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兴
[摘要]现阶段的职业教育难以培养出真正的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又拥有满足企业生产劳动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受生源、招考方式、教学方式方法、政策扶持力度、社会认可度等影响,职业教育的生源大部分都是初高中的后进生,他们认知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被学术化的知识长期压抑,特别是作为“衔接桥”的招考机制埋藏了他们技能潜质的辨识,这也遏制了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师资力量及实训设备都存在着不足,教学方法有待改革。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虽然逐渐变得重视起来,但很难短时间改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等的观念。所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从多方面着手,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渗入进去,开启学生技能潜质,对职业教育各专业有一定认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中职、高职教育阶段改革课程内容及教法,提高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制定出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有动力、有目标的学习。改革招考方式,通过类似技能操作成绩为主,文化成绩为辅的原则,真正挑选出优质的技能潜力学生,政策层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就业平台及待遇,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解决对策
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最终体现为“双高”一是社会需求与劳动者能力的契合度高,二是每一位劳动者驾驭职业的水平高。办好职业教育是强国强教、利国利民的大事。某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指示,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着眼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主动作为,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1]。
一、职业教育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技能人才原因分析
(一)基础教育培育的学生技能素养不足
在我国的中小学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语、数、外等文化理论基础知识,对学生其他操作技能的课程可以说是没有,部分开设实践性操作课程的学校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的落实下去。可想而知,一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毕业,9年的义务教育阶段接触的全是学术性的知识,其操作技能的潜在才能一直被压制着,没有平台可以展示,本身的操作实践兴趣也就逐年降低[2]。职业教育对生源的需求与普通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依据实践操作型人才的成长特点,职业教育的生源应该是能工巧匠,他们具有动手操作的技能潜质和对未来进入企业后从事技能岗位的憧憬向往年的文化理论知识学习使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信心,同时也成为阻碍这些学生技能发挥的重要原因[3]。
(二)传统的招考机制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对人才的需求
目前,职业教育中的中职招生主要是从中考学生中选拔,高职招生主要是从普通高考的学生中选拔。然而,中考、高考所考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文化课程,得分的高低反映出的也仅仅只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基础理论文化知识,这些考试形式的目的原本就是为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筛选优质学生。在教育资源短缺时期,这些“学业考试”的失败者如果想继续高一阶段的学习,通常会采取“留级复读”的形式,以便来年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进人普通高校或高中[4]。
(三)重学术轻技能的观念有待转变
进入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主要还是来自于普通中小学,尽管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退伍军人及其他社会人士也可以进入职业学校进行学习、进修,但是这些群体归根结底大部分还是来源于普通中小学。为培养优质的技能操作人员,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将职业教育纳入进来。长期以来,普通基礎教育强调基础文化理论的教育而对学生技能潜质、职业能力素养的培养几乎没有。基础教育一方面培育出了许多学术优秀的人才,但同时也在扼杀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着学生未来多渠道深造的可能性,基础教育应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而不应是按单一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忽略了学生多渠道发展的可能性,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同时还应顾及部分具有能工巧匠潜质的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基础教育的影响还很大,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师教授知识的评价、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评价中都以文化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得分的高低来衡量。即使有部分学校具备开展学生技能实践性课程的条件,由于学校对这些课程的不重视,导致本该具有的技能操作潜质培养的课堂经常被常规的知识型课程所替代[5]。
二、可采取的解决对策
(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技能素养
学生的技能素养不应放到职业教育阶段才进行培养,“工匠精神”也不是信手拈来,说有就有的,他是需要从小培养,贯穿在每个人职业生涯的所有阶段的。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技能素养,应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转变重学术性知识而轻技能操作教育的观念,技能操作的培养与学术性知识的学习同样重要。在学校要提供可以满足学生技能操作实践的条件,要引进专门指导学生进行技能实践操作的专业教师,采购足够的技能实践操作所需设备、工具并新建相应场地等,开设足够课时数量的技能素养培训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展多种较低层次的技能素养培训。
(二)改善职业院校招考机制
职业院校招考机制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桥梁,但现有的招考机制无法为职业院校甄选出适合的人才。职业院校招考机制应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招考机制,以考查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与素养为主,学术性知识水平考查为辅的原则,可以参照我国艺术类特长生的招考模式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晓蓓. 推进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人大, 2017(4):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