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漫
摘 要:理解函数的对应法则,用构造法、换元法求解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定义域的一般方法,求与已知函数有着相同对应法则的函数的定义域,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求原函数的值域,通过x的有界性求函数的值域。
关键词: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构造法;换元法;复合函数;有界性法
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它揭示了其定义域、值域及对应法则这三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正确认识函数概念中的三要素,是树立函数思想,用函数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
一、函数的对应法则
函数的对应法则,决定了函数y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是函数概念的核心。下面的例子可帮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函数的“对应法则”。
如:已知函数f(x+1)=x,求f(x)。
这里我们先应找到“对应法则”,其“对应法则”是:函数y对应自变量减去1,即f::x+1→x,自然有f:x→x-1,即f(x)=x-1。由此也可得到f(t)=t-1,即f(x)=x-1.
这样,我们便得到了解决此类题型的典型方法;构造法、换元法。
例:已知f(x+1)=x2-1,求f(x)
解法一(换元法)设t=x+1,则x=t-1
∴f(t)=(t-1)2-1=t2-2t,即f(x)=x2-2x
解法二(构造法)
f(x+1)=x2-1=(x+1)(x-1)=(x+1)(x+1-2)
∴f(x)=x(x-2)=x2-2x
二、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它取决于确定函数关系的对应法则。
(一)求函数定义域的一般方法
在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分式中分母不等于0
(2)偶次根式被开方数非负(即大于等于零)
(3)零次幂中底数不等于零
(4)在对数式中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求函数定义域有两种表示方法:集合形式、区间形式。
例:求函数 的定义域
解:函数需满足
∵ <1 ∴x2-5x+9≤3
得2≤x≤3,故得函数的定义域为[2,3]
(二)求与已知函数有着相同对应法则的函数的定义域
有的函数,它们有着相同的对应法则,但它们却是不同函数,如f(x)与f(x+2)
例:已知f(x)的定义域为[0,1],求E(x)=f(x+2)的定义域
分析:
(1)函数f(x)与f(x+2)有着相同的对应法则
(2)函数f(x)是以x为自变量,而f(x+2)是以x+2为自变量
由此可得:0≤x+2≤1 ∴-2≤x≤-1
∴E(x)的定义域为[-2,-1]。
注意:
不要将题目错误地理解为:已知0≤x≤1,求x+2的取值范围
(2)不妨设 ,其定义域为[0.1],
则 的定义域为[-2,-1],这个具体例子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加深对上述例题的理解。
又如f(x)的定义域是[0,2],求函数 的定义域,这道题可用以上类似方法求解。
(三)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复合函数y=f[g(x)]中,内层函数u=g(x)的值域等于外层函数y=f(x)的定义域,若已知函数y=f(x)的定义域,可求得f[g(x)]的定义域,反之亦然。
例:已知f(x2)的定义域为[-1,1],求f(log x)的定义域。
分析:当x∈[-1,1]时,内层函数u=x的值域为[0,1],就是外层函数f(x)的定义域,而由u=log:x的值域等于外层函数的定义域得到0≤log x≤1,∴ ≤x≤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 ,1]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函数的定义域应根据问题本身的实际意义求得。
三、函数的值域
函数的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决定的
(一)通过求反函数的定义域求原函数的值域
比较函数y=f(x),x=f-1(y).y=f-1(x)之间的异同
即反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
如:求 的值域。
(二)通过x的有界性求函数的值域
函数中两个变量x,y是相互制约的,由x有界,可求y的取值范围,y有界,可求x的取值范围,由此形成求函数值域的另一种典型方法:有界性法。
例:求 (x≥0)的值城
解:将原式变形得 ,
由x≥0知: ≥0,即1 ∴函数值域为(1,2]。 由以上知,函数y=f(x)可以看作是一个含字母y的关于x的方程,函数的值域就是这个方程有解的条件。 例:求 的值域。 解:将方程变形为 即函数的值域为(-1,1) 又如求 的值域,也可用类似方法求解。 总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對应法则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但它们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不断加深对它们的认识,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为用函数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