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在治疗癌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12-23 03:28
云南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癌性阿片类疼痛

谢 霞

(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 疼痛科,广东 东莞 523900)

经调查研究显示,造成癌晚期患者疼痛的重要原因是癌性疼痛,是指疼痛部位需调节或修复的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引起疼痛,具有全方位疼痛及自主神经异常强烈等表现,诱因是神经被压迫、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及内脏转移等,疼痛剧烈者对癌症治疗方案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使其生活质量不理想,因此陆慧[1]学者认为,本病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能提高整体疗效,缓解疼痛感且稳定病情,便于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分析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是2017年1月-2019年8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7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女所占比例是20∶15,年龄41~73岁,均值是(57.26±5.39)岁;体质量18~25kg/m2,体质量均值是(23.19±1.29)kg/m2;肿瘤分期:Ⅲ期21例,Ⅳ期14例;对照组:男女所占比例22:13,年龄42 ~75岁,均值是(57.83±5.24)岁;体质量19~26kg/m2,体质量均值是(23.38±1.14)kg/m2;肿瘤分期:Ⅲ期25例,Ⅳ期10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癌性疼痛者[2];肿瘤分期是Ⅲ期-Ⅳ期;治疗周期≥1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②排除标准:疼痛程度不能自主判断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或者免疫疾病者;难耐受镇痛药物者;精神病或智力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二、方法 1.对照组:实时监测患者病情,予以镇痛剂改善自身疼痛感。2.观察组:阿片类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条件合理选择药物,一般情况下选择硫酸吗啡缓释片(规格4mg),10mg/次,1次/d,病情严重者需要将用药剂量增加,联合服用羟考酮(规格5mg),以疼痛程度为基点明确用药剂量,疼痛评分≤6 分者早晚服用1次,5mg/次;疼痛评分≥7 分者增加药物剂量是10mg/次,便于提高临床疗效。

三、观察指标 1.镇痛效果: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3]评估2组患者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测评躯体疼痛、内脏疼痛、神经疼痛及混合性疼痛,10分制表示,轻度疼痛≤3 分,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 分,得分越低表示镇痛效果更具优势。2.临床疗效:显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缓解≥75%,未发生不良反应;好转: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缓解≥25%,未发生不良反应;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且疼痛感加剧[4],有效率是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统计2组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及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

四、统计学方法 SPSS22.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镇痛效果)(±s),t 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n(%)],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镇痛效果 观察组躯体疼痛、内脏疼痛、神经疼痛及混合性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二、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P<0.05(具统计学意义),见表2。

三、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5%,P<0.05,见表3。

讨 论 经调查研究显示,癌性疼痛对患者心理情绪及疾病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导致其自身疼痛记忆加重,使得患者不能积极参与正常的日常活动及社会活动,患者伴有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改变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因此张云芳[5]学者认为,早期提供对症止痛措施能改善预后效果。有研究报道[6],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该药物与其他类型的药物比较,止痛效果较强且避免伤害机体重要器官,常见药物是硫酸吗啡缓释片,其属于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镇静镇痛作用显著,抑制患者呼吸中枢且降低其对二氧化碳张力的反应性,该药物能兴奋平滑肌且增加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加胆道或输尿管张力,扩张外周血管且发挥镇痛作用机制,同时该药物经研究证实,镇痛作用是口服用药后作用在脊髓胶质区,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背角神经元放电产生抑制,不会对其他感觉神经传递造成不利影响,患者经口服用药后再2~3h 内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并且吗啡镇痛作用较强,将u 及k型受体激活后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减少神经末梢对乙酰胆碱、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释放量,对腺苷酸环化酶产生抑制便于提高镇痛效果。其次,羟考酮属于半合成蒂巴因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其用于治疗服用数天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中重度疼痛者,作用机制与吗啡具有相似性,将中枢神经系统内阿片受体激动达到镇痛作用,经口服用药后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咳嗽中枢,充分发挥抗焦虑及镇静作用,因此癌性疼痛者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能缓解疼痛,提高镇痛效果且缓解病情,用药后不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7]。本研究观察组躯体疼痛、内脏疼痛、神经疼痛及混合性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5%,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与钟行维等[8]文献报道结果基本接近。

表1 镇痛效果(±s)

表1 镇痛效果(±s)

组别观察组(n=35)躯体疼痛2.47±1.35内脏疼痛2.31±1.84神经疼痛 混合性疼痛4.18±1.11 3.24±1.45对照组(n=35)5.52±2.39 5.09±1.95 8.72±1.89 6.81±1.84 t 6.5736 6.1343 12.2540 9.0155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2 并发症[n(%)]

表3 临床疗效[n(%)]

综上所述,癌性疼痛患者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能提高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预后效果,临床应用较广泛。

猜你喜欢
癌性阿片类疼痛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