出现,可以不必选择克我的情志而使用其他情志进行治疗,而且一种脏腑所化情志可以对其他多样相关情志疾病进行治疗。

由此可见,阴阳五行学说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基本治则,为中医心理疾病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施方针。

1.3 藏象学说

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由人体五脏产生,它生成于脏内,表现于人体。五脏贮藏人体精微,五脏所藏之精化而为气,从而产生五志,五志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表现于外,进而出现人的各种情志活动。

《内经》认为心是一身之君,统领人的各种身心活动,是人身的君主。人是整体性的,体内的五脏六腑虽各自分工但又相互作用,不能独立存在。《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内经》认为五脏六腑的职能分工明确,同时又“不得相失”,各脏腑机能的正常运行需在心的统领下协调统一地进行,而不能离开整体独自运行。只有当心神合一时,才能了解以往,认知当下。心具有记忆和认知的能力。人认知能力的发挥,需要在心神的作用下才能发挥作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内经》将情志的产生和变化与脏腑精气相联系,从而能更加客观地了解情志的产生和变化,认为五志由五脏所藏之精化气所生,五志过极则伤所应五脏,且五志间根据五脏五行属性的生克制化存在相应的胜与不胜。因此,脏腑精气的盛衰变化影响着人体情志的产生和变化,如《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因此,情志活动的正常变化,需要脏腑精气的正常运行,人才有正常的情绪表达。

《内经》认为,情志的产生源于人体五脏即生理的变化,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4]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表明情志的表达是人体与生俱来的正常生命活动,情志活动的产生由内而外,由五脏之精产生,变现于肢体之间,这就是人体情志活动的整个过程。脏腑精气是情志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物质,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表现于体外则是人体情志的变化,从而带来各种情绪变化。中医学将人体情志活动与五脏六腑看作一个整体,将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实践,从而为心理疾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1.4 七情学说

七情最早见于《礼记·礼运》[5]:“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弗学而能。”认为七情是人先天具有的东西,是人的本能反应。《内经》在传统文学七情的基础上,以医者的视角对七情进行了阐述,包括情志病证的产生发展和转归预后。“七情”一词虽未出现在《内经》中,但《内经》中却明确表达了七种情志变化,这象征着中医七情学说开始形成。“七情”一词在医家的著作中首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二者均认为七情的产生与脏腑精气相关。中医学七情是从五脏所生五志中多了悲和惊两种情志,其中思是人体对事物的认知[6],其余6 种则是指人体的情绪状态。七情是先天出现的,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但由于人体受到社会和自然界的影响,会使七情反作用于人体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身心疾病。

2 《内经》中常见的心理疗法

《内经》不仅为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亦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主要包括祝由、以情胜情法、言语开导法、暗示法等。

2.1 祝 由

“祝由”一词,最早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这一词涵义,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注解。唐·王冰《素问》[7]注解为:“祝说病由”;明·马莳[8]认为:“祝其病所来,以告于神也。”这种注解,认为“祝由”是向患者阐明病因,让其知晓“病所丛生”,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惊恐,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干预。

另一注解为《广雅·释诂》:“祝,断也”,《正字通·示部》:“祝,断绝也。”元·陈栎:“祝断其由,如所谓拔其本,塞其源。”这种注解认为“祝由”是祝断其由。这种注解与《素问》中意思相近。唐·王冰解“移精变气”为:“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移除、转变致病的原因,从而实现治疗的效果。

2.2 以情胜情法

以情胜情法形成的基础是五行的生克制化、阴阳消长制衡及气的升降出入等理论,五脏之精化生五气,五气进而产生五志。“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5 种方法是《内经》中主要的以情胜情法。以情胜情法是指当出现一种情志疾病时,运用五行中克我的情志进行治疗,以达成治病的效果。人体五志过极所生疾病,普通的药物治疗并不能让疾病痊愈,必须采用以情胜情法,根据五行属性的规律采取治疗措施,从源头处解除病因,才能使病人康复。

2.3 言语开导法

言语开导法是充分发挥语言的诱导作用,在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让患者认知疾病、减缓压力、放松心态、振奋心情,通过情绪的变化影响患者的生理机能。《灵枢·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明疾病的病因及对身体的危害,并指出有利于缓解病情的做法,引导患者进行有利于康复的活动,对疾病所造成的痛苦进行开解,缓解疾病所带来的身心压力,这四句阐明言语的作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变病程中的不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2.4 暗示法

《素问·调经论》,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这是暗示法在针灸过程中的应用。告诉患者在针灸时将深刺,但是却是“适人必革”,患者在“深刺”的心理应激下,使人体精气收敛于内,而不受人体控制的外邪则出现“邪气散乱,无所休息”,并最终达到“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治疗过程中,通过言语、肢体动作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暗示,影响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并进而影响其生理应激,出其不意地完成治疗。

2.5 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即通过修心养性,静心安神,从而对疾病产生一定的预防。《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只有清净自然之气,才能使脾藏之意和肾藏之志得到治理,从而固摄阳气,抵抗贼邪,让人体不受邪气的侵害。气功疗法不长于对疾病的治疗,通过修养身心,增强人体正气,进而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预防疾病的产生。气功疗法注重身心同调,通过调节呼吸、静心安神来完成对疾病的防治,正气的充足,疾病抵抗力的增强,极大地减免了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3 讨 论

《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石,同时亦为我国心理学的出现和不断进步提供了保障。《内经》不仅详细论述了中医心理疾病的病因病机理论,还不断进行心理疾病的临床治疗,在对临床经验不断总结过程中,进一步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后世医家对中医心理疾病的研究指出了方向。

中医心理学在《内经》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与现代西方的心理理论在治则治法上相类似。中国唐代医家孙思邈说:“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与当代“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基本一致。中医心理疗法中言语开导法与现代心理疗法中的支持性心理疗法相类似,同时,中西方对心理的治疗皆有暗示法,二者皆通过言语、肢体动作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暗示,并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9]。但中西方心理疗法所依托的社会文化条件不同,中西方在文化思想和人格特点上[10]截然不同。因此,虽治疗方法有类似之处,但面对相似心理疾病,其在形成和所选治疗手段上却存在较大差异。

《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石,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和实践经验,同时《内经》亦是最适用于国人的心理治疗著作。中医心理疗法考虑患者和治疗过程的整体性,同时也考虑患者间个体的差异性,是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化心理疗法。因此我们应以《内经》作为理论基础,总结历代医家的心理治疗思想和方法,并最终形成中国本土的中医心理学体系。

猜你喜欢
七情内经素问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第十二届北京舞蹈双周演出照
北海之殇
中医怒伤肝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
《内经》足六经理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