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巧毅
摘 要:通过学前教育,幼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思维。很多学前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质量,采取了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而游戏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利用游戏化教学能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积极地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使得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提高幼儿学习的注意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幼儿教学
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适应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明确孩子所表现出的好玩、好奇、好动的特征是当下孩子正常的成长规律。为此,教师应抓住幼儿好玩的这一特点,利用这一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游戏资源
游戏一直以来都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应考虑到其选择的游戏教学内容有所差别。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征选择不同的游戏,激发出每一个幼儿所具有的独特潜能。教师在准备游戏资源的过程中,应根据每一名幼儿对游戏资源的不同需求,将幼儿划为不同的小组,按照小组的游戏方式,准备不同的游戏资源,确保幼儿在玩游戏时都能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到游戏带的快乐以及教育意义。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使得游戏活动的实效性得到提高。在日常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有一些幼儿喜欢与其他人进行沟通,比如玩过家家;而有一些幼儿喜欢独自进行活动,比如说看书;还有一些幼儿喜欢唱歌、跳舞,教师应根据不同幼儿对游戏的不同喜好,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尽可能去提供游戏资源,让他们玩自己想要玩的游戏,这能提高所有幼儿参与游戏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说喜欢唱歌的幼儿,教师可以将他们分为一个小组,让小组内的每一名成员都当着其他人的面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并且简要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一首歌。通过这种游戏方式,既能够提高幼儿的自主表达能力,同时也会让幼儿去思考歌曲本身所蕴含的含义。教师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设计一系列的综合类游戏,比如说融入唱歌、跳舞与运动等游戏,或者是融入过家家、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这些游戏的综合性能够提高幼儿在玩游戏时的兴趣,让更多的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其心理状态更佳,并且更快乐,更愿意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增加游戏的可玩性与实用性。
二、精心设计游戏方案,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开展游戏设计时,很多教师认为幼儿的游戲并不需要进行多方位的考虑,也不需要精心设计游戏方案,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游戏能否顺利开展,与教师设计的游戏方法息息相关。在开展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游戏的不同环节,进而设定合理的游戏方法,针对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突发案件、突发情况进行深度的考量。在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幼儿的健康问题,应对每一个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健康问题深思熟虑,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避免幼儿在游戏时出现健康问题。比如说在进行户外运动时,教师可以在户外运动设施旁边铺上软垫,如平衡木之类,防止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从平衡木上摔落受伤,而铺上软垫后,哪怕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小心跌落,也不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保证游戏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保证了游戏的安全性。
三、创新游戏化教学内容,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通过创新才能够不断地给学前教育带来发展的动力。为此,即便是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同一个游戏在经常玩以后,幼儿会对这个游戏产生厌倦感,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考虑到幼儿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比如说好奇心重、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特点,进而帮助幼儿开展游戏。教师确保所选择的一系列游戏内容能满足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满足幼儿对于游戏的期待,同时也能让幼儿通过游戏获取知识,提高幼儿参与到游戏中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前教育过程中游戏化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让更多的幼儿愿意参与到该游戏中。比如说,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很多教师会选择老鹰抓小鸡这项游戏,这是幼儿经常玩的一种游戏,但是如果长时间玩,很多幼儿会觉得无趣,或者是幼儿觉得这游戏玩了很多,自己已经不愿意再参与该游戏了。为此,教师需要对游戏进行创新,比如说不再用一只老鹰捉所有的小鸡,让幼儿自愿分组为老鹰队和小鸡队,由老鹰队的幼儿去捉小鸡队的幼儿,要求老鹰队的人数应少于小鸡队的人数,直到老鹰队把所有的小鸡捉走才能算老鹰队赢。幼儿对创新后的游戏充满兴趣,其参与的主动性也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并且将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学前教育中的各个不同的层次,使得学前教育通过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发散学习的思维,让幼儿的思维广度以及好奇心、主动探索能力逐步提升。为幼儿后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幼儿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大玉.浅议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6):13.
[2]黄素萍.探析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A].新教育时代(第6辑)[C],2015:131.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