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运用策略

2020-12-25 07:47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中唐孙男
数学大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羊圈数学史探究

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中 唐孙男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是对数学发展历程的解释,也是其本身最根本的面貌,通过对数学发展历程的再现,使得数学的理论知识、数学成就及其发展重新焕发魅力,结合科学探究使学生真正地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本身面目。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教学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学史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探寻知识来源,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一、数学教学中数学史运用的价值

1.助力学生思维

当今数学教材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思考,同时也由于数学教学内容难度过高,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研究数学史在教学中的运用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史中富含趣味性故事和探究性问题,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得学生了解数学最原始的思考过程,在真实的数学思考中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2.认知数学本相

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及抽象性,这就对学生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虽然已有基本的发展,但是其毕竟还是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身心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学生还是认为数学是一门很难学习的课程,此时教师却依然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只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不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数学史的运用恰巧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内容,教师要学会让学生明白其所学课程内容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燃起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随之加强,要让学生对数学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了解数学,使得学生真正理解数学。

二、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运用策略

1.从数学家故事进行探究,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在中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课本知识内容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会有兴趣,更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让课堂处于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数学史进行数学课堂的融入,利用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这一数学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讲讲关于数学家“小欧拉”的故事:“羊圈长40 尺、宽15 尺,面积600 平方尺,需用110 尺篱笆材料。”“可我们只有100 尺材料啊!按长40 尺,宽10尺计算,只得400 平方尺的羊圈,怎么办?”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 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 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而是将原来的15 米的边长进行延伸扩展,增加10 米,原来的形状变为25 米边长的正方形,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小欧拉通过自己的智慧解决了自己家里羊圈的问题。通过对数学家生平故事进行数学导入,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燃起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从数学概念发展过程探究,加深学生数学理解

如果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没有基本知识概念的理解,那么数学概念发展过程的探究对学生而言也不会存在丝毫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从数学史的概念、发展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本引导。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内容时,我们都知道“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那么它的发展过程呢?原始社会的人们要打猎,就发明了自然数1、2、3……而在分东西的过程中发明了分数和小数,后来,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又产生了负数,以上统称为有理数。教师通过对这一知识概念、发展过程的讲解,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了所学的知识点,也落实了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它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质的提高,使得学生对数学面貌有了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让学生回归原始的数学思考,对数学获得真正的理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羊圈数学史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农庄里的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