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涛
摘 要: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和当今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需要,新时期汉语言文学发展必须要掌握的新内容。特别是在“文化自信”的当下,如何更好的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就显得愈发重要了。本文从汉语言文学当下的核心要点构成入手,对汉语言文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做出反思与探索,为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汉语言文学;发展;反思与探索
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是新时期教学,特别是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如何能够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让汉语言文学与当下核心价值观相适应,成为了当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的核心要点
(一)加强人格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要为社会服务。汉语言文学在中国教育中伴随学生一生,而新时期汉语言文学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当代学生健康的身心,形成良好的品格,锻炼学习的能力。其他知识、技能都是围绕其展开的。小学阶段,世界观慢慢形成;中学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建立;大学时期,学生刚刚独立进入社会,正处于社会观的塑成期和巩固期。每个阶段,汉语言文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指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好思想的基础、做人的底子。
(二)夯实汉语言文学基本功
每一门学问都要有服务社会大局的功能。汉语言文学也是一样,要充分发挥工具性作用,不能是简单的阅读文字文学内容,还包括分析文字信息和文学信息的意识素养。听说读写是汉语言文学学习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从呀呀学语到进入大学,词汇量不断丰富,运用和驾驭汉语言的能力越来越强。在学习中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也是汉语言文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帮助当代青年形成较高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学有所长的学生继续在汉语言文学方向深造打下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三)增加文化積淀与文学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能读懂古汉语书籍,品味传统文学精髓;能博古通今,更加优雅的与人交流;能出口成章,锻炼出更好的口才;能引经据典,创作好的文章,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不断提升的自己的文学品位和文人气质,是当代青年的更好的融入社会、展现自我的现实需要,同时,汉语言文学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也是时代的需要。
二、关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一些反思
(一)汉语言文学切忌“瞎折腾”
新时期,汉语言文学发展一度在教学上优化了更为生机的教学氛围,创新了的全新教学方式。课堂上,无论是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多媒体、小剧场、激情演说、甚至辩论赛等如雨后春笋,汉语言文学貌似生机勃勃。但汉语言文学的核心却没能更好的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一些院校把课程创新设计和教学绩效挂钩,很多优秀教师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堂创新设计,势必会影响正常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课上热热闹闹,课后一干二净,“瞎折腾”费时费心费更力。
(二)汉语言文学不能被忽视
新课标指出,汉语言文学课程应致力于文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汉语言文学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然而,从小学到大学,从家庭到社会,都认为汉语言是母语,不用进行过多的培养,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英语等语种的学习上,这就导致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相对缺失。特别是,新时代,受网络语言的冲击,汉语言文学发展也收到严重影响。梨花体、火星文等社会乱象充斥网络,特别是一些不规范读音、不规范流行语、错用滥用成语等现象频发,使得汉语言文学原本的光芒被掩盖,阻碍了汉语言文学的良性发展。
(三)汉语言文学务虚更应务实
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发展更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性教学,过分务虚,就必然会挤占基础性的文本解读和基础知识传授的时间,基础性教学必然也会收到影响。很多教师在课上过多的传递思想,注重精神培养等,但需要讲解的课文内容却因为缺乏时间一笔带过,知识全靠学生自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发展,更是与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背道而驰。
三、关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一些探索和建议
(一)形成核心素养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科学制定核心素养培养计划,可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专门挑选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章,建立一套专门的“核心素养”专用教案,与其他作品教学并行。小学和中学教育阶段,要强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效的帮助学生自觉形成汉语言文学核心素养的学习习惯。在大学阶段,要增设汉语言文学课程,培养汉语言文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
在当代,要积极引导网络语言向着正确化、规划化发展,守住汉语言文学阵地,坚决抵制滥用粗俗汉语言文学现象。可以依托网络、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强化汉语言文学宣传,积极宣扬汉语言文学作为国之传承的瑰宝魅力。多录制一些类似“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的电视节目,广泛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系列活动,提倡文明规范使用汉语言,推进汉语言文学规范化发展。
(三)重塑经典,让汉语言文学精品回归课本
古往今来,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汉语言文学经典著作,即是在今天,也具有非常的借鉴意义。要加强对文化经典的发掘、研习和传承,将古代名篇作为精修、必修内容列入初级、高等教育体系。“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要通过研究古代先人的文学,了解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从而帮助我们判断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潜力,我们主流文化的前进指引方向。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在新时期迎来了太多的挑战,挑战中也必然存在机遇,当代汉语言文学发展必须要“化危为机”,注重自身功能的发挥,适应互联网、信息化的大潮,积极应对挑战,科学稳妥改革,汉语言文学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换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程鹍.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才智,2020(05):114.
[2]霍奕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J].汉字文化,2019(23):27-28.
[3]周妍.新时代网络语言环境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策略[J].传媒论坛,2020,3(05):166-167.
[4]王彦博.“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策略[J].才智,2019(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