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亮,王 军
(1.安徽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2.安徽工业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2011〕5号)明确提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自2012年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学校和师生的重视,受众面也越来越广。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位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错误倾向:一是将心理健康课纳入高校德育课程范畴;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倾向,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反而成为学生的身心负担。[1]在课程理念和目标上,本课程主要以消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或者大学生个体心理特质中不完善的方面,实现矫治性和预防性目标,减少学生心理疾病发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学模式与方法方面,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有学科模式、经验模式和问题模式三种。教学以问题学生、学生问题为中心,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传统的“粉笔+黑板+PPT”教学方法为主,主要教授课本基本知识点。[2]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按模块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个人成长与适应、方法与技能培养三个模块。课程考核主要为课程化考试、学期论文、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等方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与实际教学相脱节,偏离教学目标和缺乏科学有效、具体可行的考核体系和评分标准等问题。[3]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课程定位模糊、教学模式与方法适应度低和课程考核科学化程度低等问题,我们采用课程组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问卷(教师版)》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需求问卷(学生版)》,选取安徽省7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5名教师和安徽工业大学600名学生开展调查,试图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困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构奠定实践基础。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从安徽工业大学随机整群抽取6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最终有效问卷58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其中男生356人、女生229人;理工类441人、文史类144人。
采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问卷(教师版)》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需求问卷(学生版)》,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问卷(教师版)》由21道题组成,主要涉及教师的基本情况(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岗位类型、授课时间、资格条件等)、课程开设状况(课程类别、开设年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及课程评价和改进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与需求问卷(学生版)》由18道题组成,主要涉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年级、性别、专业等)、课程开设状况(课程内容、课时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以及课程评价和改进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
在问卷星调查平台将问卷发送给被调查教师,由教师根据指导语填写问卷。学生以随机整群抽取的授课班级进行集体施测,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在课堂上作答。施测时间为20分钟左右。采用EXCEL2017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84.44%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2.74%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该课程,12.82%的大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不太必要。52.82%的大学生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7.18%的大学生不重视该课程。由此看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普遍持肯定态度,也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对已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度低,呈现“修课前期望高、修课后满意度低”的现象。
在课程类别上,所调查的7所高校中有6所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其中有3所设为公共必修课、2所设为素质教育必修课、1所设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由此看出,各高校纷纷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各高校对该课程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功能还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统一共识”。
在开设年级上,所调查的7所高校有6所集中在大一开设,其中1所高校在大一第一学期完成课程教学。87.86%的大学生认为在大一开设该课程比较合适,54.36%的大学生认为在大二开设该课程比较合适,41.37%的大学生认为在大三开设该课程比较合适,42.05%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四开设该课程比较合适。可见,大多数高校在该课程教学集中在大一,其中部分高校课堂教学在大一第一学期完成。大学生认为在不同年级开设该课程的合适性呈随年级升高逐步下降,且认为大一开设该课程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级。
在教学目标上,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课程解决的心理问题依次为调节心态(90.43%)、社会适应(73.16%)、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9.4%)、预防心理问题(63.42%)和其他(25.9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发展性、预防性和矫正性等三个层次的目标,以及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等三个层面的目标,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体现出发展性目标与预防性目标并重,技能目标明显高于知识目标的特征。
在教学内容上,所调查的教师认为课程要开设的内容依次为自我意识与培养、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心理健康概述、人格发展、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异常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学习心理、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及其他。学生对课程开设的内容喜欢程度依次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恋爱、就业心理、心理咨询、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升学及发展、生命教育和其他等。
在教学模式上,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佳途径依次为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和新媒体教育。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依次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和课堂教学,大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依次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线上+线下教学和课堂教学。由此可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将成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趋势和方向。
对于线上教学,88.24%的教师、52.72%的大学生均认为利用网络课程辅助开展课程教学有必要。对于开展课程教学的网络平台方面,师生倾向使用的线上教学平台均为网站、微信和QQ,但师生习惯的平台呈现出一定的不一致性,教师优先主张使用网站,学生优先习惯使用QQ。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依次是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影音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和情境模拟。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依次是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依次是案例分析、体验活动、情境模拟、心理测试、课堂讲授、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应多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影音教学等方法。而学生对课堂教授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认同度不高,更倾向案例分析、活动体验、情境模拟和心理测试等教学方法。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依次为结课论文、调查报告、实践学时单和试卷考试。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依次为调查报告、实践学时单、结课论文和试卷考试。教师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行形成性过程评价的必要性为100%。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指出,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高校应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赋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的定位和功能,以 “必修课程(发展性课程和预防性课程)+选修课程(矫正性课程和延伸性课程)”的模式设置课程,探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系列选修课”的课程体系,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针对其他年级开设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体现出发展性目标与预防性目标并重,技能目标高于知识目标的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以突出积极取向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为导向,构建以发展性为主、预防性为辅,预防性和发展性协调统一的课程目标,实现消极目标到积极目标的转向,补救性目标到发展性目标的升级,由只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到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转变。
基于课程目标,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分类型、分阶段设置“适应”模块、“发展”模块和“职业与人生”课堂教学模块,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入学适应、人际交往、恋爱心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内容进行教学,注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活动体验“三位一体”,不仅解决学生“知”的问题,也要解决学生“会”的问题,促进其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等共同提升,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人格完善与生命教育为一体的课程,而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班授课,存在课堂秩序较差、学生深层次体验变少、学习动机下降等情况。[4]要探索延伸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实践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形成理论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一体贯通、无缝对接的立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主体性和教学实践性。
学生对课堂教授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认同度不高,更倾向案例分析、活动体验、情境模拟和心理测试等方法。积极推行“启发式、互动式、开放性、自主性”方法,结合认知感悟、情感体验与行为训练,以课堂讲授为主体,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心理测试、心理情景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网络辅导等辅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变,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形式的互动交流转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要构建以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兼顾结果性评价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上而不应过分强调知识掌握的多少,全面考察学生考勤及课堂表现、成长性作业、网络自主学习、实践性活动、小组合作成果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情况,编制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大学生以指标体系为指引撰写“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作为课程终结性评价方式,以达到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