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投射技术在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与研究

2020-12-25 02:54彭晓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技术应用

彭晓

【摘   要】  研究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绘画投射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借此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主要应用绘画投射的方法突出心理辅导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绘画投射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通过绘画投射技术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  绘画投射技术;心理辅导;技术应用

研究工作的开展将结合绘画投射技术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且融合学生的创作能力、学生的分享过程、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及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内容做相应的论证和阐释,希望能够借此突出在心理辅导工作开展中应用绘画投射技术的作用与实效。

一、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时候,需要结合绘画投射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创作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要借助学生的创作分析与研究学生内心压抑的情绪。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構建一个情绪表达与情绪发现的空间,进而实现对学生心理辅导的有效建设和发展。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于“我的创作能够反映什么,我的创作能够代表什么”较为关心。因此,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或者会将自己“伪装”成另一种模样。学生的这一行为不仅削弱了创作的功能,还破坏了对学生个人的心理辅导与治愈过程。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然的创作环境,并且通过语言来引导学生,以此让学生能够在不察觉的情况下完成创作,以此表达学生的内心真实情绪才更有意义。例如,教师给学生一个场景,学生会根据这一场景完成自己的创作,随后教师便可以基于创作内容分析学生内心存在的问题以及情绪的“纠结点”。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情绪疏导与情绪发泄的渠道,帮助学生对负面情绪做有效的消除和处理。通过该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判断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与发展状况,且可以基于不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

二、关注学生的分享过程

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是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需要在应用绘画投射技术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分享过程。通过分享,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发展与建设的桥梁,且能够为师生的关系融洽度提供保障和支撑。

例如,教师可以应用学生的创作内容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如学生A创作了一幅作品,而创作背景是“家庭关系”这一主题。只见学生A的绘画内容为:一家三口在一片草地上,学生A将自己设定为幼年时代和妈妈手拉手走着,在远处,有一个非常高大的黑色影子代表父亲,但是无法看清父亲的脸。借此,可以了解到,学生A从小缺少来自于父亲的关爱,经过询问得知,学生A的父亲是一名卫国戍边的军人。通过学生的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A对父亲那种崇高的敬意以及无法靠近的爱,介于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明白在家庭、社会中,父亲这一角色的担当和责任,并且要应用“有国才有家”的思路对学生分享的信息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建设。

三、发展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对于绘画投射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心理辅导活动参与度是否热衷,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心里疑惑能否实现有效的解决和处理。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参与兴趣设计并开发心理辅导活动的项目。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实现对学生心理情绪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例如,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创作内容分析其中隐藏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丰富的资源积累挖掘学生的内心创伤。在此,教师务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设计相应的活动开展模式,突出对学生心理症结的有效治疗和干预特征,进而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消除因心理负面情绪所造成的影响。如,教师可以融合信息技术心理辅导方法,突出绘画投射技术的应用效能,融入思想品德教学的素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全面的分析与论证,并找到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所在,突出深入分析、全面探索以及重点解决的需求,将更多的力量和关注点都放在学生的身上。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会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人文关怀,且能够体会到基于绘画投射技术应用背景下对个人心理状况的治疗和干预作用,由此,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兴趣会大大提升。

四、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过研究与分析得出,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较大,且因为面向职业化发展道路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导致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得不到应有的安全感,进而产生了相应的心理负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与同伴的交流和沟通较少,使得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心理问题。

例如,教师在消除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时,需要结合绘画投射技术的应用对学生进行创作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由此可以了解到学生的人际交往紧张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分析得出,现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是恋爱关系,第二是师生关系,第三是同学关系,第四是社会关系。其中,恋爱关系和同学关系占据主要地位。在此,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疏导学生的内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构建个人人际关系的方法与策略。在此,教师务必要突出人际关系构建和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信任。并且要结合不同的绘画投射案例对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部分同伴之所以人际关系交往紧张,主要是因为与他人之间的信任感较低。当学生领悟到这一道理之后,在未来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会更加开放,更加主动,同时也可以有效消除个人的心理症结。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教学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建设,以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改革,当前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基于此,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的心理辅导教学工作便应运而生。通过这一方法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的辅助与引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露,艾陈.绘画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7(10):294-295.

[2]张金.浅谈绘画艺术在心理投射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6(15):80.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技术应用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