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荣
摘 要: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至关重要,是引领班集体向前的提灯者。班主任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运用精心选拔和培养班干部、合理制定班级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精细管理班级、建立竞争机制等策略,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级制度
德国的教育学家瓦根舍因曾说过:“小学班级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小学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有科学化的运营,并且要用艺术的眼光看待这一系列的动作与做功。班主任只有把这一门极难把控并且难以掌握的高等艺术研究透彻了,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让学生得到长足的成长。
一、精心选拔、培养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
(一)班干部的选拔
1. 细致观察,多方了解,锁定干部对象
每学年接手一个新班级,笔者都会经过大约两个星期的观察,并根据与原班主任、科任教师的了解,班级学生的闲聊所知,按照“能力优先,品德良好,敢说敢为,敢抓敢管,以身作则,乐于奉献”的标准精心挑选,初步确定班干部对象。
2. 双重竞选,逐一遴选,确定干部人选
经过观察与了解后会有心仪的干部人员,之后举行有仪式感的竞选活动,先“踊跃自荐”,后“民主选举”,给学生一个展示、同学公选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干部对象的长处、天赋、能力、信任度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展示,为后续的培训打下基础。最后根据得票最高学生的优点与强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工作岗位与职责。
(二)班干部的培训
1. 明确干部职责,责任分工到人
成立班干部队伍后,笔者首先会召开一次班干部全员大会进行岗位职责培训,帮助他们明确干部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加强对干部的管理,量化考核
在管理干部方面,制定考核制度,如实行干部“计分制”,为每个干部岗位制定一张责任与义务的评分指标,设立“底线分”,对于扣分严重、不称职的干部,采取免职处理。对于表现优秀的班干部,给予一定的奖励。班干部自我约束,干部之间互相约束,接受同学的监督,实行双向调节。
3. 帮助班干部掌握工作方法
(1)“扶着走”。“扶着走”的关键是抓好“第一次”。一个新的班集体组成以后,对于新产生的班干部来说,会遇到一连串的第一次——第一次组织早读,第一次带领学生劳动,第一次组织课外活动等。在“第一次”前,笔者都耐心指导,手把手地教。
(2)“领着走”。这是半扶半放阶段。班干部有了一些工作实践经验以后,笔者在各种具体工作之前,让班干部提前设想,提前安排,自己充当参谋。经过多次的训练,班干部逐渐成熟起来。
(3)“放开走”。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笔者就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工作。“放开走”并不是撒手不管,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力表扬敢于管理、独当一面的干部,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4. 培养班干部的团结精神
笔者注重和班干部交流,了解他们在班级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并帮助解决。在具体工作中引导班干部认识到大家的分工不同,但不能分割工作,所以干部之间必须取长补短,互相体谅与扶持,这样才能齐心合力做好各项班级管理工作。有了班干部这样的核心群体,班级被他们管理得有条不紊,笔者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科教学中去。
二、合理制定班级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得建立一套合理并且容易执行的班级制度。制度确定下来以后,全班学生都必须按照班级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每个学期初,笔者都会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班规内容是多层面的,有班级共同目标,有每天作息的具体安排、有学生学习态度习惯要求、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班级卫生纪律建设,还有学生违纪惩罚措施以及班干部职责及工作要求,等等。制度确定下来以后打印出来,作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贴在教室的文化墙上,用以时刻警醒学生。
三、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与形成
(一)注重细节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学生的习惯要从细微之处抓起。笔者通过情境演示、吟唱童谣等形式,教育学生见到长辈、教师、客人都主动问好打招呼;通过观看短视频和图片展,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展示栏展示作业,无声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吟唱《劳动歌》引导学生把自己吃饭的碗盘洗干净,自己收拾抽屉和书包。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学会注重细节,日渐养成良好的习惯。笔者也会利用早餐时间、放学前10分钟等时间进行渗透教育,一天一主题,慢慢累积就会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二)捕捉时机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在塑造时期,所以抓住关键时期进行行为教育至关重要,遇到合适的机会进行教育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要是在学生犯下错误的当下不能及时捕捉时机,学生便不会重视这些行为,以后想纠正过来就得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了。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犯错的教育时机,做一个引导者,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并进行自我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督促训练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行为习惯恒久的督促训练,才能助力学生养成各种习惯。笔者善于利用三字句、四字句的顺口溜进行训练。如课前准备的顺口溜有“铃声响,进课堂,书放好,坐端正”;书写习惯的有“写字姿势,一尺一寸一拳”;纪律方面的有“我不说话,鸦雀无声”。学生边说边做,觉得像游戏一样,而且使用的频率高,学生容易记住,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规范和强化。
四、“珍珠項链”管理方法,精细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繁杂琐碎,单靠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效果不明显。于是,笔者大胆引入“珍珠项链”管理方法,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首先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公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再持之以恒地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制定学生行为考核表,按照学生的日常表现打分,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评奖。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长处、得到锻炼,笔者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置精细化的岗位,如学生考勤、讲台卫生、课间追逐、就餐纪律、图书管理、桌椅整齐、地面整洁……每项都有一至两个负责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让班里每一个成员有一种压迫感,有一定的竞争意识。班级公约涉及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情况,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由此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责任人责任意识,凝聚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
五、精心建立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氛围
(一)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每个学生在班级选择一个水平相当的对手,在自己的书桌左上角贴上对手的姓名,跟他/她比思想、比行为、比学习、比进步。每2个星期进行一次小结,输了就把个人竞赛中的“万里马”送给对方,激励双方。这样的竞争,操作性强,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组组都有一个追击目标
除了个人竞赛,笔者在班上还实行“一帮一、一盯一”“最佳表现小组”“富有挑战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活动,分别对得分最高的、竞争最激烈的、小组最团结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并帮助尚需努力的小组想出响应方案。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虽然繁复,但只要把握好工作尺度、讲究工作技巧,班级管理也能做到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