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影响因素研究

2020-12-25 20:26陶金花
关键词:责任感大学生孩子

陶金花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影响大学生责任感培养既有容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一)社会负面影响

1.社会风气浮躁。由于社会上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偶有发生,往往导致有责任感的人没能得到表扬和宣传,无责任感的人未受谴责和批评,社会出现“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人吃亏,“自由散漫、不负责任”的人却四处捞金的现象,而社会往往采取“无视”的态度,这种情形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功利思想影响。市场经济环境下功利思想导致利益驱使下的价值取向宣扬物质利益至上的观念,致使部分大学生人生追求局限于对金钱的崇拜以及对物质的享受,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3.网络使用不当。现代社会网络使用广泛,电脑、手机、电视等都可以上网,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网络信息非常多样复杂,大学生的认知和自控力还有待完善,往往因负面信息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忘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本应具备的责任担当。

(二)学校教育偏差

1.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校教育急功近利,缺少有意识地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缺少对学生道德品行的有效评价,缺少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有效方法。目前高校教育也仍然部分存在重知识传授、轻道德素质培养的现象。即使高校通过“两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这两门课程仍然得不到大学生的重视,他们常常是抱着拿学分、应考的态度来学习,当然也就不能充分发挥该课程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应有作用。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会对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有些教师自身责任感较弱,不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他们只关注自己的业务、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却相对欠缺,如有些教师存在急功近利、学术造假等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消极、懈怠、甚至迟到早退等现象,有些教师对于大学生教育只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技能,而缺乏人生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教师责任感的缺失或扭曲,不仅不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削弱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3.教育内容缺乏体系。高校在教育内容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体系更关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而责任感教育内容体系建设作为德育重要的一部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明显缺乏具体的责任感教育内容,这也容易弱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责任感教育内容设计上,教师未能把握好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忽略现实问题的研究分析,缺乏与时俱进的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的责任感教育内容,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成了单一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人文内涵,激发不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育方法单一。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相关课程,但枯燥的理论教学未跟实践教育结合,使得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仅限表面,不能内化为自觉行为[1]。在高校的思政课程、思政工作或学生管理工作上,情境教育、体验教育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教育形式反而偏少,责任感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形式,多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大多是被动接受,且课堂上学到的只是责任感相关概念,缺乏与实际生活联系,大学生很难对责任感教育的内容进行内化,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5.校园文化建设滞后。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责任感教育不足[2]。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盲从,很多高校不惜重金圈地、扩大地盘,建起一栋栋高楼,但在设计各种建筑中,却没有考虑到具有校本特色的文化底蕴。学校有些制度尚未建立,现有制度在执行时也未能做到公平公正,有些大学生尽职尽责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表扬或奖励,而有些违反道德或失责的大学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批评或处分,导致大学生在履责时产生消极思想。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教师指导,活动流于形式,很多大学生是为了拿学分或者被迫参加活动,未能取得教育实效。

(三)家庭教育失误

1.家长溺爱娇纵孩子。现在的大学生不少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由关爱转为溺爱,过度的关心和呵护造成大学生依赖性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也不会替他人着想,唯我独尊,缺乏同情心,不利于与他人沟通合作。父母对于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无可厚非,但过分的关爱不利孩子成长,还会造成孩子对本应承担责任的推卸,无利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张兰君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责任意识有一定的相关性[3]。刘海涛指出民主的教养方式导致社会责任感水平高,放任的教养方式导致社会责任感水平低[4]。

2.家长忽视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和就业压力增大,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培养,把教育投入几乎都用在孩子的学习上,缺少对孩子非智力因素进行引导、培养的意识。孩子除了读书的责任外,其它责任都由家长承担,父母可以代办任何事情,有些家长为了节约孩子的学习时间,从不让孩子插手家务,即使简单劳动也不让他们做,孩子从小就没有受到责任意识的熏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自私、冷漠、不关心他人。一旦孩子进入大学,父母认为孩子教育已完成,这样的教育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孩子的责任意识[5]。

3.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大学生责任感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果,往往可以追溯到其青少年甚至儿童时期的。父母是孩子终生的老师,父母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他人、家庭、社会等的态度。有些父母的利己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导致责任感丧失。由此可见,家长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责任感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二、主观因素

(一)个人价值定位偏颇

影响大学生责任感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个人价值观。价值观正确与否决定了大学生责任感的强弱不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由一元价值取向转向多元价值取向,一些大学生开始迷茫,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价值,更没有将自己的学习、工作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如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不去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对自己未来缺乏规划,只想找一份轻松、体面且收入颇丰的工作,择业时工作地点、工资待遇是首先考虑的因素,过分地强调自我利益和个人得失,缺少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精神。

(二)个人心理意志薄弱

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与大学生意志力薄弱紧密相关[6]。意志力强的大学生,在履行某种职责时就表现为有责任感。由于当代大学生从小没吃过多少苦,也很少经历过重大挫折,在这种家庭和学校氛围中成长的大学生的意志很难得到磨练。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部分大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采取抱怨、逃避的态度[7]。虽然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是比较清楚的,但是由于他们意志力薄弱,就很容易放弃对责任的坚守。

(三)个人角色定位不准

每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的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责任感强弱的基础。一个人是否认可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比如给他一个位置,他认为那不是他喜欢的,那么他的责任感就会淡化。有的人对客观上存在的这个角色意识不到,或者说意识不强,如有些大学生就意识不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角色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存在角色认知偏差,这就会对责任感产生影响。个体对自己处于何种角色定位不清,易出现角色模糊或者角色淡化,当然也就无法履行该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

猜你喜欢
责任感大学生孩子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培养孩子立身之本
——责任感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浅谈提高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