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查在肝硬化中医不同证型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2020-12-27 20:21邢辉勇曹爽贾文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8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证型肝肾

邢辉勇,曹爽,贾文文

(1. 石家庄市栾城区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1430;2. 河北省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1)

0 引言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肝纤维化发展的最后阶段,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差的特点。近年来肝硬化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日益增高的趋势,已在全世界最常见的死亡病因中位列第14 位,在中欧更已列为第4 位。据统计,我国肝硬化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3%-14.2%,是国内常见的疾病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不同地区的主要病因也不相同。欧美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我国以肝炎病毒性肝硬化多见,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根据其表现特点,肝硬化相当于中医的黄植、胁痛、血证、鼓胀、瘤积等。肝硬化病因多样,症状纷繁,病机复杂,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挑战性。西医治疗肝硬化主要以病因治巧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可从整体观点、辨证论治等中医传统思想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凝血功能检查在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肝硬化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肝气郁结证、水湿内阻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等证型[2-3]。肝硬化中医不同证型诊治的血液检查主要集中在血清酶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等几大方面,其中凝血功能检查越来越受到中医学者的重视,凝血功能是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刘锡坚对水湿内阻证33 例、湿热蕴结证48 例、肝肾阴虚证18 例患者的PT 均值进行分析,结果其均值按水湿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顺序递增[4]。刘海涛研究发现,PT 有由肝气郁结经瘀血阻络、湿热内蕴、水湿内停向肝肾阴虚和脾肾阳虚型渐进升高的趋势[5]。李昕对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微观指标进行比较后发现:两期凝血功能等指标有明显的差异[6]。曾祥源对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期间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PT 等指标不同证型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7]。赵丽红在观察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时微观指标时发现,血瘀出现或程度加重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升高[8]。苏飞对87 例不同证型的肝硬化患者进行PT 测定,发现其水平组间具有差异性[9]。田露通过采集700 余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凝血酶原时间比值(INR)等实验室指标,并对患者的一般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和凝血系统功能指标表现较差的患者,其症状也较明显[10]。

邢金丽等经过采集肝硬化患者信息发现,患者体内凝血因子的改变是中医”肝不藏血”重要的客观物质基础[11]。周艾强等对乙肝肝硬化患者142 例进行观察后,发现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 及Child-pugh 评分依次为: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湿热蕴结>脾肾阳虚>肝气郁结>水湿内阻[12]。龚向京等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例120 例进行研究发现,肝气郁结证型与其他证型相比,PT 时间最短,显著低于其他证型,并认为PT 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13]。李华玲对63 例肝肾阴虚证患者和62 例脾肾阳虚证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PT、CHE、TBIL、ALB以及Child-Pugh 分级与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肝肾阴虚证与脾肾阳虚证存在相关性,PT 等可作为两种不同证型的辨证论治的量化客观指标[14]。

严红梅等将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用于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15]。姜喜梅将PT 作为健脾利水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效果的评价指标,发现治疗组可缩短PT,提高PTA 与PLT,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改善PT 与PLT[16]。

2 血常规检查在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血常规检查特别是PLT 等的检查作为凝血功能的辅助检查,对于肝硬化的辨证分型及诊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周建衡等就血小板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关系做出了探讨,不同证型间的血小板数量有较明显的差异[17]。张楠对139 例气滞湿阻证、88 例湿热蕴结证、46 例脾肾阳虚证、50 例肝肾阴虚证的患者进行相关指标记录后分析发现,中医证型与检测指标HGB、WBC、DBIL、APTT 等具有相关性[18]。赵丽红在观察肝炎肝硬化“肝藏血”功能异常的微观指标时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降低[8]。苏飞对87 例不同证型的肝硬化患者进行HGB、WBC、PLT 等水平进行测定,发现不同证型组间具有差异性[9]。

3 西医凝血功能检查在肝硬化诊治中的应用

范红琴认为凝血四项指标检测是肝硬化诊断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病情监测可协助患者尽快康复[19]。尤其等对凝血指标在判断肝硬化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认为 PT、APTT、TT 和FIB 的改变可以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病变程度[20]。朱旭青等发现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患者其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均不相同,检测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肝硬化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1]。于洋认为对肝硬化患者采取凝血四项指标检验,能够客观、准确的评价其凝血功能状况,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22]。

4 结论

国内已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中医药干预能够改善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如通过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可以使肝硬化患者凝血系统功能异常得到改善[23];也有学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凝血功能紊乱,通过观察指标发现优于传统西医药综合治疗方案[24]。

凝血功能检查与肝硬化中医不同证型诊治的相关性研究逐渐被学界所重视。深入研究肝硬化中医证候类型与凝血功能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其并发症的发生和评价预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证型肝肾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儿童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两腿一分补肝肾
影响血液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结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