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020-12-23 06:54蒋树林
丝路视野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反思教师

蒋树林

摘 要:反思,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一种个人专业发展的成长方式,是教育者对自己教学观念与实践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質上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可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本文以《春节,你不要走》为例,谈谈反思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系。

关键词:反思 教师 专业化成长

一、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具有预测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教学前的反思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反思学生

新一轮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因此,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首先,我们要反思:你所要面对的是什么地方的学生?有着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文化背景?他们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他们渴望你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例如:《春节,你不要走》,是二年级的教材,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考虑,他们应该比较喜欢生动、形象、有趣、乐观的学习方式;而从学生的地理位置来看,他们是属于南方农村的孩子,他们知道春节要贴春联、要吃汤圆,有好看的、好玩的,敲锣打鼓……但他们并不知道春节要吃饺子、扭秧歌、耍狮子、舞龙灯、划彩船、踩高跷……我们就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他们看到、知道?让学生在喜欢的课型中愉快地学到知识,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每一个教师对自己也应该有的要求。

(二)反思自我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反思自我不是一个单一的环节。看到一节内容,你会想:这节课好上吗?哪儿好上?哪儿不好上?不好上的地方该怎样处理呢?如果你无法独自完成,就需要与同事交流、探讨。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与互助合作,可使教师个人少走弯路。在交流和探讨中就会让你逐步明朗起来,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起来。在与同事交流之后,你写好了教案,你也应该反思自我:我准备好了吗?我的知识足够让孩子们那渴求的双眼笑吗?我还需要再充充电吗?如《春节,你不要走》一文,老师比较熟悉的是本地方的春节形式,那么,就需要我们去查阅其他地域过春节时的传统节目,挖掘祖国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

(三)反思教法与设计

当你准备好一节课,并不是熟悉每一个细节就可以了,你也应当思考:这一节课的内容容量是否适度?我所采用的教法是否能让学生接受?我的提问方式是否能让学生一听就明白意思?我的课堂结构逻辑性强吗?我的课是否兼顾到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能让差生学到知识、中等生吃得饱知识、优生延伸知识吗?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轻松地驾驭课堂,从而逐步形成为个人的能力。

二、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使教学成为一种多向的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任何一节课,在上课之前你都是不可能完全预料到的,更不可能与你的设计一模一样,因为你的对象是有思维的个体。即使同一老师同一内容,在不同的班教学时学生所呈现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及时反思、应对。尤其是突发事件的处理。假设举例:因为春节,大家都喜欢的一个快乐的节日,但是有一个学生偏不喜欢,而成为他伤心的日子呢?当然这只是假设。严格地说,学生状况我们无法完全预设。课堂中及时思考并想出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机智,也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专业化的能力。

三、教学后反思

顾名思义,即教学活动之后进行的反思。它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使教学成为一种理性的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反思可以是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也可以是对所听的课和所了解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相对来说,教学后反思应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有针对地及时反思

这种反思是指讲了或听了一节课下来及时地思考,这节课有哪些优点值得肯定和借鉴?有哪些不足需要修改或改进?假如再有这样的情况,我该如何修改、如何改进呢?……这是每个教师都会做的事情。此类反思最大的优点是:及时,记忆犹新,言犹在耳,反思明朗,而且不一定花很多时间,关键是收获也不小。

(二)相关链接反思

任何一堂课,它既是独立的,但又绝不是孤立的。它必然有与其他学科或其他课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或知识相关联,或教学结构相似,或某个问题相通……有时,你会对某一类的课产生这样的想法:他们是否可以都这样来处理。或者会想:那一节课的结尾方式也可以用在这一节课的结尾等等。这样的想法就属于相关链接反思。它虽然不像教学后及时反思那么明显,但是意义却更深远。每个教师都能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步使自己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但却不一定会将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产生属于自己的理论研究和理性成果而成为研究型教师。这正是因为少了相关链接反思。似乎好多教师(包括笔者本人)都忽略了这一环或在这一环做得太少,这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既是一种教师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反思、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猜你喜欢
专业化成长反思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促进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探索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立足小片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于制约幼师专业化成长的因素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