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宏
(安徽工程大学 发展规划与质量评估处,安徽 芜湖 241000)
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人才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措施。创业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集成体系,包括了知识传授、创新意识和精神、素质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是将大学创造的知识能够转化为学生创业的“知识资本”[2]。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专业教育模式,显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念的提出,本质上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进一步推进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素质、职业能力以及提升创业成功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能更好地将高等教育改革引向深入,能够高质量地提升教育教学成效,也能通过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发展创业教育也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和改革。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走向融合发展是高校自身的功能互动共进的必然结果,这种融合也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方式手段很受各个高校的重视,但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大都局限在创业教育的技能和操作等方面,缺乏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进入了教材与课堂,但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规划和质量评价体系中缺乏纳入创业教育发展规划。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创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与专业教育相脱节,客观上存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欠缺,有的学校创业教育限于训练创新创业的技能,或者通过开设一、二门课程认识和了解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
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及教育评价还不完善。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结合度不高和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当是两。高校应通过创新创业平台,来全面开展依托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落实到教学院系的学科规划、人才培养体系中,院系要真正成为教学改革决策及教学活动改进的中心[3],而不是仅由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开展的活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浓厚、创新创业精神强、在某一专业领域能力突出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高校毕业生如果抛弃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创业,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这样的创业必然是迷茫的。同样,专业教育的使命应当是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否则,专业教育也是不合格的。因为,专业意味专长,专长意味着职业。个人的专业优势比较容易转化为就业创业优势。否则,与没有受过相应专业教育的普通劳动者就没有区别了,高等教育的应有价值就没有得到体现。
基于创业实践的高校创业教育,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业教育教学机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新形势下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当前正在全面实施的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与经济社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应纳入创业教育,其中融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尤为关键。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如果缺乏作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两者相互融合可以提高创新创业的专业水平和质量,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高效地推动社会生产。
传统的“专业对口”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因而专业教育的传统培养模式受到质疑。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需求,高校也在不断丰富专业教育的内涵,专业教育中拓展学术属性,融入职业属性和通识属性。实际上“专业教育”作为联系行业产业和学科教育的纽带,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属于跨学科的教育。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创业知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成为其主要构成要素。创业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革新,回应了后工业时代科技知识生产模式对于人才培养升级转型的必然要求。创业教育俨然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是完善和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与突破口,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知识市场化对于专业教育转型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4],侧重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突出理论应用和实践操作;专业教育则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掌握。专业教育注重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强调编码知识的传授,对于社会需求的回应较迟钝,专业教育一般依附于某个学科。创业教育具有跨学科要求,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重视默会知识的获得和传播,能及时回应社会的新需求。从这个意义而言,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载体,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因此,创业教育在专业教育基础上萌生,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融合了专业教育的思想,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运用新的教学情境、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高校专业教育依托于完善的学科优势,具有成熟的学科体系及课程分类构成的课程体系,而在新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需要融合两者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实践培养,弥补单独培养而致实现形式的差异性。此外,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都是为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总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期待。
教育评价具有引领教育的导向作用。传统评价多表现为结果评价,这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其主要任务是判断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结果评价的优点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即内化了多少外在的知识技能。而创业意识、精神、能力往往表现在人的知识、技能应用的动态行为之中,因而单纯采取结果评价便会存在一定的短板。应结合表现性评价、结果评价的各自所长,引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
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总体规划要求和目标,按照“专业+实践+情境”的培养模式,实现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体现专业理论的指导价值,同时探索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一体融合的方式方法,在创业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促进专业理论的发展。从知识体系型向创业导向型培养转变,建立创业人才培养高效体系,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探索和研究有效融合的方法途径,充分实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协调统一,取得更大实效。
将两种教育的融合纳入人才培养规划体系是专业教育提质增效的成功之路,必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创业专业化发展。两种教育的融合规划目标既要有基于创业导向的课堂教学,又要有创业联盟合作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指导下的课外实践。依据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进行深度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打破以往以知识教育为单一路径的创业教育学科导向培养模式,构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培养模式。
教师按照所学专长从事某个或某些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专业和学科虽然有较大的不同,但也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专业是以学科为前提、为依托的,侧重于人才培养,除了承担培养学科人才的任务,更主要的是培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准确分析、整合知识的专业能力便派上用场[5]。学科侧重于科学研究,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就学科本身来说,学科汇聚了人类发展知识文明的成果,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高校教育教学存在的基石。
教师运用学科成果和专业知识开展教学,应努力将学科成果和专业知识的作用与对于人类的创业贡献联系起来。创业教育的重心应转向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从学生个体的专业发展、个性特点出发,在传授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立足于专业综合培养的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市场信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应尽量得以充分体现。这也意味着教师要首先变革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不仅仅要做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同时也要努力去做市场经济契约精神和价值的积极引领者,并从活生生的学科知识传授中,引导学生体会市场经济的力量,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运用于市场经济的魅力。
创业教育如果脱离了专业基础,必然沦为简单化与“点子化”的老路,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要立足于专业进行创业教育,全面融合专业、创业教育的课程,将创业有形化和具体化,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有效发挥学生的创业激情。通过培养脚踏实地的专业精神,使学生的专业转化为专长,才能使创业汲取专长的营养。
在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将创业教育理念有机地予以渗透,并非将两者的融合简单地关联,而是使创业教育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发挥专业教育的导向作用,使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形成互动转化。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专业课程体系“互利共生”的融合关系。在课程体系中营造真实的创业环境,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创业技能于创业实践之中,并反过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互通有无、交叉渗透,达到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目的。
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结合了表现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来评价创业教育的成效。表现性评价主要是评价组织结构体系及具体实施过程,结果评价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素养、职业素质进行客观评价。结合结果评价、表现性评价反映出融合教育的成绩、问题、努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构建成效评价的数据库,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培养的整体数据信息输入数据库,采取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借助技术手段和相关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研判。而且,建立较长时间的融合教育的数据库,结合融合教育短期评价的基础,开展长期跟踪和对比分析。集成起各种信息,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能力、专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变化规律,结合定性方面的认识侧重定量意义的认识来进行全面评价和改进。
需要明确的是,表现性评价并不是指以活动形式开展的评价,也不是指学生在活动中的表象行为。表现性评价指向的活动一定是深度学习,需要某种创新性或建构性的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的行为,而非浅层的操作或简单的信息了解。任务实现的是位于课程核心层而且需要持久进行理解的目标,表现性评价的是复杂的学习结果,表现性任务需要通过真实情境中落实和检测。由于表现性任务具有情境性、复杂性的特点,学生个体也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在完成任务时不是做出简单的选择,而必须做出建构反应。这种建构性的、复杂任务性的反应,抛弃了传统的二元是非评价,需要基于任务的真实复杂情境、课程核心目标的持久理解和深度学习的评分规则,这些成为基本的表现性评价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