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20-12-24 18:34贺欣晔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贺欣晔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中国人民在携手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当代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抗疫精神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在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抗疫精神元素和高校专业特色,是当代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体现。大学语文课程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从整体上贯彻思政核心理念、设计思政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形成思政方法、创新“互联网+”思政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设置中贯穿思政理念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为“汉语规范训练+文学鉴赏”[1],数十年来,大学语文通识课莫不以此为教学大纲基准。新时期,高校语文教学应考虑到“加入思政课元素、挖掘语文课中原有的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目标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起来”[2],还应在更深层次的思政核心理念体系架构上确立具有整体性的课程目标。

从设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伊始,就应将思政理念贯彻其中。《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第九条指出,“强化课程思政……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面‘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在整体设计中,应保证教学目标不偏离立德树人的价值轨道,文本选择从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视角出发,教师授课由此阐发,课程活动由此拓展,才能真正做到将思政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师应在课程启动前,就做好前期准备,在深入学习诸多理念后,更好地将抗疫精神、航天精神、文化精神和价值精神融入大学语文的语境中,以人文精神育人、树德,继承优秀文化、发扬中国风格。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人文品格(心怀天下、爱国爱民、自尊自爱、慎独修身等)目标之外,还将抗疫时期涌现出的“不屈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等精神和公民道德加入教学目标中,并将中国历代航天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等航天精神加入中国当代精神范畴,这种多元化的精神来源、跨学科的精神交融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民族、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自己的学科专业和自身的成长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大胆突破了原有以宣扬传统文化为主的旧模式,寻找到新的角度,将思政理念融合在大学语文课程中。

二、深入挖掘传统与现代文学中的思政元素

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富含许多符合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积极元素,这些思政元素在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均有所体现,专家们在选取传统文学作品时会在价值观培养等方面有所侧重,从《诗经》开始,包括先秦时期各个思想家的辩证哲学思想,历朝经典的诗词、故事等等都在文本选取范围内。从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文本选取的思政元素可适当配合同时期开设的思政课内容,尝试按照主题划分,进行整体性引导和跨学科的呼应,例如思想道德修养类、遵纪守法类、辩证思维与哲学类等,既可将大学语文的思政元素进行专题类型化挖掘与整理,也可将文本内容作为思政课的延伸阅读和文化拓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语文课将航空精神、工匠精神与抗疫精神放在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大框架下,归纳共同的思政元素,整合为统一专题,引导学生主动挖掘文本中的思政价值和道德元素。很多歌颂抗疫英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诗歌,可从中挑选佳篇,作为课外选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会提取实时性的文本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当代文学作品的浸润下感受思政元素的正面冲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拓展具有学科及专业特色的思政内容

大学语文除了应增加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实践应用、价值观的塑造以及审美情感能力方面的共情培养等。为在此四项内容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学校环境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应用,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共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语文课结合自身的航空学科特色及航空相关专业知识,寻求传统文学在当代的延伸和扩展,以及与航空航天精神和抗疫英雄事迹的结合,跨古融今,让不同时期故事的内涵精神进行创新性的碰撞,既具有历史连贯性,又兼顾了现代共时性。

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具有科学意识和航空特色的片段,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于古文类别的了解,也使学生对古今科技发展史有一定认识,有利于学生树立爱国爱校爱专业的观念。例如很少有大学语文课程选取天文历法类作品,如《大明历》《皇极历》《十二气历》等,还有《周髀算经》这类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学专著也鲜为航空工程院校学生所知,其他如《开元占经》《甘石星经》《太初历》《乾象历》《大唐西域记》《禹贡地域图》《梦溪笔谈》这些具有科学精神的著作更是少有语文教材选入。即使是地理学巨著《山海经》也是以其故事性入选教材,尽管地理部分的描写条理清晰、指证明显、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却因相对缺少文学性而被拒之语文教材之外。恰恰是这些具有科学萌芽意识的古代作品,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古及今,穿越上下数千年,既可以形成纵向的历史思维,也跨学科地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横向关联,让永不放弃的朴素科学精神以思政的形式表现在大学语文中。为防控疫情,全国无数医务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不分昼夜地寻找病毒传播规律、研发疫苗,这是中国科学精神的当代表现,这些丰富的案例将语文课与思政、科学等紧密联系起来,融汇贯通,形成维度广泛多样的课程思政体系。

四、运用多元化的思政教学方法

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以教师单向讲解的教学法为主,结合对文本的分析和批评,来帮助学生展开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理解和内涵意义的把握等。现在也有很多高校布置课外阅读资料、开展课外活动实践,进行文本扩展式的教学方法,但是基本上都是围绕文学人物或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当地文化古迹等完成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不应局限在文科的传统教学手段中,而是应当结合科学的客观实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进行多元化尝试,以“科学与文学并举、内外兼修并举、古今中外案例并举、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并举”的宗旨进行全新的方法探索。

跳出文学思维的束缚,从科学角度审视古代文学,可以适当运用现代科技验证古代文本中反映的科学内容,以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这样能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感性体验和理性实践,看到中国古代科学发展智慧的结晶,从而由衷对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科学和文化传统产生共鸣。在学习的同时,将古人内外兼修、文理并举的精神融入大学生自身的学业之中,使历史品格与现代精神无缝衔接,继而以思政精神和态度正确对待我们的语言和文学。通过学生的课外实地学习和实践,以批判的精神进行两点论分析,从而使学生不局限于古代或现代的思维框架中,鼓励学生跳出文学分析方法的窠臼,以实践性的主动参与来获取相应的知识,这样会更加客观、立体地完成历史时空与现代社会的对比学习。因此,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其他文科通识类课程,都应秉持唯物史观和科学辩证法,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和客观现实入手,对作品文本进行纵向的历史研究、同时代中外作品的横向对比、实践考察与互动演示、翻转课堂等多角度尝试,并考虑开展跨学科实验。

五、拓展“互联网+思政”新模式

“互联网+”模式是未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发展方向。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充分的文本资源和数字媒体资源等进行课外拓展,从名校名师公开课、慕课到短小精悍的微课,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到新时代自媒体文章和“闪”视频(超级短的视频片段),这些内容因其天然的大众性和科技性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尽管如此,在浩如烟海的文本和音视频中选取适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并具有思政价值的作品依旧是教学中的难题。传统大学语文课堂要求配合线下教学选取相关作品,因此最佳选择是慕课这类具有完整教学体系的课程,但是疫情期间出现一些网络自媒体,其中讲解的语文内容与主流教学的分析角度不同,也具有一定的创新视角和思政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思政核心大纲的需要进行选取,这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配合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选取贴合课程主旨和时代主题的内容,适当加入最新的媒体资料,秉持立德树人的宗旨进行择优选取,从而更好地建立“互联网+思政”体系,完成线上线下的良好互动局面。此外,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需要校、院、系三级思政系统的支持,学校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帮助以及教师思政能力的配合,这些都需要通过立体化的制度加以保障。大学语文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因此亟需思政专家和党组织的全方位指导。这方面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空间优势,将语文和思政联系在“互联网+”模式下开展线上共时性指导。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语文课开设思政文化专题,内容与时事要闻相关,以教师具备的思政意识为前提,发挥优秀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作用;开设科技文化专题,以教师具备的科学意识和航空知识为前提,培养学生理解和践行现代航空精神。

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到当代社会主义精神,大学语文课不仅要在课程内容中添加思政元素,也应从确立理念、扩大内容、增加方法、体制保障支持等方面整体融入思政体系,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