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君
摘 要: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由初步发展听、说能力逐渐过渡到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因此,抓住儿童语言的关键期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必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将有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文章从“创设情境,突出口语交际的交互性”“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多元评价,突显口语交际的灵活性”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更平稳地发展儿童语言能力。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都比较重视阅读与写作,而口语交际常常被忽视,甚至处于边缘化状态。为了突显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有了完整独立的页面。在页面设计中,每次口语交际都有明确的主题,针对主题有简明的引导语、口语交际的内容、配合插图的交际情境、交际目标以及温馨小贴士。这种设计在保证规范化的同时做到简洁明了,目标和梯度都非常明确。
关于儿童语言的发展,中国教育部在2012年10月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都有相关的教育教学引导。综合两者,按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互动能力三个维度整理出幼儿园大班语言发展目标与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语言发展目标,如下表所示。
从表格中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目标由注意听到听得懂、会提问、会复述,由愿意说到注意说话的场合和语气、体态,要求逐步提升。而部编版新教材中,低年段的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也具有梯度性。由一年级上册的《我说你做》、一年级下册的《听故事讲故事》过渡到二年级上册的《看图讲故事》、二年级下册的《推荐一部动画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从倾听、模仿再到自我的表达、与他人的互动逐步地发展语言能力,在会听会说的基础上学会在倾听中提取信息,在表达上注意条理、语气与体态,有条不紊地推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基于幼小衔接在学生语言发展上的目标,教材做了合理的编排。但是,低年段的口语交际课堂情况却不容乐观。首先,教师在上课时较少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例如,《用多大的声音》一课,教师提问学生什么情境下需要用较轻的声音说话,学生举例回答电影院、图书馆等。这是一个提问式的交流,但学生依然对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在这些场合说话没有清晰的概念。第二,学生表达能力不足,思维逻辑性和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出现不断重复同学答案的现象。第三,学生对口语交际课兴趣很浓,但是缺乏自信,不敢发言,导致口语交际课举手或上台发言的学生基本固定,其他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第四,口语交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用终结性评价判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面对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课的困境,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采取相对的策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更平稳地发展儿童语言能力。
一、创设情境,突出口语交际的交互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因此,基于低年段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体验式的情境教学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例如,一年级下册《一起做游戏》一课中,教师可以把上课地点搬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以做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带入一起做游戏的情境中,带动学生情绪,减少严肃的课堂对学生表达的约束。之后教师可以用邀请小伙伴玩游戏、说清楚游戏规则等方式让学生自由表达。这样的课堂更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交际情境,也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课堂的表达。
除了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还可以考虑盘活社会资源进行情境体验式教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7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时期,此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处于低水平阶段,他们的思维只有一维性,通常在自己已有的经验范围内思考。因此,没有相当认知和实践经验,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可能无话可说。这时,借用社会资源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亲身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二年级下册《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自己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之后通过学生实地访问了解,到职业体验中心尝试等方法,得到自己的经验,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同学分享,既让学生有话可说,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二、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习惯与学生做游戏、讲故事,但是步入小学,这种极具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却因为知识量的剧增而变成枯燥乏味的讲授。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的智能内涵是多元的,分别由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作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智能组成。每个学生在不同智能中表现也不一致。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学应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游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感官,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同时,游戏化的教学能够将枯燥的知识性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一年级上册《小兔运南瓜》为例,教师可以把真实的南瓜带到课堂。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主张把更真实的场景带到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想办法把南瓜运回去,比一比哪一小组想的办法最多、最合理。这样的游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同时,“方法多且合理”这个要求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比赛的游戏形式减去提问的压力,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小组和教师的帮助下,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多元评价,突显口语交际的灵活性
我们根据评价的目的、作用和时间将口语交际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现在相当一部分教师都在使用终结性评价,用期末口语测试鉴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终结性评价形式单一、测量数据误差大,容易导致低年段学生失去口语交际的信心,从而影响之后的人际交往。形成性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互动能力,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全面,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客观的判断。其实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日常教学进行,如上文提到的小组合作与游戏教学,小组合作产生不同的评价主体,自评、小组互评、师评等,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的言语表达达到口语交际要求者奖励笑脸,发言有进步的同学也能获奖,教师通过学生获得奖励的情况评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低年段學生来说,形成性评价虽然不易操作,但是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规范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幼小衔接中的重要目标。基于幼小衔接的小学语文低年段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杨丹.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2]胡雨欣.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策略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8.
[3]肖畅.小学低年段语文游戏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