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文化进程中的广德民歌区位色彩与文化内涵

2020-12-24 18:34张雪丽
关键词:广德官话民歌

张雪丽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广德古称桐汭,是一座有着1800年建置史的古城。“哀公十五年(前480年)楚伐吴,及桐汭”(《左传》)是广德见于史籍最早的文字记载。广德县隶属安徽省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山地与沿江平原过渡带。其地貌复杂,南部以低山为主,北部属丘陵区,中部主要是平原与岗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据广德县内梨山乡(今柏垫镇)下阳遗址、原砖桥乡陈家边遗址等出土的石器和印纹陶片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广德这块土地就已经有人类活动。截至2019年,广德县辖6镇(桃州镇、新杭镇、柏垫镇、杨滩镇、邱村镇、誓节镇)、3乡(四合乡、卢村乡、东亭乡)及广德经济开发区。

一、不同历史时期广德移民的文化耦合

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是在不断迁徙、流动中完成的。两晋的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及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无一例外地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历史上广德先后归属吴、越、楚。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文明在此交汇。广德作为移民县,据《广德县志》等史料记载,大部分移民来自河南、湖北二省。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移民原籍地文化也随之带入,移民所遵循的文化模式、价值取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也由此传入广德。多样民间风俗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广德“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文化现象。因此,广德文化不仅仅根植于本土的祠山文化、吴文化、徽文化,也不断包容外来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多种文化的相互交织融汇,使广德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甚至形成一种完全不同于广德以及周边地区的新文化。

随着大量移民聚集在广德并形成新的家族聚居地,移民文化在族群内部与原住民之间形成开放式融合,从而使广德文化在移民的基础之上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比较容易彼此接纳和模仿,嫁接与移植。而正是这一点,使得广德的移民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因此作为移民社区文化承载的民间歌曲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

不同的移民类型,包括移民的社会政治背景、移民本身的素质、移居地移民的数量和他们居住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对移民文化产生影响。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等原居住地文化及周边文化的多重熏陶,在长达百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与文化习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德文化是集吴越文化中执着包容、创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中原、荆楚文化中忠勇尚义、务实重情的精神内核,以及徽文化“贾而好儒”的思想于一体的,形成了兼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多元文化特点。

二、广德民歌中保存下来的语言杂糅

“清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1860-1864),太平军与清军,在广德激烈争战,同时又遭‘大疫’,广德居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其后,官府招募客民入籍开垦。这样大批的河南人、湖北人、江北皖中人,以及邻近的浙江人迁居广德,他们将各地的方言也随之带入广德。”[1]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为广德方言注入了多元的语言文化元素。广德方言在历史上属于吴语语系,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客籍方言占据了当地语言文化的主导地位。

如今的广德县境内语言分为官话和吴语两个色彩区,官话色彩区包括中原官话区的河南话、西南官话区的湖北话,以及江淮官话区的江北话;吴语色彩区包括太湖片吴语区的老广德话、瓯江片吴语区的温州话、婺州片吴语区的浦江话,除当地土著居民所在的“太湖片吴语区”方言外,其他方言均属“客籍话”。如表1所示,河南、湖北移民所说的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是广德的强势语言。移民杂居,造成当下广德方言的复杂面貌,今天的广德话已经形成了“河南话”“湖北话”“江北话”“老广德话”“温州话”“浦江话”等多种“方言岛”。

据1996年版《广德县志》第二十七章方言部分记载,来自河南光山、罗山、商城、固始等县,操中原官话的河南人约占全县人口十分之四,主要居住在县城北半部和丘陵地带,如邱村镇的下寺、山北、高湖、邱村、赵村,誓节镇的花鼓以及新杭镇的彭村、砖桥、流洞、新杭、独山等村。来自湖北荆门、钟祥、孝感、南漳等地使用西南官话的湖北人约占全县人口十分之三,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南部丘陵和山区,如誓节镇的苏村、石鼓、杨杆,杨滩镇的独树、月湾等村或社区以及四合乡境内,而卢村、桃州镇、柏垫镇部分村或社区为河南、湖北移民的混居区;来自无为、安庆、合肥等地操江淮官话的江北移民约占全县人口十分之一,主要居住在县城区及东亭等乡镇,安庆移民主要分布在东亭的沙坝和施家境等村,及广德北乡少数地区;操太湖片吴语的广德土著居民主要居住区为卢村乡甘溪沟、宋陈村、高庙村,桃州镇的小余里和大洪保,杨滩镇的部分区域;温州移民和浦江移民约占全县人口十分之一,说瓯江片吴语的温州移民分布在今新杭镇的路东、涧东,桃州镇的苏觉及新杭镇朱湾等村或社区。说婺州片吴语的浙江浦江移民主要分布在杨滩、月湾、石鼓等偏远乡村。

