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巧用历史故事

2020-12-23 07:17张海辉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氛围

张海辉

摘要: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工作较为重要,不仅对学生中考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还对后续的历史课程学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三个角度对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又从创设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整体性、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四个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历史故事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课堂氛围

引言:初中历史课程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并且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仅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不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厌学心理,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推进历史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历史知识更进一步的理解,需要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调整,将历史故事融入到課堂中,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性,通过故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的意义

(一)真实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融入历史故事时,由于这一故事具有真实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内容后,能够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潜移默化的形成了历史知识探究积极性。另外,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会将真实性作为选择原则,在这一原则基础上,能够保障历史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推进历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二)趣味性

传统历史教学工作当中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但教师将历史故事与课程内容融合到一起后,学生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对这段历史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达到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当中。另外,教师在将历史故事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时,教师能够设置多种教学游戏、教学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同时,能够将较为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三)针对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融入历史故事后,能够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第一,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会选择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故事,这一教学形式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体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程度。第二,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故事分析历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学习质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巧用历史故事的策略

(一)创设课堂氛围

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历史故事应用的整体质量,需要教师创设课堂氛围,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第一,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故事学习积极性,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前总结整理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历史故事作为课堂引入部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历史课程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南京条约”这一时期背景下的小故事,帮助学生在小故事分析下对这一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第二,为了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历史喜好,在备课时查找学生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二)提高教学整体性

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有助于学生历史课程学习,在将历史故事融入到其中时,教师可以先总结整理现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后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并进行教学方法调整。例如: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之后结合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保障历史故事能够发挥出其中的应用意义,为之后的教学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时,需要教师参考优秀教学案例,将案例中的优秀教学形式融入到本课堂当中,保障初中历史教学质量能够逐渐得到优化,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

(三)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意识都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整体性有直接的影响,为了达到提高历史故事应用整体质量的目的,需要教师对新课标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工作,例如:管理人员可以聘请初中历史教学专家,为教师讲解新课标中对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历史故事融入方法等,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对历史故事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但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为了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避免出现培训有效性不高的问题,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开展考核工作,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进行考核评价,激发教师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开展教师会议,在会议中历史教师共同讨论历史故事的课堂融入方法,教师可以共同按照课程教学要求选择历史故事,提高这一工作的开展效率,为之后的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历史课程备课效率。

(四)引导学生自主分析

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分析历史故事含义,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达到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需要转变课堂主体,将学生放在课堂的重要位置。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查找历史故事的作业,学生能够在查找历史故事的同时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推进历史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率。另外,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分析时间,例如: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历史故事,让学生自主分析后总结其中包含的知识点,这一学习方法下,学生能够先对历史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能够达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融入历史故事整体性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为了提高历史故事的教学融入性,需要教师总结整理现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总结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之后结合新课标中的历史教学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引导教师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分析历史知识点,通过历史故事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综合素养,并为之后的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杰.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3.

[2]王宝良.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20(04):49.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氛围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