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实施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基础词汇理论知识的掌握、阅读理解的分析、写作水平的提升,还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分辨能力及思维创造性,从而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与思维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
初中语文是一门重视理论与实践衔接的课程,对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内涵气质、文学造诣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创造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使语文学习更加具有灵活性与创新性,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设置情景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为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促使师生对创造性思维教学理念的重视,教师要构建有效的情景教学模式,通过在情景教学场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形式促使学生巧妙锻炼思维。在各种问题驱使下自发地对自身的思维分析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活跃与发散思维,进而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欲望,在求知欲的有效驱动下对语文知识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概括与总结。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逐步深入研究来探求事物的本质,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得以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在对记叙文进行记录时,一般教师会要求学生遵循写作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但是为了将文章描述得更加生动、鲜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将事件进一步拓展,从而使得描述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如在写小明做家务这一事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家务的种类、做家务的程序、做家务的感受等进行适当拓展,从而使文章写出来后更加真实,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二、从生活化角度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水平
语文教学素材的提炼主要从生活案例有效提取,但最终语文的学习成效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进行有效验证。教师在语文教学期间适当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从生活化教学角度辅助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与运用的真实体验与感悟,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认知,使得学生从心灵上走进语文,从实践中学会学以致用,通过生活案例将语文理论知识有效贯穿其中,进而使语文学习方法得以升华。教师在进行句子拓展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提取生活素材,通过分析、归纳与总结,使语文教学问题变得更加容易。如对句子“下雨了”进行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雨天现象与所听到的雨声及自身感受拓展句子,可能学生会根据雨的大小模拟声音,如淅淅沥沥、滴答滴答,噼里啪啦、电闪雷鸣等,通过这些词进行雨势的拓展描绘,此时句子可以拓展为“今天下午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或者“今天下午电闪雷鸣,下了一场狂风暴雨”。通过与实践知识的有效结合及良好引导促使学生对语文创造性思维进行揣摩与尝试,进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
三、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于人们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学习、工作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以重视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并合理运用,使语文教学充满现代科技感,使得教学内容能够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进而通过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如在讲解文言文《花木兰》这一课文时,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语言文字较为晦涩,甚至涉及通假字,对于初中生而言可能就显得相对难以理解。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本文知识的理解,可以将花木兰生活的背景、替父从军的精彩片段通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进行穿插辅助教学,利用便利的信息化技术来降低教学难度,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课文教学内容,并结合课文内容要求学生选取其中一个片段进行小随笔训练,鼓励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选取任意题材进行编写,从而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笔水平。
创造性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阅读分析及写作能力等的提升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加以重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完善语文教学内容与质量,以轻松、愉悦、灵活、实用的方式来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永.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学周刊,2020(4):67.
[2]季诚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9(33):21-22.
[3]张洁.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117.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