受原居住地地形地貌、气候、物产、生产方式、文化背景、语言等因素影响,移民分别以地域、族群、血缘聚居,来自相同地区的移民大多聚居于某一地域。又由于迁移时间的关系,最先到达的迁入者往往占据生产条件较好的居住地;居住在边远蛮荒之地的移民,往往是最后到达的移民,或是若干年后从附近县市迁入的移民。湖北人大部分居住在南乡,河南人大部分定居在北面。在言语上都有各自特点,湖北人语言细腻、柔和;河南人语言粗犷、直率;江、浙移民语言具有细软柔美的吴侬软语特点。“汉族民歌在原生状态中都是用汉语方言演唱的,其词都是方言。没有一首汉族民歌可以与汉语方言相脱离,方言特点与民歌旋律风格之间有共生关系。”[2]

三、广德民歌的文化地理意义

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移民文化特点的广德民歌,于2014年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同治年后,广德县居民主要是来自豫、鄂等省的移民,由各籍移民带来的原籍民歌丰富多样、异彩纷呈。”[3]由于广德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语言以及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形成了其鲜明的区位色彩风格特征。各地移民定居广德后,除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之外,在劳动、过年、过节期间,他们还把当地民间文艺形式拿出来自娱自乐,如舞龙灯、舞狮子、旱船、马灯、打五件。其中很多文艺形式是需要用歌声唱出来的。由于各地语言风俗不同,各地的民歌特点也不同,南乡民歌柔美细腻,北方民歌高亢奔放,江浙民歌优美动听。百余年来,南北乡文化的相互交融,多种方言的交汇与杂糅,在历史的传承与演变中,形成了具有区域色彩特点的民歌风格。

通过对《广德县志》《广德遗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间歌谣集成》《安徽民歌集萃》等资料的梳理,对广德代表性民歌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从体裁划分看,广德民歌有山歌、号子、小调、风俗礼仪、舞歌等民歌类型。山歌类作品,如《刘海歌》《太阳一出满地红》(映山红);小调类作品有《一对小秧雀》《十双红绣鞋》《纳鞋底》《回娘家》《绣手巾》《摸姐辫》《才郎哥来玩》《闺怨》《五月调情》《放羊》《家住沙塘》《种花》《十叹》《采花调》;号子类作品《车水歌》《薅秧号子》《大米好吃田难种》;风俗礼仪类民歌,如《拜四门》《十杯酒》《访朋友》等,舞歌如《郎有心姐有意》。从题材划分看,民歌涉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民俗、革命等内容。生产、生活类民歌,如《一对小秧雀》《姑嫂看灯》《四季花开》;反映民众情感内容的歌曲,如《离别情歌》《情歌》《一对小鸳鸯》《十双红绣鞋》;革命题材歌曲,包括《听我唱个农民歌》《为什么男女不平等》《十二月小唱》《姑娘要参军》等;这些歌曲的曲调主要来源于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和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聚集区。同时,歌曲风格也吸收了江、浙移民等地的民歌风格元素。移民文化与周边文化交融的文化烙印,也深深体现在广德民歌里。

四、结语

总的来说,由于受各居住地移民方言特点的影响,广德民歌具有多元化:以湖北人为主的居住地的南乡民歌,旋律比较柔美细腻;河南人聚居区的北乡民歌高亢奔放;而江浙居民区民歌则具有“吴侬软语”优美动听的韵味。同时广德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表现为:音节以五声音节为主,也偶有六声音节,如《车水歌》;调式以徵调式为主,羽调次之,宫调式、商调式较少。宫调式民歌如《姑嫂看灯》,商调式歌曲如《薅秧歌》;节拍以四二拍居多、四四拍次之,也有少量混合拍子的民歌,如《一只小秧雀》;歌曲旋法多变,大二度、小三度和小三度、大二度环绕的旋律进行旋法特点突出;六度、七度、八度大跳的旋律进行是该区域民歌的一大特色,如《姑娘要参军》中第三小节与第五小节中就有两处,有时甚至出现七度、八度的连续大跳,如《薅秧歌》第十四和十五小节中,下行七度大跳后,立刻八度上行大跳,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旋律色彩风格;歌曲结构以短小的单乐段、复乐段结构为主,“分节歌”形式较多;语言朴实,通俗易懂;衬词丰富,如常用“哦”“嗬”“嗨”“哟”“哎”“啰”“嗯”等;演唱形式分独唱、对唱与一领众和等类型;演唱时真假声结合,“真声为主”。

广德民歌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喜怒哀乐,具有较高的文学、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研究价值。来自于移民文化的广德民歌,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多元的文化内涵,感染、吸引、教化着当地民众。

猜你喜欢
广德官话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较真
穿花衣 唱民歌
较真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
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