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文化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多发生于冬季,属于季节性疾病,并为非特异性炎症,并不是常见的支气管病症。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强度增加,在疾病发生率上有所增长,而在治疗上其药物方案多,最为常见的则是雾化吸入治疗[1]。本次实验选取了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对10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 年7 月至2019 年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对10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其中,男53 例,女47 例,患者年龄在34-71 岁,平均(50.6±3.9)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在基础治疗上以氧气作为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氧流速为8-10 L/min,每天三次,每次10 mL。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雾化吸入和生理盐水开展治疗,观察组则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在治疗中增加2%的利多卡因100 g,每天三次[2]。在治疗一周后对比临床病症改善结果。
1.3 评价标准。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其主要指标涉及到最大呼吸量和1 min 呼吸容积以及动脉血压值、二氧化碳分压。与此同时,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进行最终评价。其中显效指的是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增加超过了25%,且最大呼吸流量日波动在20%以内;有效则为喘息症状改善,其用力肺活量增加量达到15%以上,在喘息增加的情况下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指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恶化发展[3]。最后,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的调查评价,了解治疗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在本研究中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统计的过程中以SPSS 19.0 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首先要对两种方案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在本次实验中,针对最大呼吸量和1 min 呼吸容积等方面采用计量统计,在改善有效率率上则为计数统计,以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改善程度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最大呼吸量和1 min 呼吸容积以及动脉血压值上分别为(77.05±3.25)cmH2O、(75.63±3.15)mL 和(86.39±3.57)mmHg, 对 照 组 则对 应 为(70.02±2.36)cmH2O、(65.33±3.52)mL 和(75.96±3.87)mmHg,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二氧化碳分压上则有下降,其观察组为(41.33±2.69)mmHg,对照组则为(49.63±3.88)mmHg,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策略更佳。与此同时,我们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即观察组的总疗效为94%(47/50),对照组则为86%(43/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最后,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的评价上,其涉及到常规治疗、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协助三个方面,其观察组评分为(93.5±2.7)分,对照组则为(84.6±3.0)分,即观察组治疗得到了更高的认可。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引发因素很多,如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环境因素等,而有学者发现在治疗中使用利多卡因有利于改善气道炎症问题,可以有效地缓解喘息症状,并作用于神经感受器,该药物成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4]。在临床治疗中,其作用机制表现为通过增加患者的炎性细胞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从而抑制了气道平滑肌的收缩,故而具有改善喘息的作用[5]。
在针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开展治疗中,首先要明确治疗方向,即以改善肺通气为主,防止对气道造成损伤。其次,在使用利多卡因的同时可以完成这一目标,并有利于增强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从利多卡因这一药物上看,其属于局部麻醉用药,也是治疗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而对于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这措施能够缓解呼吸衰竭等问题,增强呼吸系统能力。
除此之外,与常规的治疗措施相比,本次实验结果反馈的各项指标均以观察组更优。在临床有效率上也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改善成果显著,且无副作用,患者对此方案也表示认可。
综上所述,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指标,在最大呼吸量和1min 呼吸容积等方面改善成果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